第六十七章:却非其人
断梦2019-08-03 14:344,249

  原来在汉武帝初登大宝之际,他在宫中遭到数次刺客刺杀。一次,当时还是执金吾校尉的姬天鸣,在保护汉武帝时,被此刻的长剑削掉了肩膀上的一片肉。

  之所以汉武帝对他如此信任,究其原因,也正在此。然而主父偃在检查姬天鸣尸首时,却并未发现姬天鸣身上的旧伤。而且身上也没有多年护驾征战所留下的任何伤口。

  主父偃和众人走出地窖,回到前厅,便开始执笔写下了一封奏折。他为了避免泄漏,让包括孙小郎和卫青在内,所有同自己去过地窖的人,今夜全部留在京兆府前厅之中,直到明日早朝结束。

  整整一夜,孙小郎和卫青两人守在京兆府前厅门前,就连所有人上茅厕,也只在前厅中解决。这便可惜了京兆尹付大人收藏的一些古董器皿,一夜之间成为了这些人的马桶夜壶。

  主父偃一夜倒是舒服,躺在前厅的角落,鼾声此起彼伏,睡的倒是极其舒坦。直到清晨,孙小郎才盯着两个黑眼圈,将还沉浸在美梦中主父偃晃醒。

  “主父先生,主父先生,该上早朝了。”孙小郎轻拍了两下,见他依旧没有反应,便大力的摇晃起他的身子。

  主父偃闭着眼,晃晃悠悠坐起身,拌了拌嘴,这才懒洋洋地睁开双眼。

  “该上早朝了?”他望着孙小郎,又环视了一圈前厅中横七竖八躺在地上的几人:“人都在吧?”

  孙小郎点点头,主父偃突然抽了两下鼻子,立即皱眉道:“什么味啊?”

  卫青坐在门前,苦笑着解释道:“主父先生,我们兄弟俩怕他们上茅厕期间走漏风声,所以他们整夜大小便都是在这里解决的。”说着,他向主父偃指了指屋中角落处的一些青铜器皿。

  主父偃满意地点点头,起身拿起桌上的奏折,打开又看了看上面的内容,确认无误之后,吩咐孙小郎继续看守众人,由卫青陪着自己进宫上朝。

  今日的早朝之上,气氛阴郁。整个朝堂之上,众臣皆是默默伫立。汉武帝见众臣无事上奏,随即将目光投向了主父偃。

  “太常令,关于姬统领之案,现可有线索?”汉武帝语气虽然平静,但是眼神中却满是期待的光芒。

  主父偃打了一个哈欠,走出人群,众人才发现,他并没有身着朝服,而是穿着贴身的内衫。韩安国见他如此装束,走上前刚要开口指责,却被主父偃笑着抢先开口。

  “圣上,丞相大人,下官昨夜在京兆府一夜,未及时回府换衣,还望恕罪。在我说明案情之前,还需请教圣上两个问题。”主父偃躬身拱手,并没有再去搭理站在身边铁黑着脸的韩安国。

  汉武帝眉头一皱,微微颔首道:“何事?”

  主父偃这才直起身,望着汉武帝神采炯烁的双眼,问道:“圣上可信罗将军亲手谋害姬统领?”

  汉武帝一愣,眉头顿时蹙地更紧:“罗将军随来长安数年,但是与姬统领并无来往,更别提恩怨。若说罗将军谋害他,于情于理是有不通。”

  主父偃微微一笑,高悬的心便也放下来。看来圣上对罗鑫并无芥蒂,这样一来,想必并非圣上刻意安排。

  “圣上,姬统领从军多年,身上可有刀剑之上?”主父偃继续问道。

  汉武帝一愣,随即眉头略微舒展,当年自己登基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他微微点头,说道:“姬统领身上是有数处刀剑之上,而在他左肩头,有一处皮肉被削去。那是姬统领当年救朕是所留。”

  “可是姬统领身上并无伤痕啊?”主父偃一脸故作一脸茫然,望着汉武帝:“圣上是否记错?”

  “大胆主父偃!”汉武帝闻言勃然大怒:“你是说朕……”

  主父偃急忙躬身叠手:“圣上,若无错,那死的姬统领就并非曾经救驾的姬统领,不知宫主有几名统领名为姬天鸣?”

