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钰做了忽汗州节度使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府,将原来的族长府邸直接扩充了数倍,正厅,偏厅,议事堂,前花园,后花园,一个三品朝廷命官府里该有的格局与设施,忽汗州节度使府里也是一样都少不了。
宋钰行事向来低调,这次居然一反常态,里面肯定是有原因的,首先,就是为了掩人耳目,宋钰的官职虽说是万俟弘绪向朝廷讨过来的,可不代表他们就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了。万俟弘绪毕竟是兵马督司,负责监视索伦族,而宋钰几次三番有所动作,难保不会让他生出疑心。为了让万俟弘绪放下戒心,宋钰才故意这样大肆修建府邸,招募奴仆,让外人以为他就是一个贪慕虚荣之辈,一朝得权就开始肆意妄为,这样的人往往不足为虑。
其次,就是宋钰想要用这种方式向索伦各部示威,现在索伦族里比较有实力的部落只有斡勒,述律,与纥石烈部,对于其他小部落而言,这个时候就应该选择自己的队伍了,而宋钰这样高调行事,就是想让其他部落的人知道,他宋钰才是索伦族里最有实力,最名正言顺的存在。
宋钰不愧是个中行家,这一招用出去,很快就收到了效果,不仅万俟弘绪的戒心稍缓,不再三天两头地把他叫到永兴府去训话,而且还有好几个小部落主动过来示好,甚至还提出了想要并入斡勒部的想法,从今往后,奉宋钰为部落长,为他马首是瞻。
统一索伦族,是宋钰在踏上斡勒部领土的第一刻起,就定下来的策略,一经多年过去,连烨儿都已经两岁多了,时机至此终于变得成熟,所以,当那几个小部落的族长向宋钰请愿之时,他只是假意推辞了一番,便答应了下来,直接将他们并入了斡勒部的版图。
这个消息一出来,索伦族里可就炸开了锅,有的人高兴,有的人愁苦,有的人跃跃欲试,有的人采取观望之态,不过,反应最为强烈的还是要属述律部不可啊。
自从斡勒部吞并了穆延和温敦二部之后,述律景就一直惴惴不安,在宋钰坐上了忽汗州节度使的宝座之后,他的心更是无法安稳,再加上其他部落主动并入斡勒部一事,述律景越发地感觉到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味,急地他是上蹿下跳,抓耳挠腮,不知该如何应对才好。
见述律景因为宋钰的事情心慌意乱,手足无措,搞了多年阴谋诡计工作,尔虞我诈经验极为丰富的斡勒跋隽,适时地站了出来,为述律景出谋划策,希望可以帮他渡过眼前的难关。
“姜是老的辣”这句话放在斡勒跋隽的身上还真是没有错,他为述律景仔细地分析了一下,索伦族里目前的形势,现在的斡勒部已经不是两年前的斡勒部了,想要单靠述律部一己之力,根本就无法与之抗衡,为今之计必须要找到盟友,只有联合其他人的力量,才有可能保持住生存空间,否则,别说述律部保不住,就连索伦族都早晚是他宋钰的囊中之物。
过去,索伦族实力最强的当属“索伦五部”了,可惜温敦和穆延二部已经被斡勒部吞并,所以,述律部目前能够联合的也就只剩下纥石烈部了,于是,述律景当即派出自己的心腹之人前往纥石烈部,与纥石烈良宇商量结盟之事。
既然能成为一个部落的族长,纥石烈良宇肯定不是一般人,斡勒部现在的实力,以及宋钰的企图,他也是看的明明白白的,虽然知道述律景和斡勒跋隽不是什么好东西,可纥石烈良宇也不能眼睁睁地,将老祖宗留下来的基业拱手相让,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与述律景建立了联系,共同商讨对付斡勒部的策略。
纥石烈良宇和述律景私下里的这些个小动作,又岂能瞒得过宋钰的眼睛,其实,宋钰一门心思地想要去找述律部的晦气,不承想纥石烈部居然主动送上门儿来,成啊,既然人家这么着急的送人头,他宋钰若是不接着就显得有些不厚道了。在此之前,一直都是其他部落来向斡勒部挑衅,而斡勒部都是处在一种防守的状态中,而这次宋钰则一反常态,他决定主动出击,给纥石烈部制造一次大麻烦。
——————————————————
