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少年追梦人(上)
初墨如文2019-09-01 15:093,874

  故事旁白:

  我脑海有团花火,会灿烂整个夜空。

  我心中有个梦想,它一直在呼唤我。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如果梦想未开放,生命就已经枯萎。

  如果人生能重来,你又会如何选择?

  1

  黄昏的摆渡船,摆渡世间执念的灵魂。已是几千年过去,又是一天的黄昏,忘川河畔一位少年在那挣扎逃跑,少年身后是漫天黄沙(黄泉路),眼前是孤寂江面(忘川河),凭他怎样都逃不出这里,一直在河畔徘徊。他满身疲惫,无处进退。这时,远处一叶轻舟划来,只见舟上一女子,身着青衣,黑色长发,手持玉笛,在碧绿的江面上缓缓划来。

  “少年,我是来渡你过河的。”小舟缓缓停泊靠岸,女子朝少年喊到。

  “你是?”

  “我是这河上的摆渡人,大家都叫我渡娘。”

  “哦哦,是这样。” 少年呆呆地就上了渡船,只见这少年,身穿白色衬衫,蓝色牛仔裤,黑色帆布鞋,带着一副眼睛。一看就是位老实的读书人。

  “谢谢你摆渡我,你在这摆渡多少年了?”上了船的少年寒暄了几句。

  “已是几千年了。”渡娘说到。

  “什么?几千年?你在开玩笑吧。”少年有些惊讶。

  “是几千年,每一天的黄昏都要摆渡,摆渡世间执念的灵魂。摆渡从黄泉路上逃到这里的灵魂,摆渡那些对世间放不下的灵魂。少年,你又是怎样逃到这忘川河畔的?”渡娘悠悠地说到。

  少年顿时有些惊悚,“什么,我是逃到这的?我为什么要逃到这?”

  这时渡娘吹起了手中玉笛,渡娘笛声婉转动人,听着渡娘的玉笛声,打开了少年的今生,少年慢慢地回想起来是怎么一回事。

  一个出生成长在小乡镇的少年,从小就喜欢看书,因为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没有读书氛围,家里也没有课外书。邻居玩伴家有个大书架,上面有各式各样的书籍,少年很羡慕,经常去邻居家玩,小伙伴都在玩闹,只有他在角落里偷偷地看书。从《一千零一夜》到《简爱》再到《莫泊桑短篇小说》,他的世界从小乡镇一下子飞跃到了世界各地,感受着各种文化,想象着世间各地的建筑风格;从金庸武侠的侠义豪迈再到琼瑶爱情的浪漫柔情。他沉迷在故事的世界里,那个世界很丰富,很美好,很浪漫。文学的世界就像少年心中的草原,辽阔无垠,少年像匹自由的黑马,思绪狂烈奔腾,他找到了他的世界。少年的父亲整日喝酒打牌,根本没有关心过儿子的真正想法,一个从小缺乏关心和爱的少年,不善于表达自己,把看到的文字,心里的感受写成了故事。

  慢慢长大的少年,在学校里,不善于表达自己,很内向,没有朋友也没有人理解他,同学们觉得他又笨又土,经常欺负和嘲笑他。少年更加沉寂在自己的文字世界里,他从小就写了很多小故事,他梦想能写出自己的一千零一夜。他喜欢《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以示报复。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爱不忍杀,允她下一夜继续讲。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

  班长小白是位文气漂亮的女生,看过他写的故事,很喜欢,还鼓励他写下去,写出更好的故事。小白还送给了少年一本《安徒生童话》,那是小白最喜欢的书,小白说丑小鸭变天鹅是最好的励志故事,鼓励少年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小白还说童话是世间最浪漫最纯洁的礼物。少年的心里一下子照进了一缕阳光,滋养着一颗种子的萌发,慢慢地在少年心中开出了一朵百合花,那朵百合花是少年心中的小白。

  小白很优秀,班上有很多男生喜欢小白。小白独独和少年是好朋友,少年在自习课上一人坐到最后一排,看书写作。小白会坐到少年前面。也许是大家吵闹,小白和少年一样喜欢做到最后面;也许他们都喜欢文学,心心相惜地坐在一块看书交流;也许是少年太孤单,小白想帮助陪伴他。他们是很好的朋友,教室里一起默默地看书写字,平日里温和地交流聊天。小白和少年好像有一种默契,一种说不出来的美好。少年很喜欢小白,但一直不敢说,因为小白很优秀,少年不自信;因为少年不善于表达,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少年有很多顾虑,有很多不确定,少年始终没有和小白说出喜欢。在这教室里的几年时光,小白坐在少年前面,抬头是美好的小白,低头是喜爱的文字,唯美的让少年怀念一生。

  2

  已是几年过去,少年已经读书毕业,长大成人。少年在外地城市,求职工作,少年做过很多工作,有的是为了纯粹赚钱生活,有的是为了接近梦想,比如工作室写手,文案,小公司的编剧。少年一直心怀少时的梦想,并坚持写作。少年时常写下日记,时常用写信的口吻写,但他从来没有寄出过。也许这里,藏着少年的梦想与思念。

