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合作意向
虬麟2019-04-18 13:573,201

  六叔见状,便知事成,赶忙上前道贺。

  徐志高言语间带着酸味说道,“周掌柜既然谈成了大生意,怎么还有兴趣来这里?”

  周掌柜打了个哈哈,正色道,“一是礼数,二位远道而来,我理应作陪;二为生意,我周家虽说能力一般,但如果同时应付几家大户的需求,还是可以勉力而为的。”

  徐志高心中不以为然,但此时听对方语气并不是没有合作的可能,倒也放下了架子,便问道,“这还差不多,不知昨晚提起的——”

  周掌柜暗暗皱眉,脸上不露声色问道,“在生意上,我们合作没有任何问题。不过,要我周家暗中收购辑里丝的茧子,却怕是要坏了规矩,此事万万不能。”

  徐志高情急,正要说话,却被老刘抢了先,早就想好了应对说辞,逐字逐句说道,“周掌柜,其实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呢,与辑里村一直是非常稳固的合作关系,但是有一桩非常特殊的买卖,使我们两个徐家暂时变成了竞争关系。您是知道的,辑里丝闻名天下,是我荣记的莫大功勋,一直都是以将辑里丝发扬光大为己任,数十年如一日,但毕竟丝不是产自自家之手。”

  周掌柜见他说的都算是实话,便耐着性子往下听。

  老刘喝了口水,换了口吻,继续说道,“现在今时不同往日了,我们荣记在松江兴办了实业,就是荣记丝厂,沪上丝业商会的头排都有入股,就连那三家洋行也投了巨资,目的就是要把辑里丝彻底从土丝提档升级为生丝,便要与那西洋丝一较高低!可是我们手里没有优质的蚕茧,而辑里村又不愿意提供,铁了心要藏私,所以我们只能采取迂回策略,请周掌柜务必好好考虑。”

  老刘的话里话外,还是透着一些比较隐晦的引导用意。

  周掌柜和六叔的态度缓和了不少,似乎立场有些动摇,生意场上讲的利益分两种,一种是眼前的,一种则是潜在的。

  周掌柜不禁有所疑问,便说道,“辑里村与我们息塘漾很近,算是老相邻,虽然没有生意上的往来,但却也有些相互帮扶。据我所知,辑里村从不藏私,但凡有好的物种好的经验,只要去问,便有答案。我不太明白,你们荣记本就是辑里村走出去的,难道这份香火情还不及几个茧子?”

  徐志高听得口风松动,一脸气愤地说道,“这事搁我也想不通啊!现实太残酷了!我都差不多磨破嘴皮子了,甚至还同意他们在丝厂技术入股,给了足足一成啊!可是辑里村死活不同意,不但如此,还让村民把蚕茧的价格提高一倍!说起来,真真气死人!”

  此言一出,老刘目瞪口呆,商业谈判最讲究的是隐晦机巧,凡事点到即止,留给对方足够的考虑空间和余地,这才是高明的手段,可是二少爷的话已经漏了底,情况真假只要去辑里村一问便知。

  果然,周掌柜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对徐志高道,“既然你们现在有竞争关系,事情倒不太好办了,不如这样,我亲自去辑里村走一趟,看看能不能给我几分薄面,如果事情能成,却是多了一分渊源。”

  徐志高楞住了,只得口上应道,“那就劳烦周掌柜了。”

  徐志高象征性地与周记进了一批货,彼此也算建立起一种联系的纽带,此时相反的,周掌柜对这种订单多少并没放在心上。

  顾凤翔明确地告诉徐晟,荣记正在与周家接触,徐晟即刻返回辑里村,他需要重新修改自己的计划,与张启旺等人讨论再三,觉得周家采取左右逢源的概率更大,但是涉及动迁之事,估计阻力不小。

  就在徐晟回来的第三天,周掌柜到了辑里村,只带了两个后生,六叔则需要留在店铺里坐镇,因此不曾同来。

  徐晟得知情况,亲自带着刘旳出来迎接。

  周掌柜认得刘旳,既然拜访辑里村自然做足了准备,听六叔说起过刘旳的事情,却没想到竟跟在徐晟身边,心里虽有困惑,与刘旳打过了招呼。

  徐晟将周掌柜请到客厅,彼此介绍便是相识了。

  周掌柜原本早就做好了兜圈子的准备,不料徐晟却开门见山道,“周掌柜来得正好,息塘漾与我们辑里村是近邻,同饮雪荡河的水,同养莲心种的蚕,本就应是一家。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两家合一扩大规模,不知周掌柜意下如何?”

  周掌柜措手不及,不过也极感兴趣,忙问,“不知徐家主有什么打算?”

