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武当山,太和道
风雨修缘2018-10-30 07:173,193

  第二十七章武当山,太和道

  这一番变化绝对不是李承道刻意装出来的,刚才这段故事,是他的一个经历改编,可以说是半真半假。所以,每当想起这段,就悲愤交加。不过,现在的情绪已经比以前刚发生时好多了。

  那个清瘦道士,脸上的怀疑已经释然,换上了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

  而那高大威严的道士,则是一改一贯的严肃沉默,露出了一丝愤慨,一丝怜悯的混合表情。他向前走了两步,看着李承道:“孩子!别想那些了,已经过去了。贫道乃武当山,太和道,千草堂堂主楚令扬。这位乃教化堂堂主赵堪。你现在无依无靠,而我也不忍心看你自生自灭。不如,随我上山吧!”

  赵堪听到这就要带其上山,顿时觉得不可思议!这个决定实在是太草率了。这么个不明来历的孩子,万一是混进来的细作呢!急忙道:“师兄!”

  楚令扬挥手止住赵堪,道:“赵师弟!我心中有数。”

  楚令扬接着对赵堪道:“赵师弟!我观察这个孩子本性善良,又读过书,颇有大家之风。如果好好培养,想必或许可以成为一个难得的人才。”赵堪见师兄这么说,倒也不好再说什么。

  两人说着话,但在李承道和其他人眼中却充满了惊讶和羡慕。只见两人仅仅动着嘴,却听不清在说什么。他们竟然在隔空传音!

  李承道记得父亲说过,将后天内力修至后期,便可对身体的一些现象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比如,呼吸脉搏,寒暑冷热等等。这样就有了诸如闭气功、寒暑不侵的功夫。

  随着内力的继续增强和更加精纯,待修至巅峰,便可以凝语成线、以气沸水或者冻水成冰,极个别甚至还可以隔空取物,驻颜有术的。这些不仅要求内力的深厚精纯,对于内力的控制力的要求,也是极为苛刻的。

  而眼前这两位的内力,能够做到隔空传音,且不漏一丝,这绝对已达后期巅峰了,是可以肯定的。

  楚令扬看着李承道,问道:“秦狄,你可曾练过武功?”

  李承道可不想被人知道底细,但说完全不会却是不妥,于是立即摇头道:“没有,只是以前家里请来过教头,跟着学过几招把式。”

  楚令扬点点头道:“好,这样,你不要反抗。我看看你的根骨如何。”

  李承道心头一紧,楚令扬肯定会以内力查探自己的丹田经脉。那样的话,自己已经修炼武功会不会露馅啊?露馅的话,就说是练的功夫太差,没好意思承认。可是要是他说要看看自己的功法怎么办呢?

  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对于武林规矩并不明白,看别人的功法可是大忌,尤其是有地位的人,自恃身份,更不会这么做。可他不明白,还担心个没完没了的。不停在想,要是发现自己已经有内力,或是发现内力特殊怎么办呢?

  但却想不出什么妥善的应对之道,于是只能乖乖走到楚令扬面前。这一走近,身上难闻的气味便扑面而至。赵堪立即用袖子遮住鼻子,后撤了两步,而那几个年轻道士却像躲瘟神一样跑出好几步。只有楚令扬仅仅是皱皱眉,也没说什么,缓缓伸出手,搭在了李承道的左手腕上。

  很短的时间,但李承道却度日如年,生怕被拆穿。但这微微紧张的表情却让楚令扬很满意,还以为他是因为担心查探结果不好呢!

  几息的功夫后,突然双目圆睁,虽然没说什么,但眼中异彩连连,已经暴露了他的心情,绝对是相当兴奋了。不过,却没有扭头看赵勘,好像生怕被识破似的。

  楚令扬放下手,温和地道:“秦狄!你根骨条件还算可以。可愿跟随贫道,上山习武?”

  李承道心中又惊又喜。原来眼前这个武林高手根本就探查不出自己的内力啊!这是什么原因呢?看来这丹田和内力的特殊,不是一个后天武者所能探查到的啊!

