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父皇招我进京。”
“又进京,父皇近两年频繁招你进京,一去就是一两个月那么多臣子使唤不就好了,干嘛大老远使唤你。”
“这次不一样,有人向父皇进献王羲之真迹《兰亭序》,他找人临摹数张,知道我也喜好书法,邀让我一同评鉴,还要赐我一张仿品。”
萧潇一惊,转过身一脸喜悦,在李恪书桌对面坐下,激动之余,自然拍打了一下桌子,“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天下第一行书。这是好事啊,你干嘛愁眉不展?”萧潇笑的合不拢嘴,迫不及待的表情毫不掩饰,双眼放光。
李恪抬起头,看着两眼放光的萧潇,“你什么时候对书法感兴趣了?还知道是天下第一行书。”
“反正我就是知道啊!”我可不仅知道如此,还知道父皇把它陪葬了,昭陵被盗导致兰亭序真迹丢失,难得能看一下,当然要看看,就算不懂也想看一眼。有小道姑他们在,说不定她有办法把真迹留下。萧潇发呆想着,手指不停点着自己下巴。
“你想什么呢?怎么感觉你在打什么坏主意。”李恪瞪大眼看着,笑着发呆的萧潇,她每次这样,总没好事。
“怎么会?我就是迫不及待想看到,我要和你一起进京,我也要看看真迹。”萧潇瞟了一眼窗外,拉着李恪双手,期待的眼神看着他。
李恪不言,点了点头。
萧潇笑了,把桌子拍的老响,“就这么说定了!嘿嘿!”萧潇说完,转身就走出房间。
李恪不明索然,本来还犹豫要不要拒绝父皇好意,看萧潇也期待模样,淡淡一笑,去就去吧,自己确实也想评鉴评鉴。
萧潇到道姑院内,急着要见她,拍打房门,“小道姑是我,有急事找你。”
“怎么了萧潇,这么急?”
萧潇转身关上房门,笑嘻嘻模样。“我刚刚听王爷说,王羲之真迹到了父皇手中了,要邀他一同评鉴,我记得兰亭序被父皇陪葬了,之后不了了之,你们要不要把原本留下来,毁了多可惜。”
“你怎么会有这种心思,从太宗手中夺来太难,盗墓取得到是容易的多。而且兰亭序可没有被毁,建国两百年时,有人匿名将兰亭序捐赠给了国家博物馆。”
“匿名!”萧潇笑着看着小道姑,“你说匿名捐赠的那个人是不是就是你啊?看你如今这个样子,活个一千多年不成问题。”
“你又胡思乱想,不要打扰我写东西,我可不好多管闲事。”
“别那么薄情么,话说你这又写什么,你一个百科全书的脑子,需要用笔记?”
“写给孙铭的,她如今在做生意,我要把我脑内的材料数据通通写给他。”道姑说着,放下了笔。“对了萧潇,你不来找我,我也要去找你。我也是时候该回长安和伍大哥会和了,你和吴王说说,放我走。”
“怎么,你遇到什么事了吗?”萧潇好奇。
“今年已经是贞观二十二年,太宗也只剩下一年的寿命,帝王交替这等大事,我们必须要在一旁见证。”道姑平淡说着。
萧潇一下变了脸色,低头不语。
“你放心,我走之前会安顿好一切,已经把一些基本的药方写给寒雪了,有需要找她。”道姑跟着说着,这才注意到萧潇脸色变了。
“贞观,只剩下一年,算上今年,那王爷他,只剩下八年寿命,是吗?”萧潇沉思后,艰难道出此话,话语模糊,不慎咬破嘴唇,流出血来。
道姑没想到,自己轻描淡写说出的话,对萧潇打击却如此之大,如今的她,是算着日子活命。“对,虽然我不知你是怎么打算,但一定是有的,但不管是什么,都不要做出格的事,谨记!”道姑说完站起身边来整理衣袖,回头看依旧跪在桌前发呆的萧潇,不知没心的自己,到底是幸运还是悲哀。
“我知道了,我会和王爷说说,放你走。”萧潇说着,如丢了魂一般,起身慢悠悠走出房间。
萧潇走出别院,路过花园,慢慢走着。
“娘亲,我也要出去放风筝!”李仁稚嫩的声音,跑到萧潇面前说着。
萧潇大脑一片空白,听到李仁稚嫩声音,蹲下摸着他白嫩的小脸,微微一笑。
“娘亲为什么不带我一起去,哥哥姐姐们都去了。”
“等你再长大一点,母妃再带你出去玩,王府那么大,在府内和弟弟妹妹们玩就好,乖。”
“我不要!”李仁怒了,一把把自己手中的小风筝丢了出去,怒吼吼走了。
杨子星与几个丫鬟,跟着小世子的脚步走了过来,原本笑嘻嘻看着,见此情景,几个丫鬟连忙去追小世子。
