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BBS建成后,张磊又有了新的打算。这天,在李知他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张磊再次发布了他的新的战略部署:“校园BBS运行稳定,下一阶段我准备一圆我的‘清华梦’!”。
李知和萱萱惊讶地看着张磊,张磊继续高瞻远瞩:“现在是个互联网大发展时代。北京的中关村就是美国的硅谷。硅谷创业是什么?大部分都是同学创业。你看,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是同学,惠普公司威廉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是同学,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塞吉布林也是同学。要赶上这个时代的潮流,就要去最好的大学学习知识,并且在最好的大学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者,从这两个角度考虑,我准备重新杀入清华!”
后来知道,中国互联网里也有着同学创业的典范。腾讯是马化腾联合张志东等几个同学一起创业,美团的创始人王兴和王慧文也是大学同学。
张磊的话像一剂强针剂,让在现实面前灰头土脸的大家,为之一振。郭书拍拍张磊的肩膀:“哥们,看好你,加油!”
萱萱狠狠皱了皱眉头:“那考试容易吗?何况你这几年在广院,也算有点荒废!”
李知也有些担忧:“现在距离考试时间不长了,你还有时间复习吗?”
“还好,这几年我一直和清华的同学保持接触,其实,考清华研究生这个打算半年前就有了,也一直做准备。我昨天看了去年的考试题目,觉得自己还是有机会!”张磊说得轻描淡写。
李知、萱萱和郭书被张磊缜密的计划所折服,萱萱更是不禁感叹到:“张磊,你可真是人不可貌相!”
张磊听后,半天摸不到头脑,转眼看着李知和郭书:“郭书,这是什么意思?萱萱,这话什么意思?这是萱萱表扬我吗?”李知和郭书一起狠狠地点点头:“绝对的夸奖!百分之百赞扬!简直可以说是崇拜了!”张磊叹口气:“可是我觉得这话听起来怎么这么别扭呢?”
李知笑得倒在郭书身上:“是因为你之前没有受到过萱萱表扬,有点不习惯,以后多了,你就不会觉得别扭了!”
张磊苦笑一声:“这真是我听到最让我难过的夸奖了!”
萱萱笑得直不起腰。
那时候,李知真以为萱萱开始慢慢接受了张磊,可是后面发生的事情,让李知觉得自己是多么不了解自己的这位好朋友。
经过一番思考后,郭书对自己手边的两个工作邀请有了明确的想法。
“李知,我想去那个乡村节目。”
李知心里猜到了郭书的答案,但是还是忍不住问他原因。
“我接触了那个乡村节目,觉得他们非常严谨,非常认真地在做节目。”
“嗯!”
“李知,你是不是担心我会不开心。”
李知点点头,她了解郭书。她觉得郭书的才华和能力应该拥有更大的舞台。
“我觉得这些乡村节目还挺有意思,有很多科技内容在里面。如果真能帮助到农民朋友,还是蛮有价值的。”
“郭书”李知顿了顿,“做乡村节目主持人能成名吗?”
郭书很理智地摇摇头:“不能。”
“你想过成名吗?去年,你们同学中有人突然成名,很多人都按耐不住,你难道没有想过吗?”
“想过。”
“周洋说成名要趁早,你觉得呢?”
“我觉得是。你觉得呢?”郭书说。
李知叹口气:“我觉得也是。我去过电视台当观众,那种众星捧月的感觉,我相信没有人会不疯狂,不喜欢,不留恋。”
“我留恋,疯狂和喜欢。”郭书说,依旧很坦诚。
“郭书,我仔细想过,我考研究生某种程度也是对现实的逃避。在这个学校,我们就一直可以做梦下去,而离开她,就是我们的梦醒时分。”
“李知,你知道吗,当初我爸妈并不同意我考取这所大学。你知道为什么吗?”
