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王府】
朱水瑶遣散了房内的下人,只留父亲与她二人。
朱贯半眯着眼,单手搁在桌上,手中盘着两颗玉珠,他缓慢的启声道:“有什么事。”
“女儿想问问爹,这两日,爹是否去到过女儿的毒室。”她直言不讳的问询。
只听那清脆在手中转绕着的玉珠停下,朱水瑶垂着眼睑,显得淡然自持,不紧不缓的等待着父亲的下文。
朱贯手执着两颗玉珠,缓缓起身,走到女儿的身边,道:“爹……只是随意过去看一看。”
回应他的则是一片静谧,气氛似乎凝结了一般。
正当他再欲说些什么之时,朱水瑶却缓缓抬头,那双瞳剪水,清澈一片,她淡声道:“血毒人之事,是否与爹有关联。”
她的那么的直言不讳。朱贯眯紧了眼。
屋内静的连一根银针落下也能清晰的听清楚。
朱贯背对着她,不知望向何处,并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只是回想起了什么,悠悠启声道:“……上一回,在街市上刺杀你的人,我已经命人找到了。但他却死到临头也不愿意说出是何人指使,咬舌自尽了。“
他回过身来,看着女儿,道:“所以,瑶儿,这几日尽量不要外出,若一定要出去的话,必须要带上爹为你配备的一干护卫。如此,爹才能够放心。毕竟,你是爹在这个世上唯一的牵挂。”
朱水瑶白皙如玉的手,被他紧紧的握在手中。
“爹。”她想说的话还未落下,朱贯便已俨然有些不耐烦,打断道:“好了,瑶儿。爹也有些累了。你若无事,便让莲香陪你在府上四处走走,散散心。爹听莲香说,你近日茶饭不思,定是你长大成人后,初次回京,对这里还不是很熟悉。等日子一久,习惯了便好。”
“……是。”朱水瑶低了低身,声音有些清冷,道:“女儿告退。”
**
【皇宫】
翌日,皇帝寿诞。
自那日身受毒血感染后,皇帝元气大伤,还未彻底痊愈,便由宫人抬着,出现在众宾客的面前,只见皇帝的唇色发白,精神劲也不是很好,但他还是没有辜负众宾客的来临,拿出精神来以笑脸相迎。
北镇抚司锦衣卫为确保皇上的安危,早先便在殿内各处把守,暗中保护。
沈棣不在,全权便落在蓝羽的头上。他身为锦衣卫副使,自然是立于皇上的身边。底下,叶景一挨着小旗官站着,与上头的他交换眼色。
宾客众说纷纭,高谈论阔,皇帝谈笑风生,吃吃喝喝聊聊,也差不多时候了,便请来了舞姬歌舞,伴着乐声翩翩起舞。
一舞毕,宫人传西洋人觐见,三个西洋人手中带着大鼓,出现在众人的面前。他们来到御前,十分有礼的以他们的礼节行礼,道:“皇上万福。”
皇帝手微抬,本昏昏欲睡,却因他们的出现,而变得精神起来。他本眯起的双眸也渐渐睁开,带着深深的疑心。
叶景一目光紧紧盯着他们三人,小旗官低声道:“总旗,可千万不要冲动。”
“放心,我还没那么傻。”他的手指在刀鞘上轻点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三个西洋人面无表情的对视一眼,后将他们的大鼓摆在前处,他们要为皇帝演奏一曲百寿赋,他们甚至还提议需要其他的乐器伴奏,便都依了。
宾客们没曾料想寿诞上竟然还请了西洋人来伴乐,这倒是很稀奇,见他们生得古里古怪的,也不知这鼓乐打的如何。
说到鼓,他们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鼓,鼓身上画有奇怪的抽象的小人,而且一眼看过去,竟觉得森然阵阵,总之心里瞧着不太好受,这是来自一种直觉。
“咚——咚咚——咚咚咚——”鼓声缓缓响起,先是缓慢的击打着节奏,而后便是激烈的猛烈的极速的,如同天降瓢泼大雨,天雷滚滚一般。
皇帝心神畅然,一番鼓点听下来,恍然觉得这几日的闷抑感荡然无存,心胸开阔了起来。
他情不自禁的由宫人搀着,从上座渐渐走下,来到三名西洋人的面前。
叶景一的脚步上前一步,小旗官提醒道:“总旗,看看再说。”
蓝羽没有皇上的命令,不敢妄动。
西洋人的鼓声戛然而止,皇帝看着那鼓,觉得美丽非常,颇有异域的风格。他情不自禁的想要以手触摸上去,在碰到那鼓皮之时,他的手禁不住的一顿,心神一凛。
饶是天子,大多都有着异常的直觉,他疑窦道:“这鼓……摸起来,同一般的鼓,好似有些不同。”
其中一名西洋人,犹豫了一下,道:“回皇上,此乃……人皮鼓。”
人皮鼓?!皇帝瞬间收回了手,蓝羽走下,刀指着西洋人的脖颈,叶景一与小旗官,以及殿上的一干锦衣卫都蠢蠢欲动。
“大胆。御前之上,你们竟敢以这等血腥之物来面圣,居心何为!”蓝羽的刀只要再近一寸,便能彻底要了西洋人的命。
可就在这时,皇帝突然抚上头,脚步已然不稳,趔趄着,侍奉的宫人大惊:“皇上!”
殿上所有锦衣卫彻底将三名西洋人包围,西洋人却出乎意外的很是坦然,似乎成竹在胸。
皇帝阵阵晕眩,手抚在疼痛的胸口,他之前并未注意到,现在一看手指,却渐渐开始乌黑发紫,他又不可遏制的吐出一口血来。
“皇上!”在座的宾客大骇,一时间陷入了慌乱之中。
被围攻的西洋人,噙着阴险的笑容,瞬间一掀袍,消失在殿内。
叶景一对着殿外焦急的大喊:“臭丫头,该你上场了!”
辛落儿就跟变戏法似的,突然凭空出现在众人面前,她身披一袭白色的披风。
殿门被重重的掩上,殿内的所有人一个也不得放出,宫内宫外如是。
众宾客感到惶恐,皆噤若寒蝉,大气不敢出。辛落儿一人白袍,出现在殿内的中央,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双杏眼扫视着大殿内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