众所周知,大萧帝国是达呼尔人建立的,而达呼尔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的特性就是豪爽,粗狂,善于骑马,精于射猎,享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不过,在没有立国的时候,达呼尔人是可以与大自然多多亲近,可一旦立了国,就不能再像过去那般,住在草原的帐篷里,天天牧马放羊了。
可整日地被拘在青石瓦砾的城中,又怕族人会没有了当初的血性,萧国是在马背上夺得的天下,不能忘了根本,于是,萧国的太祖皇帝便传下命令,每隔一段时间,萧国的皇亲国戚,达官显贵,都要去进行狩猎,谁猎的动物多,谁就有可能被赐予“猛士”称号,便有了加官进爵的机会。
如此一来,萧国的那些个贵族们,就开始在狩猎时使劲浑身解数地展现自己的能力,渐渐地,上到皇帝,下到亲贵便都对狩猎产生了近乎于狂热地喜爱,有的帝王甚至于常年驻扎在狩猎场,对于朝政不闻不问,所谓“玩物丧志”,“过犹不及”,萧国皇室沉迷于狩猎不干正事儿,也是导致其萧国国力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不知萧国的太祖皇帝在知道了,自己的这些个不肖子孙的所作所为之后,会不会气的从棺材里坐起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在狩猎的时候玩的开心,玩的尽兴,该置办的工具是一定都要置办的。萧国人在外出狩猎的时候,除了要带强弓硬弩和坐骑宝马之外, 还要带上猎犬以及一种叫做“海东青”的猛禽。海东青性凶猛,能高飞且速度快,善捕天鹅,飞放时,旋风羊角而上,直入云际,能得头鹅者,所以,萧国人对海东青的痴迷程度很深,为了得到一只上等飞鹰,甚至愿意一掷千金。
顾名思义,海东青,海东青肯定是出自于海东,也就是萧国东北部地区,雍州,凉州,忽汗州都有它的踪迹,而其中就以忽汗州栖息的海东青数量最多,品种最佳,甚至连萧国皇帝濮阳龙燮所养的海东青都是出自于这里。既然忽汗州是索伦人的聚集地,那抓捕海东青的重任肯定要落在索伦族人的脑袋上,萧国皇帝传下圣旨,严令索伦各部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一定数量的海东青。
海东青有“万禽之王”的称号,它只住在悬崖峭壁之上,捕获难度特别地大,每年都会有许多索伦人为了捕鹰而丢掉性命,这给索伦族人带去了极为沉重的负担。海东青进贡的数量不够,萧国朝廷自是不能善罢甘休,于是,萧国皇帝每到大寒时节,必要派遣使者去索伦族部落里,因为其佩戴着象征皇室的银牌,故而称之为“银牌使者”。
萧国人本就看不起索伦族人,认为他们是蛮夷戎狄之辈,所以,这银牌使者到了索伦各部落里那也是无恶不作,欺男霸女,横行无忌,倘若哪个部落的海东青少了,或者品相不行,轻则族长会受到银牌使者的唾骂,重则会有掉脑袋的危险,好在斡勒部里有璇衣这个“财神爷”,每次海东青的份额不够之时,璇衣都会给银牌使者送去奇珍异宝,所以,他们对斡勒部和宋钰倒还没有太过分的行为。不过,别的部落可就没有斡勒部这样的实力了,经常被银牌使者折磨,鞭挞,对他们亦是恨之入骨!
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银牌使者如此为所欲为,自然是会激起索伦族人的反抗,每隔几年,就会有银牌使者在忽汗州境内被索伦族的百姓偷袭而命丧黄泉,而忽汗州境内又多是密林山地,行凶者一旦没入山林之中,很快就会消失地无影无踪。
萧国皇帝对此也是愤恨至极,颁下圣旨,倘若有部落胆敢暗中杀害朝廷命官,一旦被发现,不仅凶手要被治罪,甚至连部落的族长和百姓也会受到株连,对待这种“恐怖分子”绝不能姑息,一定要下狠手!
正是因为知道萧国皇帝,对索伦族人暗杀银牌使者行为的痛恨,宋钰才想在这个上面做些文章,而且,大寒时节马上就要到了,一旦纥石烈部跟刺杀银牌使者的事情产生了联系,到时候不用他宋钰出手,萧国朝廷恐怕也不能放过良宇了。
拿定主意之后,宋钰就把徐景逸给叫了过来,让他赶紧派出暗卫,去查探银牌使者即将到达的时间,当把一切都查清楚后,宋钰又进行了一番周密的部署,誓要把这“祸水”引到纥石烈部的脑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