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吐黑血,四肢发颤,翻开眼帘瞳孔全为白色,慕容轩仔细检查着尸体,然后轻声说道。
承宁宫。太后寝宫。
远远便看见几个宫女迎接,为首的如意福了福身,“陛下,太后在前殿。”
太后端坐于前殿,只是简单地梳起了发髻,未描眉,未涂抹胭脂的肤色苍白。
“退下吧。”慕容轩冷哼。
宫女鱼贯而出,掩映上大门。
“皇儿这么晚摆驾哀家寝宫有什么事吗?”太后拍了拍身边的座位,示意慕容轩坐在她旁边,模样慈祥。
“今日有人欲加害于朕。”慕容轩声音冷冽。
听闻,太后吃了一惊,“陛下圣体安好?有没有找出元凶?”
将加害对象换成一国之君,才足够分量。
“朕很好,只不过可惜的是下毒的宫女死了,线索断了查不出背后元凶是谁。”
“没事就好,”太后松了一口气,便神色如常,“皇儿既然查不出,那便全杀了。”
太后淡淡的语气,却在下达如同极恶之鬼重回人世大开杀戮的索命之音。
而慕容轩又何尝不是在等她这一句话,只不过忌惮宫中奴才多是太后安插进来的人手。
“太后舍得吗?”
一句话,泛起千层波澜,本该隐藏于黑暗中的龌鹾,却被挑明,露出邪佞。
“陛下此话怎讲。”隐约间可问刀剑铿锵之音,身在皇家,他们虽有血缘之亲,却是互相利用。
有些事情,心知肚明,不必挑明,这是他们合作的一项默契,也是最后的遮羞布。
而今日,慕容轩为了一个年纪老迈的嬷嬷,显露出明显的忤逆。
“朕不允许再有人加害嬷嬷,希望太后能够明白朕的意思。”娇柔的少女声音,此时却如凛冽寒风,冰如寒霜,慕容轩冷笑,“我虽然只是一颗棋子,但也不是什么都做不了。”
“陛下这是在威胁哀家?”太后狂妄大笑,诡异地回荡在大堂,本就绝美近妖的脸上的五官不可思议地扭曲在一起,如同一张皱掉的纸,密密麻麻的皱纹横生,一瞬间由青春艳丽的少女面孔变成了四十几岁甚至更为苍老的老妪的脸,任何一个人看到这个过程,都会想要恶心到吐。
但慕容轩似乎并不意外,“太后最好还是不要太过动怒,不然就可惜了这张这么美的人皮了。”
“陛下知道很多秘密,”太后伸出手,仔细地揉捏脸,一点一点地将人皮抚平,没有多久就恢复原样,是太后十几岁年华的青春容貌,“亦媞告诉了你很多东西。”
在古老的毒书中,记载着一种永葆青春的驻颜术,在人最美的年华时,剥落下自己的脸皮,浸润特殊的毒药,做成人皮面具,再贴回脸上,于是永葆美貌。
而快要失传的毒辣疯狂的古术,出现在当今慕容国尊贵的皇太后身上。
“嗯,母妃小时候给我讲故事。”其实她是前世自己调查而来的,“朕要的不多,希望太后成全。”
语气中带着淡淡的威胁意味,甄亦媞哪怕身死多年仍旧足够让太后忌惮,更何况太后也不清楚慕容轩掌握了多少秘密。
绝美的面容阴晴不定,她在思量其中的利弊,慕容轩也不急,悠悠地抿了一口茶。
但实际上内衫已被冷汗浸湿,具有对权力强烈到可怕的欲望,是不能够用单纯的得失理智来衡量的。
“陛下放心,”太后选择了让步,“如果陛下不喜欢身边的宫人,杀了便是。”
慕容轩匆匆离去。
貌美如画的宫女被粗鲁地塞上脏布,侍奉的小太监更是挣扎不过皇宫侍卫,一一被拖出皇宫。
血,在黑暗中溅起,生命,也在黑暗中湮灭。
几百个宫女太监,稍有涉及此事的皆被赐死,慕容轩比太后想象中的更为狠辣,杀光了寝宫的奴才,同时也拔掉了太后的眼线。
听闻此事太后眉眼微不可见地颤了一颤,“如意,你去服侍皇上吧。”
来人吃了一惊,惶恐跪下,“是,奴婢定竭尽所能。”
监视皇上。
“哀家问你,当初派去杀皇上的几个刺客,是不是已经死了。”
“这……”如意在犹疑,不仅因为慕容轩的胁迫,也更是因为之前对太后的隐瞒。
时间点点滴滴流逝,空气越发沉闷,如意只觉得太后的威压如山海般沉重。
忽然惊醒,其实犹疑间已经暴露了心中的不安,如意痛苦地闭上眼睛,哀声道,“是。”
或许会死吧,以太后的手段,自己的家人也会于无声中消失在这个人世。
“奴婢办事不力,又欺瞒太后,奴婢罪该万死。”如意不断磕头,每低下一次头,额上的於痕就越明显。
“你不只这些过错,私通刘喜怀上身孕,暗助皇上运送刺客尸体出宫掩埋,贪污赏银三千两。”
如意已经恐慌得说不出哪怕一句话了,匍匐在地,天旋地转。
“但是你还有价值,皇上以为抓住了你的把柄,自然会放松对你的警惕,你应该知道怎么做。”太后揉揉太阳穴,不知何时已经离开。
中春的夜风还是寒入骨髓,如意穿着轻薄的单衣领着新挑选的宫女前往陛下寝宫,太后的声音一直回荡在脑海。
狂风起,呼啸的风声如同无数冤鬼咆哮,薄纸透过的烛光照亮门前站着的慕容轩,隐约间如同踩在千万鬼魂之上的血煞。
“奴婢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如意领着众宫女跪安,她们都是临时从各宫抽调而来,绕是备选宫女再多,对于这巨大的空缺,也应付不过来。
鱼油所燃的灯火却照不到慕容轩的神情,立在冷冽风中的她只看了一眼,便转身离开。
一瞬间如同抽调了巍峨巨山,众宫女松了一口气。
传言女帝只不过是太后手下的棋子,是个懦弱多病的帝君,可刚刚如山的压力来得快,也去得快,让劲风呼啸而过,像是错觉。
空气中弥漫的若有若无的血腥味,风过如冤魂呼啸,女帝斩杀众人前曾经去过太后寝宫,于是所有人都认为是太后立下的懿旨,一时宫中人心惶惶,摄于太后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