  “什么?”汉武帝一拍龙椅,起身望着主父偃。此刻他的脸上,惊愕之色并不比满朝文武少。

  “圣上,昨夜微臣查看了所谓姬统领的尸身。但是他身上并无任何刀剑之伤,更没有什么削肉之痕迹。微臣斗胆断定,此人并非姬统领本人。”主父偃说完,抬眼望向了同样一脸诧异的丞相韩安国。

  汉武帝此时心中不再是惊愕,而是惊惧。没想到居然和自己日日相见,自己身家性命交与的并非当年忠心耿耿的姬天鸣,而是一个……

  “主父大人,照你所言,京兆尹和长安令是认错人了?”韩安国定了定神,转而问道。

  “没有。”主父偃一脸严肃。

  汉武帝此刻不知主父偃在卖什么关子。不过据他对主父偃的了解,此人并非心口胡言之人,想必已经查出了些许端倪,便也没有急于追问,而是坐在龙椅上,等待着他继续说下去。

  “圣上,诸位大人,姬统领想必朝中文武无人不识。可是死者相貌却是姬天鸣不错,但是此姬天鸣非护驾有功之姬天鸣,而是长相酷似之人假扮而已。想来真正的姬统领早已身遭不测。”主父偃说完,拿出了奏折,又从怀中掏出了装盛毒药的瓷瓶,一并交给了中常侍。

  他顿了顿解释道:“此瓶乃当日所谓姬统领服毒之用的瓶子,据微臣检验,此毒产自西南之地。请问,数月之前,罗将军还在西域,那这瓶毒药又是何处而来?”

  “罗鑫此人身份诡秘,也许是他在前来长安之时便已拥有呢?”韩安国刀眉横立,望着主父偃。

  主父偃不慌不乱,回望着韩安国问道:“韩丞相,罗鑫乃李老将军在边关遇见,试问西南边陲路途千里,他如何在西南之地得到此密毒?若罗将军又不臣之心,拥有此毒,何须为大汉征战沙场,差点死在战场之后使用?而且真正的姬统领此刻身在何处,又有谁人知晓?”

  他说完,顿了顿,躬身上前几步,向汉武帝说道:“圣上,微臣怀疑,真正的姬统领早已被害身故。试问,当日长安被围,忠心耿耿的姬统领何在?而且当日黑衣刺客上百人,为何如皇宫禁地如入无人之境?难道这些不值得推敲吗?”

  汉武帝此时恍然大悟,他回想起当夜种种。的确,往日视皇宫安危胜于生命的姬天鸣,居然在长安被围之时未见踪迹。而且潜入宫中黑衣人,显然对宫中地形了如指掌。而且想想姬天鸣,似乎在四年前……

  突然,汉武帝脑中闪过一道灵光,莫非是四年前? 此刻,汉武帝突然想起四年前,他派一向忠心的姬天鸣前去钱塘办事。可是原定计划为两月期限,可是姬天鸣却一去近三月。回到长安之后,姬天鸣便很少出现在众人眼前,自己也只是有吩咐召见时,他才会前来。

  主父偃见汉武帝神色有异,便知一定其中有什么秘密不可言明,便又说道:“圣上,诸位大人,由此看来,姬天鸣之死并非罗将军所为,而已死的姬天鸣,身份不明,当另案处理。”

  韩安国此刻脸色更加铁青,他不知道这一切究竟是为何。明明姬天鸣之人满朝皆识,可是为什么会是一个和他长相一般无二的人假冒?一时间,韩安国心中也是疑窦丛生。不过此时的局面,自己已经不能多言,否则这个嫌疑,自己也是无法洗刷的。

  汉武帝见韩安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吩咐道:“太常令,既然已经证明罗鑫无罪,此刻你便前去天牢接她出来。中常侍,带圣旨,命他三日之后率军出征,并赏赐黄金百两以示安抚。”

  重获自由的罗鑫,一出狱,便拉着主父偃赶回罗府。果然,罗府周围的守军已经全部撤走,只有家中老小站在府门前,望着皇宫方向,盼望着自家公子能够马上出现。直到罗鑫和主父偃出现在众人面前,李家兄弟便立即点起鞭炮,宋嫂也摆上火盆,让罗鑫从上面跨过。

  “大哥!”宋小梅一见罗鑫,径直扑向了他怀中,抱着他便哭了起来。

  罗鑫无奈,看着眼前的火盆,又看看老少皆是眼眶红润,心中不觉升起了一种回到家中的感觉。在他记忆中,还记得自己上大学时,从学校回到家中的情景。虽然没有如此伤感,但是喜悦之情却是如出一辙。

  他进到府中,同主父偃到了书房,这才问道:“主父兄,案子究竟如何?”

