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歌放下了小锄,从土坑里取出了瓷瓶。瓷瓶是敞口的,打开塞子,手能够伸进去。絮歌一打开瓷瓶,一股腐浊的气味迎面扑来。
放置了不止一两年的功夫,爹爹,怕是早有准备。絮歌记得八岁的时候,爹爹把她叫到花园的桃花树下,笑着对她说:“絮歌,我们做个游戏,好不好?”
絮歌知道可以玩,自然忙不迭的答应了。爹爹说,你闭上眼,向前走四步,便能抓住爹爹了,絮歌高兴地蹦蹦跳跳,小脚一迈,向前走了四步:一、二、三、四。
絮歌抱住了眼前的“庞然大物”,抓到了,我抓到了!睁开眼后看见了爹爹的满脸笑意。爹爹对絮歌说:“絮歌,你抓到爹爹了,要记得,在这里抓到爹爹了。”
那时的絮歌并不在意这句话,可今天猛然想起,才觉察到:要记得,你是在这里抓住爹爹的!爹爹要她记住这句话,是为了今天么?
桃花三四处。桃花树下三四步,是这个意思吧。那时的絮歌,年龄小,步子也很小,和现在的差距很大,她凭着记忆,模仿着走了几步,虽然有些偏差,但好在后来扩大挖坑的范围之后还是找到了瓷瓶。
瓷瓶里装着一块棉布,密密麻麻的都是字,像是一封信件。絮歌打开棉布,上面写着:
吾女絮歌,父作此书,乃告之以事。汝母之桃,乃吾生平最爱,因果种种,皆为云烟,虽幼时相离,勿怪之,实为父之过。问伊归处,宫廷深深,桃夭其华。
仅仅这些字,可能因为时间过久,自己湮的满布全是。最后两句:宫廷深深,桃夭之华。之桃,是母亲的闺名,桃夭、宫廷,莫不是,娘亲现在皇宫?
如果是,一切似乎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可如果是真相,又让絮歌情何以堪?
十年的长时,娘亲从未回府半次,她的母亲,去了皇宫?真是这样,腰牌便顺理成章了,只有皇宫的人,才会有此权利。
她在坊间茶楼,听说书人闲谈,说当今皇上最宠爱桃妃娘娘,絮歌还想,还有人与她和娘亲一样,喜爱桃花呢。
现在想来,皆是讽刺,娘亲,一定是娘亲!
娘亲,怎么如此狠心?那腰牌,是她的人的吧。离开这些年,还要对冷家惨下毒手,也只有她,会对冷府的具况了解到一清二楚。
而丫鬟们谈论的询问冷府的京城人,也不是絮歌以为的昊宸,当时没细想,若是昊宸,自可大大方方的提亲,何必偷摸,也是她的人……
那翠莲,也是为她而死吧,絮歌可以想象到,那些人拼命地寻找冷家小姐,翠莲穿上絮歌的衣服,芷菡匆忙地梳上发髻,所以才会松松垮垮,翠莲,急的鞋都来不及穿。
如果不是她,那会有翠莲的枉死?如果不是絮歌和芷菡的挽留,阿四和翠莲现在快乐地在乡下生活,不会卷入这场巨变,都是她害的。
絮歌对不起他们,她的手指抠进了泥土之中,
冷絮歌已经死了。翠莲的死亡,也带走了往日的絮歌。
那些年里,除了娘亲,她没有烦恼,可经此一变,她还是她吗?
娘亲,失去的、死去的,我一定要讨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