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贵妃听了他们的来意之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微笑着看向两人说,这么多年都过去了,她其实早就自己不生气了。两人毕竟是堂姐妹,自小一起长大,哪里还有气呢,早就已经不介意往事了。况且,如今自己身居高位,说明命运还是公平的,是她的终究会是她的,想通了这些之后,她也就不再去计较那些了。
当时说出那么伤人的话,为的,不过是想看看她是因为他的身份才和他在一起,还是因为爱。如今看来,是后者。
万贵妃为她伪造了一个身份,一个户部尚书的内侄女。后来,她名正言顺地进了宫,却没有做他的福晋,而是只是做了一个侧福晋。因为万贵妃说,太冒险,若是以后被人发现了她的身份,恐怕影响不好。她同意了。她本就不是什么太在意虚名的人,能够和喜欢的人生生世世地在一起,白头偕老,就足够了。
后来,先帝去世,老太妃本来要随先帝而去的,是太后娘娘好说歹说,才让她有了生的念头,最后去了五台山。
我静静地听完,问:“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利用那个小村庄里的人,使老太妃出面帮助我们?”
“娘娘果然蕙质兰心,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奴才点破,就能够明白。没错,虽然她现在贵为老太妃,好像凡尘琐事都不放在心上的样子,可是男不可入朝为官仍是她的一块心病。我听说,老太妃娘家有一个侄子,非常有才华,早慧,只是可惜了,注定不能光宗耀祖,默默无闻一辈子。”
“可是,若是我们就这么贸贸然地去找老太妃,会不会意图太过明显了?”
“是明显,可是谁也不敢说你什么。她们若是不甘心,只管也去找老太妃,谁有本事发动她,那才是最重要的。”
我点点头,觉得在理,又问:“陈公公怎么会知道这么多的事情呢?都说在这深宫之中,知道得越多,死的越快呢。”
“这个,就不劳烦娘娘费心了。”说完,他就转身,消失在了厚重的夜幕之中,可我总觉得他的背影格外地落寞。平心而论,陈公公长得算清俊的,只是平日里总是掩饰,导致别人总是忽略他。
第二日,我就让铃儿给小皇子吃了一种容易瞌睡的药。这种药不会对他的身体造成什么伤害,只是喜欢睡觉罢了。接着,我又让李嬷嬷从宫外请来了一位得道高僧。
高僧装模作样地施了几个法术,实际上,一切都早已安排妥当,高僧对皇上说,小皇子之所以会喜欢瞌睡,是因为后宫里女人太多,阴气太重,所以要想小皇子好起来,就必须到一个女人少的地方去住一段日子。我连忙起身,说为了小皇子的健康着想,我觉得搬到五台山去住一段时间。皇上听了,没说什么,同意了。
于是一大群人开始浩浩荡荡地上路,我抱着小皇子,坐在最中间,也是最豪华的马车里。快到五台山时,我提前派人乔装打扮好的山贼冲了出来,打劫了我们,我们几个人踉踉跄跄地赶到了五台山,最后昏倒在了台阶上。
再醒过来的时候,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婆守在我的床上照顾我。不出意外的话,她应该就是老太妃了。五台山除了老太妃和她的侍女,全是和尚,况且侍女又怎么会有如此气度。
“孩子……我的孩子呢?”我开口,声音沙哑,却透着焦急和担心,她立刻动容,端着水走了过来,说:“姑娘不必担心,小公子如今好好的,什么事情都没有。他只是累了,在隔壁的厢房里歇息着呢。有人看着他,不会有什么事的。”
我松了一口气,本来紧绷着的一个人顿时松懈下来。喝了老太妃递给我的水,躺在床上,无限安心。
“恕老身冒昧了,姑娘怎么会如此狼狈得昏倒在五台山脚下?看姑娘的衣着气度,不像是一个普通妇人,莫非是路上遭遇了什么不测?”她试探着开口。
我有些疑惑她的直白,却也没有多想,老实地回答:“实不相瞒,我的孩子生病了,一个高僧说,若是想要救这孩子的命,必须远离阴气重的地方,思来想去,觉得五台山这地方环境清幽,适合修行,便带着一行人过来了。谁知竟在半路上遇见了劫匪,那劫匪不仅抢走了我们的行李,还想着杀人灭口,还好家丁誓死护着我和孩子,我们这才逃了出来。”
“原来如此。”她点了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吱嘎”一声门开了,从外面走进来一个妇人,穿着普通,可是气度非凡,令人不敢直视。她怀里抱着一个孩子,我一看,这不就是小皇子嘛。
“孩子……我的孩子。”说着,就要下床去接过孩子,谁知才下床,就眼前一黑,险些跌倒在地,好在旁边的人扶了我一把。
此时此刻,我终于可以确定,方才照顾我的人并不是老太妃,而是老太妃身边的侍女若白,而那个抱着小皇子的才是真正的老太妃。
“姑娘,你还病着,就不必起身了。”说着,她就把孩子交到我手里。
“病着?什么病?”