李知摇摇头。
“在我爸看来,主持人未必是个好职业。他跟我说,‘人们看到的只是她的风光,但是仅仅因为这个原因从事这个职业,那失望的可能远远高于梦想成真。只有你真正喜欢,并做好了在别人迅速成功后,仍能平和地好好生活,好好工作,仍有给别人鼓掌的胸怀和气度,你才可以考虑从事这个职业。’”
“所以”,郭书看了看李知说,“所以,乡村节目主持人虽然不能一夜成名,但是它是一份踏实的工作,是一份可以让我有所成长的工作。”
李知赞赏且欣慰地看着郭书。在现实面前,在名利面前,自己认识的那个郭书并没有变,仍保留着清醒和踏实。
“我喜欢北京,我想留在这座城市。现在靠自己的能力留在这里,然后好好工作,再看进一步发展。毕竟我们还年轻。”
李知狠狠地点点头。她爱郭书,她支持郭书的一切决定,而且此刻,她觉得自己更爱他,爱他的谦虚,爱他的执着,还有身上那一种叫做“理想主义”的东西。
这个寒冷的毕业季,似乎只有优优置身事外。她既不忙着考研究生,也不忙着找工作。也许,这就是北京当地人的底气。但是,她仍然是我们最好的优优。她会力所能及地帮我们把热水瓶打满水,以防大家因为各种事情喝不上热水,她还会帮那些出门参加面试的同学,规划行车路线,并写在纸条上。这几天,她找来一本研究生考试的复习材料,送给李知和宋小。
“优优,我们现在都太忙。等我们忙完,要好好谢谢你!”李知接过优优的书,感激地说。
“好哇!”优优爽快地回答着。
研究生考试日益临近,李知和宋小在自习室的时间越来越多。晚上自习室关门,她们还要到操场上彼此互通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冬天的操场,人迹罕至。那个从大一开始,就天天坚持军体拳的男生还在常年如一日地在那里“嘿嘿哈哈”,出拳踢腿的。
在看台的角落里,路灯微弱的光芒下,李知看见一人,觉得很眼熟。那人穿着暗暗地土黄色厚棉袄,对面一人站在阴影里。
李知碰碰身边的宋小:“看见那人没有?我怎么觉得眼熟?”
宋小摇摇头:“没注意呀!”
自从不再追求“刚”和薛晨后,宋小的观察力明显下降。
“你的好眼力哪去了?”李知问。
“业精于勤,荒于嬉。这话处于韩愈的《进学解》,李知你记住了哈,研究生综合考试必考!”
李知白了宋小一眼。
两人走了一圈,又走到那男生附近。这次宋小仔细看了一眼:“是眼熟呀!好像在哪见过。”
于是,寂寞的两人充分发挥出狗仔队特质,不漏声色地靠近,想一看究竟。这在这时,她们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你别来学校找我了,让大家看见不好!”
“有什么不好?”那个男人说。
“我们分手了!”那个女的说。
宋小险些惊声尖叫起来,李知一把堵住她的嘴,将她连拖带拽逃离了现场。
宋小仍一阵惊魂未定的样子:“李知,他们什么时候分手了?”
李知摇摇头:“我怎么知道?我和方媛最不熟。”
黑暗中看到的那个男生正是方媛的男朋友,两年前,他第一次来学校的时候,请过宋小李知她们吃饭。李知还依稀记得当时的情景。两年后,这个男生似乎没有怎么变化。但是李知和宋小好奇的是,从未听说过他们吵架,他们为什么分手呢?
回到宿舍后不久,方媛也回来了。她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镇定地收拾床铺,自如地拿着洗漱用品。这时,李知才发现,已经很久没有听见方媛给男朋友电话了。
第二天,不听劝告的“男朋友”又出现在校园里,方媛走在他身边。方媛穿着高跟靴子,上身一件粉色大衣,旁边的男生仍是土黄色大棉袄。两人仿佛一个老北京豆汁和一杯星巴克放在了一起,那样不和谐。方媛看见宋小和李知,一脸的尴尬。宋小本想上去和她男朋友打招呼,方媛却拉着男朋友匆匆往前走。
李知想起来,两年前,方媛看见自己男朋友时,笑靥如花,拉着男朋友的胳膊不放手,满眼都是幸福和骄傲。那时候,李知虽然不喜欢方媛的男朋友,还是为她们的幸福所打动。然后今天,他们那样尴尬,那样生疏。时间,真的改变了什么?
那天,方媛很早地回到了宿舍,宿舍楼下的望春厅却屹立了一颗“白杨树”,从下午一直到晚上。
“方媛,外边太冷了,让他走吧!”优优说。
“优优,你去帮我说吧!”
优优叹口气,跑到了楼下。方媛也追了过去,将几本书塞给了优优。
这是方媛最后一次给男朋友买书。她曾经希望男朋友能考到北京的大学读研究生。但昨天,当在麦当劳吃饭,男朋友点完餐一屁股坐在座位上,等待服务员送餐的时候,方媛就感到自己的男朋友和这个城市相差太远了。她表姐说的对,男朋友不是读书的材料,也不属于这个大城市。经过了很多事,方媛知道,他仍是世界上对自己最好的人,但仅仅对自己好,是不够的。不再勉强对方,或许是对彼此最好的安排。
很久后,那颗白杨树终于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在广院出现。
方媛拿着一摞摞信,那是她以前和男朋友的通信,在自己的床上看了很久,流下了几滴眼泪,又重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