  徐晟便提出了息塘漾东迁与辑里村靠拢的建议。

  “东迁?”周掌柜大感意外,不由得迟疑犯难起来,缓缓说道,“息塘漾原是一个小村落,总共不过七八十户人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到了今天二百五六十户的规模。要说我们两村合作,我是极力赞成的,但是这么多户人家要一齐动迁,只怕人心不齐。况且,周家在息塘漾虽说是大族,但毕竟还有一个黄家……”

  徐晟知道他在提条件,笑着说道,“第一,雪荡河穿珠湾的水,是最适合缫丝且品质最佳,这一点毋庸置疑,息塘漾靠拢辑里村,便可随时分享缫丝用水。第二,我经过仔细分析检验,息塘漾的蚕与莲心种本就同源,只是因地理位置上的细微差别而产生变异,导致品质略有降低,东迁之后两家共享莲心种,此外,我还可以提供一个蚕种,仅比莲心种逊色半分,却易于饲养,出丝量持平甚至略多半筹。”

  徐晟说到这里,周掌柜已经彻底不淡定了,蚕种和缫丝用水是丝业最重要的两大决定性要素,竟然在这个年轻人口中说出如此轻描淡写,令人根本无法拒绝!周掌柜不禁试探着问道,“既然你有这样的诚意,我也不用扭捏作态,你有什么条件就说出来,我听听看。”

  徐晟很满意对方这种谈判姿态,此时看了一眼刘旳,刘旳会意,说道,“周掌柜,我们算是熟人了,由我来向您分析解释一下。”

  周掌柜突然有种不太舒服的感觉,仿佛这趟辑里村之行都在对方的预料中,很自然地起了些许逆反心理。

  却听刘旳说道,“目前息塘漾养的蚕,单枚丝长基本上在2000尺到2200尺之间,莲心种的蚕普遍在2500尺左右,至于新蚕种则基本能稳定在2500以上。折算平均值,丝量增长一成半到两成。”

  周掌柜眼皮一跳,看了徐晟一眼,淡淡说道,“没想到徐家主对我们息塘漾这么上心。”

  徐晟报以一笑。

  刘旳继续说,“两家之间的合作,是我们提供蚕茧以及缫丝用水,你们可以提供蚕茧或成品丝两种方法,蚕茧为总量两成,成品丝为总量一成,二选一。”

  周掌柜迅速盘算,这个抽成应该完全在增量的范围内,也就是既有的产量不受影响,而成品丝的品质则应该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关键还是得以纳入“辑里丝”的品牌序列,丝价上的增幅倒是重点,只是他并不知道,徐晟已经将辑里丝在荣记的价目上翻了番。

  周掌柜犹豫不决,但一直处于被动引起的情绪上的变化,他决定进行讨价还价,“我认为你们开出的条件很合理,但是,你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两百多户人家的动迁,开销极大……而且费时耗力。”

  刘旳笑了,“您错了,有一点需要纠正一下。我们需要的是熟练的蚕农和缫丝工,因此只需动员原居民便可,所以牵涉面并不算太大,而且您也不能保证所有人都愿意迁居,对吧?至于腾空出来的房子可以让村民自行处置,我的建议是放给那些外来户,让他们帮忙来搭建新居,他们可都是专业民夫,不过是小菜一碟。”

  “看来你们早就为我们打算好了。”周掌柜不由露出一丝苦笑,合作的意愿不断增强,但始终还是有些意气,又说,“息塘漾除了周家,还有黄家,他们如果反对,我们最多只能保证说服一半村民。”

  徐晟开口了,“您既然说到了黄家,我也不瞒您说,我跟黄景明已经谈妥,现在就差周家了。”

  周掌柜其实已经猜到了,稍有不忿地说道,“如今黄家景况大不如前,徐家主竟先知会的是黄家,为何?”

  徐晟哈哈大笑,立即反问道,“您都说了,黄家景况不佳,对我的提议自然无反对之理;而周家渠道稳定、生意兴隆,我才真正担心您会拒绝呢。我当然先找黄家再找周家,先易后难嘛!”

  这番话说得周掌柜须眉皆动,纠结的心终于舒缓开来,呵呵笑道,“徐家主如此年轻,却有这般远见卓识,更难得有如此胸襟,不计较于一时一地之得失,实在是辑里丝之福!老朽相信,辑里丝在家主手中,定能大有作为。”

  他的话虽然中肯,却带了比较明显的恭维,且未提及最终的合作态度,徐晟思忖再三,站起身来,“请周掌柜随我去一个地方。”

  周掌柜点头。

继续阅读:第35章:一力促成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浔商之真假龙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