  主父偃此时一改往日的嬉笑,一脸阴沉地坐在矮几前,叹息道:“罗兄弟,看来长安已然成为是非之地。姬天鸣很可能并非真正的姬天鸣,而是被一名长相酷似之人假扮。今日我说明其中原委,见圣上面色有异,想必他也察觉到了不对之处,只是不便明说罢了。今后你要小心。”

  “假扮?”罗鑫此刻心中也是一惊。皇帝身边的近臣居然也有人敢假扮,看来幕后之人,放眼整个大汉朝廷,除了临江闵王刘荣之外,没有第二人选了。

  可是为什么姬天鸣会到自己书房?他想要得到什么?想着,他环顾了书房里的摆设,除了一些图纸之外,并没有太多值钱的东西,更加没有什么机要之物。可是两人居然冒死前来,而且不惜事发之后服毒自尽。看来整件事并没有完结,自己显然已经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时的罗鑫,心中已然打定东征归来之后,彻底归隐的想法。

  由于出征在即,罗鑫让家人将所有之前清点好的物资重新整理之后,让徐四儿等人装车运往秦岭大营。他将此番赏赐的安抚金全部留给了宋婶和宋伯,因为此番出征,虎二和李家三兄弟,还有小梅、徐四儿都要跟着自己去东海郡,这些金子就算是留给他们的生活费。毕竟此番东渡茫茫大海,归期更是遥遥无期。

  叮嘱万家中之事,罗鑫换上了自己的清灵铠,又带了几把轻便的轻机枪和子弹去了皇宫。他首先找到中常侍,将一把加长弹夹的轻机枪交给他,让他每日多留意汉武帝身边之人。然后他又去了甘泉宫,见到卫皇后和李沐辰之后,将自己的担忧全部告诉了两人,并将枪支弹药交给两人,让他们交给自己身边最信任、忠心之人,以防不测。

  除了皇宫,罗鑫径直驱马赶去了秦岭大营。刚出南门,他便发现城外的柳树林边,郭解背着包袱,手持长剑,笑盈盈地望着自己。他笑着迎了上去,原来郭解担心罗鑫在路上的安全,决定同他一块东行。

  而罗鑫却拒绝他的跟随,毕竟罗府上下十几口人没人照料,而且宫中现在显然也不是一个安全之地。他便请求郭解留在长安,无比照顾好罗府上下老小,而且随时要关注皇宫里的情况。中常侍在自己离开皇宫时,也已经安顿妥当,无论皇宫发生任何事情,可直接去罗府找郭解帮忙。

  郭解也是了解罗鑫的担忧,其实他并非忧心家国君王,而是担心有人拿李沐辰和罗家老小做文章。毕竟现在已经得罪了当朝丞相韩安国。他无奈之下,也只能答应下来。他送罗鑫到了秦岭大营,这才折返回了长安。

  此刻,秦岭大营中一切准备妥当,只等三日之后,向着东海郡出发。

  罗鑫在大帐中,将自己心中的几番担忧告诉了众人。司马文凯此番不随军出征,罗鑫将重型火器给他留下了一成,以备不时之需。而卫青带虎贲天佑军先行赶去东海郡,以免心怀叵测之人借此空挡,在东海郡兴风作浪。自己和孙小郎押送所有物资和兵器随后后军行动。

  当天夜里,卫青带着两万虎贲天佑军,星夜兼程赶去了东海郡。在他们没经过一座城镇,都会留下五人作为前站接应罗鑫等人。

  时间晃眼,三天已到。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罗鑫在点将台点将结束之后,便率领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东出发。一路上,卫青留下的前站人马,早已为后军打点好了一切。安营扎寨之处,伙食粮草皆是准备的井井有条。

继续阅读:第六十八章:刘荣的行踪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盛汉遗情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