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食腐者
云陌JUN2019-03-06 13:102,149

  这件头骨的右眼眶上缘具有一个明显的疤痕,其尺寸为长61.5毫米、宽24.7毫米、深8.8毫米,与头骨左侧的对比清楚地显示骨骼组织的丢失。

  在这个区域,骨头已经非常深地凹陷,并且部分剥落。愈合创口的曲度相当陡峭,指示是一个弯曲的物体造成了这个疤痕。

  如果双拱北犀牛头骨上的伤口是受到食肉动物的攻击时留下的,根据其对应痕迹可以推测造成这个伤口的食肉动物牙齿的尺寸。

  在双拱北的灞河期动物群中除了维氏大唇犀以外,还发现很多其他动物的化石,包括原臭鼬、副美洲獾、密齿獾、鼬鬣狗、鬣形兽、巨鬣狗、四棱齿象、三趾马、无鼻角犀、河南兽、萨摩麟、古麟、和政羊、羚羊和中新羚等。

  在双拱北出土的巨鬣狗化石是两具完整的头骨,它们的上犬齿几乎完美地与大唇犀标本上的啃咬位置吻合,其尺寸为长26.5毫米、宽22.5毫米、高45.3毫米。

  尤其是这些犬齿22.5毫米的测量宽度与双拱北犀牛的疤痕精确一致地匹配,显示这个伤口很有可能就是由庞大体型的巨鬣狗造成的犬齿齿痕。

  在双拱北的相同岩石层位中发现的另外两种鬣狗,即鼬鬣狗和鬣形兽作为大唇犀的进攻者来说体型都太小了,前者的推算体重仅有30公斤,后者也才50公斤。

  在临夏盆地的化石地点,即使这些种类的鬣狗化石数量远多于巨鬣狗,但它们的犬齿与犀牛的伤痕尺寸相比完全不能匹配。

  双拱北犀牛头骨上伤疤的形态特征和裂痕位置显示它受到来自前侧方向的袭击,巨鬣狗正是进攻者,这个伤疤由其右上犬齿造成。

  根据对巨鬣狗犬齿间距的测量和对大唇犀头部肌肉厚度的恢复,对应的巨鬣狗左上犬齿和两枚下犬齿的咬痕应位于大唇犀的面部肌肉上,因此在骨骼上未造成伤害的印记。

  食肉类猎物骨骼上的多个咬痕在猎物因最终死亡而被食用的情况下很常见,但在因逃双拱北维氏大唇犀的头骨和下颌骨。

  显示其右侧眼眶上缘的伤痕73 化 石2010 年 第 1 期脱而幸存的情况下则常有一个疤痕的情况。

  尽管鬣狗的犬齿属于“刺穿型”而非“切割型”,其犬齿所造成的“咬痕”主要应为圆形,但由于猎物的反抗或挣扎也能因犬齿的滑动而造成长椭圆形的疤痕。

  这件标本显示大唇犀未死于此次袭击,所以因对抗而形成长形疤痕是合理的。

  藏獒起源于巨鬣狗这个说法根信来源于小说《藏獒》,不要被小说给迷惑了,小说里的这种说法纯属胡编为的是娱乐大众,反正迄今为止从没有见哪个科学家这么说过,也从未见过哪个学者发表过这个观点。

  藏獒是属于食肉目-犬科-犬亚科-犬属-狼种—家犬亚种下的一个分支,巨鬣狗是属于食肉目-中鬣狗科-巨鬣狗属下的一个独立物种。

  仅凭上面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两者无任何亲缘关系,关系就好比是猫和狗那样远。

  第一,有人讲巨鬣狗和藏獒的头骨机能相像。那么请你找到论文或者本身科学的比力下巨鬣狗和藏獒的头骨和机能好吧,不要看着像就感觉是,并且说真话看起来也不怎么像。

  澳大利亚袋狼知道吗,外观以及习性和犬科很像,现实呢,进化上肯定没有一毛钱关系。更况且巨鬣狗比兽王还大。

  第二,有人说她们的活动范围一样,可能你根本不知道,巨鬣狗的化石发现于欧亚大陆及北非,尤其是在中国的山西、陕西、宁夏、河北等多个地区。

  反倒没有看到西藏有化石发明的证据。就算西藏也有,那末为什么别之处没有进化出来就只有西藏进化出来了呢。

  第三,巨鬣狗生活在距今1200--900万年(中新世),灭绝时离此刻不是一般的远,早在最早的人类演变出之前就绝种了。

  我们知道一个物种基本上延续300万年,那末就算藏獒起源于巨鬣狗也一定有中心形态,请问狗贩子告诉你是什么了吗。

  如果藏獒真是起源于巨鬣狗,那末它算什么,叫“活化石”,那就不会是此刻这个保护的样子了,你们还想养。

  而且还是很多人都普遍地养。做梦吧,谁敢养就让谁进班房,不信你养个澳洲国宝鸭嘴兽试试。

  第四,照藏獒是野生动物的说法,那末此刻西藏也一定有鬣狗或者野藏獒这个物种了,现实上有吗,只有流浪狗吧。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在《科学通报》上报道了巨鬣狗主动捕猎行为的化石骨骼学证据,显示一件雌性维氏大唇犀的头骨上留有被巨鬣狗袭击的痕迹。

  对比现生斑鬣狗对非洲黑犀的进攻行为,雌性大唇犀愈合的伤痕被解释为遭受晚中新世巨鬣狗攻击的后果。

  巨鬣狗的捕猎古生态学行为长期以来都是广泛关注的焦点,但以前一直未发现清晰的证据来指示这种食肉动物的捕猎习性。

  这件维氏大唇犀标本提供的证据表明巨鬣狗具有与现生斑鬣狗相似的捕猎行为:尽管其专门食骨的头骨和牙齿形态赋予巨鬣狗在腐食中处理骨头的强大能力,但它仍然是主动的捕猎者。

  研究材料产自甘肃省临夏盆地双拱北地点的晚中新世柳树组红粘土中。

  基于哺乳动物化石生物年代和古地磁测年数据,双拱北地点的地质时代为晚中新世早期,年龄约9.2百万年。

  现生的斑鬣狗通常被认为仅仅是腐食者,但是,详细的研究揭示它们实际上是非常高效的捕食者。

  化石食肉类的取食行为很少被了解,但欧亚大陆的巨鬣狗是最受到关注的化石食肉类之一。

  此前关于巨鬣狗的捕猎行为仍然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它是否是与斑鬣狗一样的主动和多能捕猎者,亦或主要是食腐者。

继续阅读:第314章:猪鳄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是魔王别惹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