  3月12日

  天气晴朗,窗前的玉兰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如玉般莹透闪亮。

  今天,我决定把写作,当作我一生的梦想,也开始规划着当一名写手。也许这个梦想有点理想主义,但我还是愿意坚定的朝着这个梦想走去。从小到大有很多故事,或是梦在我脑海中呈现,那么多的美好,我要用文字依依描述,依依实现。故事们,你们不要急,你们都会呈现给世人看。从今天起,会每天坚持写几个小时,夜以继日,滴水穿石。

  从今往后,背着电脑,带着梦,浪迹江湖。当然,还有对你的思念。

  见字如面

  又过了几年,这几年是少年坚持梦想和挣扎生活的几年。在这几年里,少年错过了父亲为他介绍的家乡安稳工作,错过了母亲为他介绍的相亲对象。也许,梦想和思念都需要穿过时光的流逝,透过光阴才能照出影子。它们伴随着春风,夏雨,秋叶,冬雪;它们伴随着夜的寂静,日的喧闹。

  少年辗转了几个地方,几经周转,少年这次回到了他的故乡。为什么会回到故乡,也许那里是他梦想最初的地方;也许那里安静无喧,更适合创作;也许写作为生,写作为梦的少年,已厌倦城市的浮躁,不愿处理太复杂的生活;也许那里埋藏了他思念的种子,情愫的归处。终究他是踏上了归乡的列车,回时的路和去时的路是相识的却又是不同的,两边是不一样的城市,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文化,少年好似在时光的列车中穿梭,又好似在矛盾的两头游荡。

  回到家乡的少年,打听到小白在镇上银行上班,少年经常有意无意地经过小白上班的银行,有意无意的看一眼小白,小白美好如初,更多了几分气质。少年始终没有鼓起勇气去和小白打招呼,说出自己的爱意。

  在一天日暮的黄昏,暮色渐薄,泛起浅浅的暖红,雾色渐浓,升起暗暗的月影。在家附近闲逛的少年偶遇了小白,小白好似下班路过这边。

  “你回来了!”小白喊住了少年

  暮色下小白的声音让少年晃了神,恍如隔世,少年仿佛陷入了他长长的梦里,久久才回过神来,“是,是的。”少年有些紧张,暖红的暮光照红了少年的脸颊。

  小白微微一笑回之。小白微微一笑,好似欢迎,好似拥抱,好似有千语万言,又好似什么都没有。

  原来此时的小白,已不是当初的小白,小白和少年的关系也不似当初,长大的他们不再嬉闹交流,不再无话不谈,他们多了几分内敛和克制,他们好似熟悉而又陌生。少年发现小白是那么近又那么远,在少年的梦里小白被反复思念,频频出现在脑海里,一颦一笑似梦非梦,可是,在现实的时光里,小白和少年像平行线一样没有交集各自发展,渐行渐远。

  另一面,坚持创作的少年,家里人很不理解,妈妈总是对少年唠叨。

  “隔壁家的小王都买房了。”

  “你同学都生二胎了。”

  “你表妹要和对象出国了。”

  少年依然坚持自己的梦想,既然选择了自己的路,就不能太羡慕别人的生活。当你走的是和别人不一样的路时,总是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可是人这么多,大家都走一样的路,会不会给挤死。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少年走在城镇里,被乡民们指指点点,窃窃私语,“那个就是某某家儿子,大好青年在家啥都不干,天天在家玩电脑。”

  “那孩子出去读大学,还不如我儿子在家当木匠,楼房都盖起来啦。”一个老伯说到。

  “听说,他出去混得不好,工作都找不到,回家没事干。”

  “一个男人,房子也没买,又没有好工作怎么找对象啊。”

  说着说着,越来越离谱,其中也夹杂着小白父母的议论声。

  “这小孩,书是白读了,也是废了,没有个好工作还想娶老婆,以后让咱家女儿少和这种人玩。”小白的母亲总是当着小白面,嘀嘀咕咕的对小白父亲说。

  “妈,你说什么呢?你怎么这么说人家呢。”小白偶尔觉得闲话太刺耳,反驳到。

  “你还替这小子说话啊,跟你说少和这种人来往。你要找对象最起码是个好单位的。”

  “妈……”小白总是又生气又无奈又妥协的结束这样的对话。

  在梦想的道路上,除了不被理解,还有贫穷,窘迫地生活。

  少年还是坚持伏案写作,在雨夜少年写了一场又一场梦,还是如梦一般的去写。少年写了许多文字和很多故事,少年把它们寄出去一些,换了些许稿费,也投到一些征文比赛中。有一天,少年收到了一封邀请函和一张奖状,这是邀请少年,以第一名获奖人的身份,去北京参加“优秀故事”领奖活动。收到奖状和邀请函的少年很兴奋,可是问题来了,乡镇少年去北京的路费从哪来,父母是工人已经下岗,平时只能做些农活维持生活,自己的一些稿费,还不够自己创作买烟抽的。这时在编辑部工作的表弟帮少年借了些钱当路费,少年这才踏上了去北京领奖的火车。这已经是表弟第二次帮少年借钱,凑领奖路费。

  去车站给少年送钱的表弟,半开玩笑半无奈地对少年说到,“下次,可不要再得个国际奖,那领奖的路费,可要准备外币,那可麻烦了。”

  少年接过钱,说到,“狗日的,梦想。”说完,头也没回的,上了火车。

继续阅读:第5章 少年追梦人(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灵魂摆渡之渡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