萧潇蹲在那,拿起小风筝不言,一动不动。
“姐姐别在意,仁儿他两岁多了,正是闹脾气的时候。”杨子星笑着,安慰失落的萧潇。
萧潇站起身,笑笑,没有在意。
“不过姐姐,仁儿也到了记人的年岁,姐姐再不把他接到东苑,他可就以为,我和郑姐姐是他亲娘了。”杨子星说着,提醒萧潇。
“我知道,不过康乐与念儿已经够闹腾了,仁儿还是你们继续抚养,把妹妹当亲娘最好不过,等他长大当了家,也会对妹妹们当亲娘一样照顾。”
“不不不,姐姐这是什么话,有姐姐在,我们怎么也不会……”
杨子星话还没有说完,萧潇就道,“以后的事情,谁能说得准。”萧潇一笑,回头看着跑远的仁儿。‘我必须做最坏的打算。’萧潇心里想着,淡淡一笑。
杨子星迷迷糊糊,没明白萧潇的意思,目送萧潇离去。
几日,道姑与吴王请辞,在萧潇的帮助下,顺利离开王府。
李恪与萧潇也踏上进京的路,带着康乐与念儿。萧潇在马车内给康乐与念儿讲着礼仪规矩。
“可是母妃,我们在家的时候不都是一起吃饭吗?两个姨也是,一同用餐,在外为什么就不可以。”念儿好奇问着。
“在外不比在家中,必须遵循礼节,见了皇爷爷要行礼,到时候你不能与父王母妃一同用餐,有什么就吃什么,不可挑三拣四。”
“为什么,宫里真麻烦,那就不去了。”康乐说着,板着脸。
“康乐不许耍脾气,你不想见皇爷爷与奶奶了吗?他们可都是抱过你的!你是长女,到时候一定要规规矩矩,体现大家风尚。”萧潇回头,对坐在一旁的康乐说着。
“好好好,我知道了,总拿我是长女说事,我会乖的,不给你们丢人。”康乐答道,默默看向窗外骑马的父王。
萧潇无奈摇摇头,康乐性子太撅了,被王爷和元芳惯的太任性,这性子以后十有八九会吃亏。
“母妃那不要担心,康乐姐姐可聪明呢!念儿会一直跟着她的。”念儿拉着萧潇小手,稚嫩的声音笑嘻嘻说着。
萧潇欣慰许多,念儿性子温和,她一点儿也不担心她以后会吃大亏。
“我也想像父王与元芳哥哥那样去骑马,坐马车太没意思了。”康乐看着窗外道。
“你啊,过来乖乖坐好,我继续给你们讲上次没讲完的睡前故事,上次讲到哪儿了?”萧潇拉着康乐回来坐好,说着。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两个孩子异口同声说着。
“好,来坐好了。”萧潇拉着两个孩子,讲着西游记的故事,绘声绘色,两个孩子听的精精有味。
几个时辰过去,在驿站停了下来。
李恪掀起门帘,道:“驿站到了,都下来喝点水吧!”
“嘘!都睡着了!你帮我打点水来就好,等她们醒来再给她们喝。”萧潇小声说着,小心翼翼扶着两个孩子。
李恪点点头,拿着水壶打了一壶的水,递给萧潇。
“我们已经快到洛阳了,今晚就在洛阳歇脚,两个孩子还从来没走过这么远的路,看把她们累的。”李恪说着,看着两个睡的香甜的宝贝。
“你安排就好,嘘!”萧潇笑着,点点头,拿起水壶喝着,这一路自己讲了太多,口干舌燥。
天色慢慢暗了下来,在城内歇脚,打尖一夜。李恪走到马车前,萧潇见到了,欲叫醒两个孩子,被李恪拦住,伸手抱起康乐,往客栈内走去。
萧潇在一旁看着,李恪公主抱抱着康乐,那般顺手。无奈摇摇头,‘果然女儿是上辈子的小情人,让他背我一下,他别扭的样,抱康乐到是毫不避讳,还是儿子好。’萧潇想着,扶着熟睡的念儿,淡淡一笑。
元芳见李恪抱康乐进去,自己走过来,要抱念儿进去,被回来的李恪一把拦住,自己抱着念儿上了二楼。元芳回头看着,挠挠头,伸手扶着萧潇下来马车。
连续几日,都一路赶路,带着孩子,马车走的比往常要慢的多,七天才赶到京城。
两个丫头手牵手跑在前头,看着繁华的街道,满脸笑意,元芳紧随其后,生怕跑丢了。
萧潇看着,还好有元芳这个哥哥在,自己是没精力了,回到京城王府内,萧潇就趴到床上,捶打自己双肩,“连着十天的路,累死了,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我最爱的床啊,”说完,眯了眼,一动不动。
李恪在烛光下,阅读送来的卷轴,突然眉头紧促,又无奈看相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