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
寒风凛冽,萧何迎着寒风,急匆匆往家里赶!
萧何的家里,召平正在等他。
召平见萧何回来,立即起身恭迎萧何。
萧何朝召平微微笑着说:“你来了!”语气很平淡,平淡语气,透视两人关系非同一般!
召平连忙为萧何搬凳子,热情招待萧何坐下。然后又给萧何沏茶,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召平是主人!
待萧何坐好后,召平说:“丞相最近脸色不好,要多注意休息!”
萧何说:“最近,休息不好,晚上睡不着觉!”
召平说:“朝廷处于多事之秋,丞相操劳国事,劳累过度,理应注意休息。有些事情不是丞相可以左右的,该放手还得放手!”
萧何说:“很多事情,我也是睁着眼睛,像没有看见一样。但有些事情,虽然没有看见,但内心却十分明白。我是担心这些自己没有看见的事情,这些没有看见的事情关系全局。稍不留神,就会酿成麻烦!”
召平说:“很多关系全局的事情,只要自己放得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有些事情是不能着急的,太着急了,反而会出问题!孟子讲过揠苗助长的故事。孟子对这个揠苗助长的故事这样感叹: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这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要个过程,太着急了,相反会把好事变成坏事!丞相这样着急英布造反的事情,只怕自己被动卷入,才是无法脱身的事情!”
召平的话触动到萧何的疼处。萧何若有所思地说:“前些时候,皇上在邯郸征剿陈豨,吕后留守京城。吕后来找我,说是韩信想谋反,要我帮助她处理此事,我就被动卷入这件事情里去了。现在皇上躲起来,与这件事情也许有关联?”
召平说:“事情已经发生了,忧虑过去发生了的事情,没有意义。现在要做的事是让没有发生的事情不要再发生!”
萧何笑着说:“您像个哲学家,在给我上哲学课!有些事情,不是自己有足够能力回避的,韩信那件事情,我本就时时提醒自己,不能让吕后把自己搭进去了!结果怎样,吕后来找你,而且是趁皇上不在的时候来找你,你能回避吗?你要是回避,她就给你栽赃,让你也脱不了干系!”萧何说完,无奈地摇头!
召平说:“你是懂道家学派的,自然也是信奉老子的主张。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对于这段话丞相不会生疏吧!老子要说的话,是对于有些话少说为佳;对于有些事情多装糊涂为好!现在的朝廷,说太平,十分太平;说不太平,却也是风云诡谲!丞相应该身在其中,心在其外。对任何人没有亲疏区别;对任何事情没有利害之分;对任何官员没有贵贱相看!方能免却眼前的烦恼!”
萧何还是微微笑着说:“有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啊!”
召平也学着萧何微微笑着说:“丞相何其睿智?为何也如此无奈!”
萧何说:“把嘴闭起来,把眼闭起来,把一切感官收敛起来,拒绝接受外界一切信息,这能做得到吗?明明知道,却装作不知道;明明知道有危险,却视而不见;明明有办法处理,却束之高阁。这样有好处吗?就是你能做到这些,客观上,就有人不让你这样做,你又有什么办法呢?这个世道,我夹在皇上与吕后中间,就是非白即黑。我想变成灰色,既不白,也不黑,做不到啊!”
召平说:“做不到的原因是丞相太在意非白即黑了!”
萧何说:“不在意不行啊!吕后那里,要你协助她处置韩信,你不配合,她就抹黑你!你遭到抹黑,能不在意吗?皇上那里,他吩咐你的事情能不尽心尽力去做吗?你不尽心尽力去做,会有好下场吗?”
召平说:“不是丞相在意不在意的问题,而是丞相太明白了的问题。丞相对有些问题,看的太清楚,相反不知怎么处理!丞相难得糊涂啊!”
萧何说:“我现在不是怕糊涂,而是纠结、迷茫、痛苦、无奈也无助!当下的局势,作为丞相,我应该担起责任来,但我又知道,这责任是自己担当得起的吗?英布造反,皇上躲起来了,吕后置之不理。我既不能忍心看到英布扰乱社会,我又无能力阻止英布为乱天下,我纠结!我是应该去见皇上,力谏皇上出兵讨伐英布呢,还是任其皇上对英布叛乱不闻不问呢?这两者我都想做,但我都不敢做!我迷茫!我身为丞相,面对国家乱象,我却无能为力,我痛苦!我这种纠结、迷茫、痛苦,既不能说与旁人听,也不敢说与旁人听,这时,我无奈也无助!今晚,你来了,我就破例,把我的这些想法说与你听,求得解脱!”
