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皇上不提前写下这封圣旨,那你们怎会轻易相信他的话语?你不要忘记了,只有当圣旨上印有了传国玉玺的印章,这封圣旨才算是真正奏效。”
郑烨越听沈慕东的话语,越是觉得细思极恐,如此听来,皇上倒当真有几分可能哄骗他们。
只是皇上这么做的目的何在呢?
即便他设法儿让李言昭等人回到了定国侯府中,但是沈贵妃已经带领了不少人马将那侯府里三层外三层的团团围住,李言昭一入了定国侯府,便是插翅也难逃了。
皇上如此行径好似并没有什么意义。
“有没有意义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皇上极有可能是在撒谎,说不定传国玉玺根本就没有离开过他的身边,他之所以会声称将玉玺给了张圣手,也只是一个托词而已。”
沈慕东说完这些话语后便是策马前行,朝着李言昭他们所逃离开的方向追去。
郑烨先是在原地迟疑了一会儿,随后他越想越觉得沈慕东的话深有道理。
“表哥,等等我。”
郑烨一边快马加鞭的追过去,直至策马追到了沈慕东的身边。
二人率领各自的兵马一路朝着定国侯府中追踪而去。
而且此刻李言昭与李子嘉在领先他们几十里之遥的巷路间策马奔行。
李子嘉跟李言昭说他已经提前得到消息,自己的父亲李信已然将囚禁在宫廷中的皇帝救出,如今他们要去定国侯府中与他们会合。
李言昭闻言有些奇怪,沈贵妃囚禁皇上所派的兵马守卫极其森严,而李信俨然已经是沈贵妃的阶下之囚,他怎么能够救出皇上呢?
“你有所不知,皇宫中的禁军虽然多出于郑家,不过我们也怕抢了不少的人混进了郑家军做暗探,想必就是这些暗探起了作用,这才救出了父亲与皇帝,我想父亲之所以选择定国侯府为落脚地点,想必他已经将百官提前叫到了这个地方,如此让皇上当着百官的面传位与你,如此也算是名正言顺。”
李子嘉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这个猜测是正确,定国侯府地势起伏,其间多有假山囚树林处,环境易攻难守,这里绝非是一个上佳的庇身之所,然而李信却将皇上带到了侯府中来。
若是没有万全准备,李信不可能这么做的。
李言昭的想法并不如同李子嘉这般,如今京城中沈沈贵妃的兵马已经同与李信兵马相抗衡,而当沈沈贵妃再添上沈慕东与沈相的助阵兵马之后,其势力之强大已然可以对他们进行强攻了。
沈贵妃手中兵马充足,而想要扶持江落轩继承皇位,如今只缺皇上下一道圣旨了。
正是因为皇上的这道圣旨对沈贵妃尤其重要,沈贵妃必定会对皇上严加看护,李信想要救出皇上几乎算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然而李信却能将此事完成得如此顺利,事出反常必有妖,李言昭觉得这件事情另有内情。
听到李言昭的分析,李子嘉觉得李言昭的话也有些道理。
“既然你觉得这件事情有些异样,那咱们还要赶往侯府中吗?”
李信曾经对李子嘉千叮咛万嘱咐,自己事事考量必定要以李言昭性命安全为先,毕竟李言昭才是齐国未来的希望。
李言昭没有回答李子嘉的话,反而对他提出了一个问题。
“你觉得若我们眼下不去侯府,而是改换路线逃往皇城之外,咱们能够成功逃离吗?”
“现下沈慕东与郑烨站身后紧追不舍,而如今皇城门口的兵力驻防只怕已经被沈相把持,咱们此刻若朝着皇城疾驰而去,只怕会被沈贵妃人马前后夹击,难以逃离。”
李子嘉分析着,忽而发现他们好似已经是走投无路了。
他们拿不到传位的圣旨,如今又无处可逃,而侯府又是凶险莫测,该怎么走?
“去侯府吧,或许那里还有一线生机。”
“为何这么说?”李子嘉不解。
“方才沈慕东明明可以击败我们,但是郑烨却在其中都有阻拦,很明显郑烨是接到了某种命令,须得放我们离开,所以这才在招世间处处裹乱,使得我们得以逃离。”
经过李言昭的一提醒,李子嘉这才发觉原来他们的逃离并非是幸运,而是郑烨的刻意为之。
而他们逃走之后,自然会想着去同李信会合。
这么看起来是沈贵妃引着他们赶往定国侯府中,但是为什么呢?
“因为想要得到一份继位圣旨,除了有皇上的御赐亲笔之外,还得需要一个传国玉玺的刻章,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沈贵妃现下认定传国玉玺在张圣手的手中,她假意释放皇上逃离,其目的便是引着我们前去侯府中,从而拿到张圣手手中的传国玉玺,如此让江落轩得到一份名正言顺的继位圣旨。”
经过李言昭的这一分析,李子嘉这才恍然大悟。
这么一听起来,前后故事倒是可以串联得上了。
不过一直跟随在李子嘉左右的张圣手在听完李言昭所语之后,便连忙摆手开口道:“可是我进宫面见皇上的时候,皇上并没有将传国玉玺交到我的手中啊!”
“我知道。”
李言昭点头,就是因为皇上并没有将玉玺交给张圣手,所以侯府才有可能是他们唯一的生路。
因为皇上自始至终都没有站在沈贵妃身边,即便表面看起来他们似乎达成了某种交易,然而皇上实际上却依旧还是站在他们这边,否则他直接交出玉玺便也罢了,不必拐这么大一个弯。
现在无论张圣手的手中有没有传国玉玺都不要紧,只要沈贵妃认定张圣手的手中,那就足够了。
只要玉玺没有出现,那潜伏在暗处的人手并不会轻举妄动了。
但他们一路回到了侯府中,早早站立在门口接应的人,一看到他们便将他们一路领到书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