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诞生于二十世纪初,一直都流行于贵族之中,其中也有丝织品容易抽丝、损坏、不适于劳作的原因,但不可否认,赵欣觉得旗袍绝对是最能彰显女性魅力、提升气质的服装。
只是它们不仅仅是裁制成衣服那样简单,更为复杂、华丽的是上面的刺绣。
说到刺绣赵欣懂的就不是很多了,只是看书上写的知道这个也分很多流派,各有各的特点和绝活儿,在古代却是每个女孩子都必备的技能。
只是不知道顾征提起这个是想说什么,旗袍制作起来费时又费力、价格还昂贵,现在有没有专门刺绣的机器,根本无法量产,就算有了机器,手工缝制始终跟机器还是有所差别。
她觉得,有些东西能够被机器取代,比如说缝纫机,为的是省时省力,可有些东西是永远都不能的。
“我妈那边的家族就是刺绣的一种流派,他们家的女孩子从懂事起就要学习这门手艺,甚至有的男孩子也学,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吧,愿意学习的人越来越少,而且这门手艺甚至差点断了……”
顾征这吞吞吐吐的样子、铺垫那么多搞的她都不知道这是到底要说什么,却没打断,等他自己说出目的来。
白远山喜欢收集古董,接着收废品的这几年收了不少,还专门定做了好几个大木箱子,说是特质的,可以防虫什么的,赵欣也不太懂。
她不知道他具体收了多少东西,但那样的木箱家里已经藏了七八个了。
里面就有不少绢画,绢也是丝织品的一种,有的古人就特别喜欢用它画画。
至于手艺传承的断绝,在其他手艺人身上也是一直发生的事。
“咳,我妈他们家族跟大家不太一样,比较重女轻男,而且我妈是家里刺绣学的最好的一个,本来家里安排了她的婚事,可后来遇见我爸,就不顾家里反对在一起了,把我姥姥、老爷气个半死,因为这事,我们跟我妈那边的亲戚来往都不怎么多。”
“不过从二老去世后,关系慢慢也好了起来,因为战乱,那边的亲戚死的、散的散,现在就剩下我表姐了,听说我办的服装厂特别红火,上个月过来想让我帮忙开一家旗袍店,准备做手工旗袍。”
“我表姐那人都快四十了,这辈子什么都没干,就研究家里传下来的刺绣手艺,绣的比我妈留下的绣品还好,连婚都没结,有门好手艺我觉得赚钱不成问题。”
“不过我想了不少,她的本意是让我借钱开家店,但我更想直接让她来咱们工厂上班,不是有精品服装吗,我觉得咱们也可以弄一个旗袍的小品牌,专门做手工旗袍,比精品服装还要高一个档次。”
“我表姐说也可以,只要能让这门手艺让更多人看见、喜欢就行,她说现在人们穿的衣服越来越鲜亮,可结婚还是中规中矩的中山装,新娘子穿的衣服更单调,少数也有追求洋范儿的,她想从结婚用品入手,我觉得这想法还不错,不过你也是厂子里的副厂长,到底行不行我还想找你商量一下。”
本来两个人的分工就是顾征负责员工和企业管理,产品方面大多是赵欣在负责,不过她这不是缺席了一年吗,而且重要的事情,两人都会跟对方商量,毕竟都是股东,他们也怕自己思虑不全,作出什么错误的决定。
原来真正的意图在这儿呢,其实就最后这些话是重点,听到这个方向,赵欣的眼前一亮,只是这个定位,要比精品服装还要高端一些。
毕竟就算顾征的表姐刺绣技艺再厉害,目前也只有她一个人,先不说别的,就说新娘子穿的婚服吧,在古代应该是叫凤冠霞帔,全手工制作,一件价格肯定不低,更别说全套用品了。
就算顾征表姐愿意降低价格来提高销售数量,赵欣也不愿意,她要直接把这个新项目定制成高端产品。
赵欣虽然人在学校,可只要一回家就会看看白远山买的报纸,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白远山有了定报纸的习惯。
她发现近两年,“万元户”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一台电视几百块,一辆卡车也就四千块左右,所以这些万年户,在内地说不上天天山珍海味,但日子过得绝对滋润。
赵欣计算过就废品站附近那个菜市场卖早点的,如果只有早晨出摊,就比如卖包子,全按照素包子算,这一上午只算纯利润估计得有二三十块,一个月最少就有六百。
可人家不止卖素包子,还有肉包子、豆浆、茶鸡蛋之类好几样。
所以别羡慕那些报纸上报道的万元户,有更多都是闷声发大财,看着人家摆摊子瞧不起、不如在国营厂子里上班,可实际上你还没人家赚得多呢!
她觉得,就算把价格定高,也一样会有人买,她想起广市那些穿着西服的老板们,他们这厂子的效益说不定人家都瞧不上眼。
手里有钱,就代表都是能出得起价的,只要东西好,赵欣不怕卖不出去,况且还有广交会呢,她觉得,那个平台也很适合展示。
“当然可以,不过我还有个要求,就是她需要帮咱们带徒弟,总不能一直就让她一个人忙活,这样效率太低,当然那些什么家族的不传之秘教不教无所谓,她自己决定,但普通的技巧必须教,怎么也得能带出熟练工来。”
“这个没问题,那我下午回去就跟她说,叫她明天过来!”
商量好事情,也差不多到了下班的点儿,赵欣回自己办公室找块抹布打扫了下卫生,原本也挤在这边的李燕也有了自己的办公室,这间屋里只剩下赵欣一个人。
下班后,她叫上李燕还有张甜到附近开的一间小饭馆吃饭,距离华兴服装厂也就五分钟的路,听说早午晚饭都卖,人家当初就是看准了他们厂子员工多,附近人流量也多才开在这里的,毕竟厂子食堂只提供午饭,偶尔有人馋嘴想吃点别的、或者不爱吃就会去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