召平说:“要说解脱,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只要丞相放得下,就解脱了,但是丞相放不下,所以无法解脱!”召平说到这里,有意停下来,让萧何意会!
萧何说:“我放得下来吗?”
召平说:“丞相为什么放不下来呢?丞相把自己太当回事儿了!说白一点,就是丞相以为自己什么事情都要管,什么事情都认为是丞相的职责,什么事情离开了丞相就不可收拾!实际上,事情还真不是这样!好多事情都不该丞相管,好多事情都不是丞相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好多事情丞相不管,反而是好事!”
萧何被召平说傻了,睁大眼睛望着召平,似乎不认识召平!
召平继续说:“譬如,最近英布造反这件事情,皇上、吕后都不闻不问,你参与进去有意义吗?你参与进去,有作用吗?不但没有作用,只能使事情变得糟糕。相反,你不闻不问,最后,皇上与吕后,他们俩会走到一起商量处理这件事情!英布造反,你去平乱,你有这个能力吗?没有!相反,你只能招致皇上与吕后的猜忌!”
萧何似乎明白过来了,好一阵子不做声。过了一阵,萧何又说:“我是丞相,英布造反,我能不闻不问吗?”
召平说:“在目今的情况下,皇上不理朝政,吕后置若罔闻的情况下,你只能不闻不问!再说现实一点,没有皇上、没有皇后,哪里有丞相啊?”
萧何无可奈何地摇头!
缓过气来,萧何又感慨说:“国家这么动乱,我作为丞相,我心里不好受!”
召平说:“你这是把自己太当回事儿了!”
萧何又不说话了!
召平又说话了!
召平说:“孔圣人曾经说过,天下太平,就出来做官;天下不太平了,就不要出来做官了!天下不太平,还出来做官,是没有出路的。现在丞相虽然是高官,享受着厚禄。但是应该是静观其变,不要逞能生事。或者说叫洁身自保,或者说叫做明哲保身。总之是不能把自己太当回事了,像车子转弯一样,要减速、慢行,看看远处的路况!”
萧何说:“您说的这些话都有道理,我也能听明白!但是,我就是做不到!譬如今天,我今天又收到梁国送来的报告,英布的军队已经攻入梁国境内,请求朝廷派兵支援!这么现实的事情,你也能听之任之吗?虽说丞相没有派兵的权力,但是丞相收到这样的紧急公文,不做处理行吗?”
召平不做声了!
萧何说:“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通常把这句话理解为当局者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缺乏认识,只有局外人才清楚当局者所处的情况。你今天就是这么看的。你以为,我现在的处境堪忧,以为我没有认识到这种堪忧的状况。实际上往往不是这样。我不是没有认识到自己处境堪忧,我只是处在这个环境中无法为自己的处境设身处地取去想,去做,去做取舍!就今天这件事情,英布的军队已经进入梁国境内,你召平是旁观者,你说,我应当怎么办?”
召平一时无法回答萧何的问题!
萧何说:“我能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束之高阁吗?我不能!但是我又束手无策!响应梁国的呼救,派兵支援吗?我没有这个权力!向有这个权力的皇上回报吗?皇上躲着不见你!向有这个权力的吕后汇报吗?她听了置若罔闻!你说怎么办?这就叫当局者迷!”
召平无限感慨地说:“有些话,旁观者说起来容易,当局者做起来难啊!”
萧何接着说:“就是这个道理,这就叫当局者迷!不是像你说的那样,我太把自己太当回事了?”
召平惭愧地说:“我却成了当局者迷!算我今晚都说的是旁观者清的糊涂话!”
萧何说:“也不能这样说!你这个旁观者清,还是要说,算是提示吧!”
召平说:“不早了,我说得再多也就是一句话,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了!可是最后却被丞相打脸,算我没说!丞相休息吧!我也要走了!”
召平出门,萧何送召平出门!
召平走后,萧何望了望天空,既没有看到星星,也没有看到月亮。夜空一片茫茫,此时的萧何恰似这茫茫的夜空!
故事再回到开头!
萧何离开吕后的时候,吕后连忙备车出门了!
吕后确实有心事!
在这极其恐怖的时刻,吕后慌慌张张地出门,到底要去干什么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密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