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燕等到天黑,都不见江燕寻回来,而守在大理寺外的人,也没能接到他。
当她准备去大理寺要人时,下人来报,说是皇上身边的太监方琼,方公公亲临长公主府。
“长公主殿下,皇上口喻,请长公主入宫。”
“此时入宫?何事?”她问。
方公公微微一笑:“皇上想长公主了,想与您说说话,长公主请吧。”
菲燕不由皱眉,再想到今日在宫中的情形,也就明白了。
当时,湛儿虽然当众宣布全力搜寻姜氏的下落,可那毕竟是他们的母妃,他毕竟也还是个孩子,此时,他一定是想姜氏了。
让她进宫,无非就是想与她说说话。
她心中很是得意,孩子就是个孩子,就算再怎么在外人的面前表现的坚强,可他还是娇弱的。
可此时,她想去大理寺将江燕寻找回来,如果再晚了,可能会生变。
方公公再出声催促:“长公主殿下,皇上还在宫里等着呢,还请移步。”
菲燕看了他一眼:“不是有昭燕吗?小皇叔没进宫陪皇上吗?”
方公公笑道:“摄政王殿下与摄政王妃早就离开了,皇上也是在用晚膳时突然想到长公主了,还请长公主进宫吧……皇上真的想您了。”
菲燕的眼睛转了转:“不如这样吧,方公公先行回宫,本公主,随后就到。”
方公公再是温和的一笑:“长公主殿下,就别为难奴才了,皇上此时……”
菲燕一听,这是不让自己离开呀,再听他的语气,可能湛儿真的在宫里哭呢,心不由的一软。
“走吧,别让皇上等急了。”她说着,穿好披风,随着方公公进了宫。
方公公带着她,没有向皇上的养心殿而去,而是一直带着她向后宫行去。
直到了姜氏原本所居住过的福安宫,她上前叫住方公公:“怎么是这里?”
“皇上用完晚膳后,就来了这里,一直在殿里不出来,昭燕公主也在呢,长公主,请吧。”方公公伸手请她进去。
菲燕轻点了下头,迈步走了进去,心里却还在嘲笑着,萧景湛就是个小孩子,就算当了皇上,他也不过是个只有十一岁的孩童,突然被自己的母妃抛下,一定是难过的,只要这时,她好好的宽慰于他,他定会感动。
再好好的拉拢于他,让他知道,只有自己可以帮他,以后,也就好办很多。
可当她走进正殿后,却发现,那里竟然根本没有人。
她四处寻找,也开口叫问,却根本没有一人回应。
当她感觉到不对,冲出正殿时,看到原本敞开的福安宫的宫门,此时已经紧紧的关闭了。
她冲到门前,用力的拍打着:“开门!给本公主将门打开!开门!”
萧景湛坐在皇辇之上,冷冷的看着宫门,方公公就手持拂尘的立于一旁,昭燕的眼中也闪过一丝无奈。
“开门!你们开门……本公主岂是你们这些狗奴才能囚禁的……开门!”菲燕用力的拍打着宫门,大声的叫骂着。
萧景湛轻挥了下手,一行人抬着皇辇离开了这里。
菲燕不是没听到外面的动静,可这些人不管她如何叫喊,就是一声不出,还这样的离开了。
直到了养心殿,昭燕上前帮萧景湛脱下披风,才问道:“就这样,行吗?”
萧景湛看了她一眼,转身对方公公道:“叫御林军统领段宏奎来见朕!”
“回皇上话,段统领正在殿外候旨。”方公公立即回答。
“叫他进来。”萧景湛转身走到龙椅之上坐好。
段宏奎进来后,跪下来听旨。
“段宏奎,福安宫就交给你了,菲燕长公主,要在福安宫里最少待上十日,在此期间,不可让任何人靠近,如有闪失,你提头来见。”萧景湛声音稚嫩,语气却异常坚定。
“臣,遵旨!”段宏奎立即回答。
“传消息给摄政王,朕已经将菲燕长公主安置于宫中,请他放心。”萧景湛再道。
“臣,领旨!”段宏奎施礼退出殿中。
萧景湛在方公公关上门后,方才闭着眼的长呼了口气。
再睁眼看向昭燕:“姐姐放心,只要她在宫中,小皇叔就可以放手办事,想来,不日后,母妃可以平安回到圣昌城。”
“湛儿……为难你了……”昭燕难过的道。
她特别明白,做此等抉择有多难,如此看来,湛儿的心智,确是比她强。
萧景湛起身走到她的面前,伸手紧紧的搂住她的腰,将头埋在她的怀里:“皇姐……湛儿真的很想父皇……如果父皇还在的话……一定不会是如此的样子……湛儿还可以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光景里……不用守在这空荡荡的宫城之中……湛儿怕了……”
昭燕紧紧的搂着他,流着泪道:“湛儿不怕,皇姐不走了……皇姐陪着湛儿……”
“皇姐……”萧景湛哭了。
一边的方公公也将头扭到一边,再用衣袖抹着脸上的泪。
这对姐弟,怎么会如此苦,虽然有个疼爱他们的小皇叔,可却怎么能比得了亲生的父母呢。
菲燕跌坐在福安宫的宫门前,她已经叫喊的没了力气,手在门上,有一下,没一下的敲打着。
“开门……我是长公主……你们怎么可以如此待我……待到出去……一定治你们重罪……杀头……开门……放我出去……呜呜……放我……放我出去……”
这时,从院中走来两个宫女,两人上前来,也不说话,直接将她扶起来,搀进了殿中。
殿中已经升起火炉,暖烘烘的,可菲燕却如身在冰窖之中,全身都在发冷。
是她太小看萧景湛,他真的已经不是个孩子了,他的心性很坚定,不愧是萧黎澈一手教导出来的,与他的狠绝如出一辙。
当天夜里,菲燕长公主就发高烧了。
可就算如此,也只是派了一位太医前来看诊,开了一副药后,就退了出去。
菲燕在浑浑噩噩中,说了一些话,一直守在她身边的两个宫女,一一的记录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就呈到了萧景湛的面前。
“她的病情如何?”萧景湛询问着看诊的李太医。
“无什么大碍,只因在雪地里待的久了些,臣,已经开了方子,喝上两副也就无事了。”李太医如实回答。
“方琼,将这个,送到摄政王府。”他将手中的记录递了过去。
方公公立即回道:“奴才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