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不食肉
云陌JUN2019-03-06 13:102,241

  据两个当地老猎人说,“民国”初年(1912年)他们因追猎野兽进过此洞,发现有很好的岩泥,后来就挖掘洞里的土层熬硝,就把它叫做硝岩洞。

  由于在这个山洞发现如此丰富的巨猿化石,后来它也被命名为“巨猿洞”。

  为避免与大新县的黑洞相重复,而把它称之为“柳城巨猿洞”,1963年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此柳城巨猿洞名扬海内外。

  1965年在武鸣县甘圩的步拉利山一溶洞中发现12颗巨猿牙齿,其中有两颗下第三臼齿。

  1988年6月彭书琳和谢光茂陪同美国加州大学人类学系的艾丹博士和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人类学系的石汉(博士到步拉利山溶洞考察过。

  1968年和1970年,在湖北建始县高坪龙骨洞发现了250多颗巨猿牙齿。

  1973年,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在巴马瑶族自治县所略公社调查石灰岩洞穴时,于那合村东南的弄莫山一溶洞内采集到一些哺乳动物化石。

  同年年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广西野外队、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有关人员对该洞进行短期发掘,采集到更多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中有一颗巨猿牙齿化石。

  这是广西继大新、柳城、武鸣之后,又一个出土巨猿化石的地点。

  这颗牙齿是右侧下第三臼齿,从咬合面观察到的情况看,与柳城巨猿有很大不同,牙齿的长度为25.3毫米,宽度为19.9毫米,粗壮度为501.5。

  这三个数值不但超过柳城巨猿小型组的相应平均值,也超过柳城巨猿大型组的相应平均值。

  因而认定这个巨猿可能是雄性个体,代表一类牙齿尺寸较大的巨猿。

  2002年广西自然博物馆在田东县布兵乡莫会洞发掘,挖到14颗巨猿牙齿化石。

  此洞与山脚垂直距离为60米,需修“之”字形盘山路才能上去。

  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巨猿化石地点共八处。在国外只有两处:1967年在印度北部喜马恰尔邦的多无帕坦发现一个巨猿下颌骨,地层时代是上新世中期,其年代约在三百万年前;

  在越南平嘉一山洞发现一颗可能是巨猿的牙齿化石。

  中国境内有六处,除湖北建始高坪龙骨洞外,其余五处都在广西境内,即大新、柳城、武鸣、巴马、田东各一处,可以说广西是巨猿的老家。

  在柳城发现的巨猿化石是最丰富的,堪称世界之冠。

  1937年美籍德国人魏敦瑞在研究中国猿人牙齿的专著中提到这种动物化石,认为是一种巨大的猩猩的牙齿。

  稍后,孔尼华又在香港和广州的中药铺里购得两颗这种动物牙齿化石,一颗是左下第三臼齿,另一颗是右上臼齿。

  魏敦瑞根据这3颗牙齿和在爪哇发现的爪哇猿人第四号头骨以及另外两个下颌骨的材料进行比较研究。

  于1945年发表专著,改变了他原先的意见,认为这种动物具有明显的人的性质,应该归属于人的系统而不是猿的系统,主张把巨猿改称为“巨人”。

  并提出了人类是由巨人起源的新说,进一步推论巨人是爪哇猿人和中国猿人的直接祖先。

  后来孔尼华又去南洋一带中药铺里搜集到5颗这种动物的牙齿化石。

  1952年他根据先后购得的这8颗牙齿化石进行研究,也改变了原来的看法,同意魏敦瑞的意见,认为巨猿确是巨人,是第四纪生活在中国南部的一种最原始的人类。

  因为巨猿下颌和牙齿的多数特征介于人类和猿类之间。

  猿的两侧齿列是平行的,人的齿列是向后张开的;巨猿的两侧齿列既互相平行,向后张开的程度也远不及人类的大。

  人类齿列呈曲线形,没有明显的转折;巨猿齿列在犬齿处有显著的转折,但不如猿类的显著。

  猿类犬齿的前后都有间隙,不与前后的牙齿接触;巨猿的犬齿没有前间隙,但有比较小的后间隙;人类的犬齿一般是没有齿隙的。

  巨猿犬齿的形状,与其他牙齿的比例,磨耗情况以及两性差别也介于人、猿之间。下第一臼齿略成扇形,似猿类;

  有双尖及后小凹,又似人类。巨猿的门齿小,位置垂直;臼齿齿尖呈方块形,咬合面脊纹少而粗,有第六齿尖。

  这些特征都是与人类相似的。但由于其年代太近,体形太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魏敦瑞又因此认为巨猿是人类进化系统上一个已经特化了的旁支,而不是直系祖先。

  据一些科学家研究推断,巨猿有硕大而粗壮的头骨,巨大而强壮的躯干,有比现代人稍长和粗壮的肢骨,有与现代人相似或稍高的身高。

  巨猿可能做一定程度的直立行走。从牙齿结构可判断巨猿的食性是杂食,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研究结果还表明,巨猿的身材有随着时代逐渐增大的趋势,牙齿远比现代人的粗大,它不可能是猿进化中特殊的一支,而是一个灭绝了的旁支。

  但它与人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应是最接近人类的一支灵长类。

  从现有的资料已得知,巨猿生存的时期从第三纪上更新世经更新世早期到更新世中期,分布的地区是从亚洲南部的印巴次大陆到中国南方的广西和湖北一带。

  巨猿化石的发现,对研究生物的进化和人类的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加拿大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大约100多万年前,东南亚(包括中国境内的南方地区)的原始森林中生活着一种巨猿。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灵长类动物,身长3米,体重高达300多公斤。

  早期人类曾与这种庞然大物“比邻而居”,一起度过了100万年的时光,直到10万年前才彻底灭绝。

  让远古时代人类庆幸的是,这种巨猿不吃肉,主要以竹子为食,不然的话,恐怕就没有我们人类的今天了。

  1935年,荷兰古生物学家。

  科尼斯瓦尔在香港中药铺出售的动物牙齿中偶然发现了一枚被称为“龙骨”的巨大暗黄色臼齿。

继续阅读:第302章:板齿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是魔王别惹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