“其实也不算是病,就是太累了,舟车劳顿太辛苦,导致你有些体力不支。现在不能下床,否则只会摔倒。”
我点点头,一副了然的样子。若白连忙上前向老太妃解释我的遭遇。她听了,并没有像若白那样,露出同情的神色,而且淡淡地应了一声。
“这几天,姑娘就在这里住下吧,地方简陋,还请姑娘不要嫌弃。”说完,老太妃就走了。
我深知,对待老太妃这样的人,就如同我当初想要重新进宫一样,不可操之过急,必须慢慢地来,否则只会让老太妃觉得我是有着不良居心才会留在这里的,必须要让她充分信任我。
之后几日,一直是若白在照顾我,老太妃很少出现,就算是出现,也是来看小皇子的,与我的交集并不多。我看出来了,也就没有主动同她搭话。知道有一日,她忽然主动开口,对我说明日有集市,问我愿不愿意带着孩子一同参加,老这么闷着也不好,倒不如出去走走,呼吸一些新鲜空气。
我心里自然是乐开了花,求之不得,偏偏还要装出犹豫不决的样子来,说怕集市人来人往,会把孩子弄丢。老太妃让我别担心,说到时候若白也会去,三个大人难道还看不住一个孩子吗。我觉得在理,同意了。
第二日的集市,果然是热闹非凡,但人也的确很多。我一面要看着孩子不被别人撞到,一面又要防止自己跟丢了老太妃她们。逛了大半日,她们只是看东西,什么也没有买,我只是看她们,也什么都没有买。大半日下来,还累得半死。
“远处有一个桃花庵,我与那里的主人是故交,好久没见了,今日恰好有空,不如陪我去看看她吧,也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正准备离开,她忽然来了这么一句。我自然是不好驳了她的面子,况且能够跟她有更长的时间相处,高兴还来不及呢,只是天色渐晚,小皇子怕是要着凉。出来的时候是白天,我看天气还好,就没给他多穿衣服,如今,只怕是穿少了。想了想,最后还是同意了。
开门的,是一个清秀的老妇人,她朝老太妃笑笑,迎她进屋,并没有很热络,一切都是淡淡的。老太妃呢,也是如此,并没有热情地询问她的近况,而是默默地喝茶。
“最近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呢。有吃有喝,日出日落,没什么不同的。”
老太妃显然还想再说些什么,但想了想,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继续低头吃糕点。然后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今年的桂花又开好了呢。”
“可不是嘛,又可以做桂花松子糖了呢,真好。从前小鱼儿最喜欢的就是桂花松子糖了。”
“嗯,我还记得她喜欢槐花糕。”
“可不是嘛。这两天多做些,改天给她送去。”
“嗯,你开心就好了。”
我想,这小鱼儿定然是她已经过门的女儿,不然又怎么会又惦记,又见不着呢。
“时候不早了,我也该走了。”
“嗯,慢走,我就不送了。”
“好。”
说完,老太妃就朝门外走,我有些转不过弯来,但也还是下意识地跟着她走了。
回去之后,小皇子就开始苦恼不停,好不容易把他哄睡着了,半夜竟开始发高烧。这高烧来得突然,一直不退,我担心,我着急,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请来的大夫都说是普通风寒引起的肺炎,若是撑不过今天晚上,他怕是要完了。
我吓得连哭都忘记了,这时候,五台山的一个老和尚说,在五台山,其实有一个脾气古怪的老和尚,他的医术十分高明,但是不轻易给人家看病,必须要别人三跪九叩求着他,他才会同意,否则就是没诚意,他连门都不给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