  不过对于楚令扬的提议,心中当然是一百个愿意。他原本还在为浪迹江湖而苦恼,毕竟一个小孩子闯江湖,不仅危险而且太过明显,容易暴露。万一又有杀手来追杀怎么办?可是,如果能够找个地方投靠,就不一样了。俗话说得好,大树底下好乘凉嘛!只是没想到会这么顺利。

  看他一副大喜之色的样子,赵堪忍不住道:“你小子真够走运的啊!我楚师兄不仅武艺高强,而且精通医理。多少人想要追随还没有机会呢!”

  李承道立即反应过来,向楚令扬深躬一礼,道:“是!秦狄多谢楚道长收留之恩。”

  就这样,李承道跟着楚令扬、赵堪一行,前往武当山。

  刚启程时,楚令扬是想让李承道上马车的,可是马车上原本就在的孩子们都吵吵说李承道身上太臭。李承道见楚令扬就要发怒,于是立即主动说不愿坐车,嫌车厢里闷。

  这样的话,楚令扬也不好发作,赵堪又是满脸堆笑的劝解,才消了火。不过那马车上的孩子倒是被楚令扬的气势吓得够呛,一声都不敢出。不过,其中有几个嫉妒心强的孩子心里却暗暗开始记恨起李承道了。

  李承道要了一些干粮和水,狼吞虎咽吃光后便和这六个道士一起步行了。

  在路上,经过聊天,也逐渐的彼此了解着。武当山,大大小小的门派有很多,太和道是其中最大的门派,而千草堂和教化堂是门内两个重要的部分。千草堂,专司医药,炼丹;而教化堂则负责教导门内年轻弟子习武,以及传播道义。

  那四个年轻弟子都是赵堪的弟子,其中前两个较为受宠,后两个相对差一些。也许你可能好奇,为什么不那么待见的两个弟子,还要带出来呢?而这才是赵堪的高明之处啊!

  一能显出他的胸怀,不任人唯亲,一视同仁;

  二能鼓励那些其他不那么亲近的弟子,发愤图强,或者更加孝敬他这个师父,因为事实摆在眼前,谁都有机会;

  三是比较实际的理由,一行人总要有个干苦力,跑腿的。

  就这样,那两个弟子出来前还很兴奋,觉得师父终于重视自己了。但走了这一趟才认识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原来怎么样,现在依然怎么样。对两位的堂主的话言听计从倒不算什么,却还要受走在马车前面的那两位师兄弟欺负。师父又不给撑腰,人脉没有人家广,就连打也是打不过的。

  因为师父喜欢的弟子,平时总会多指点两句。时间长了,积累在一起,便显出差距了。于是,就只好盼着此行早点结束了。

  而此次出行也实在是偶然。赵堪的俗家位于在河南南阳附近的一个小镇。前些时日家乡来信,说家中子弟想要入山学艺,而赵勘又正好多年没有回家探视,于是就带了四个年轻弟子,趁这个机会回去看看,顺便将想要入山的家族子弟接来。而楚令扬静极思动,又是赵勘的多年好友,就跟着出来走动走动。

  唐朝有十分的尊崇道教,因为李渊自称是道家学派始祖老子的后人。而太和道乃武当山最大的道观,影响力非凡。这次同时两位道行高深的道长来到村中,自然引起了巨大的震撼效果。

  于是,十里八乡谁家里有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就都争先恐后的送来。楚令扬和赵勘也没想到反响这样热烈,着实措手不及。楚令扬即是因为心烦,也是因为在人家家门口不方便,于是干脆甩手不管,把赵勘忙得一溜十三招,经过仔细挑选,最终留下了十二个孩子,答应带进山门,考核一段时间后,再行决定是否正式留下。当然,其中几个孩子的父亲都是都头有脸的富商豪绅,赵堪从中也少不了得些孝敬钱。

  众人走了两个多时辰,将近黄昏时,才看到一个不小的村子。赵堪瞟了一眼,道:“这里已经离武当山很近了,今晚就在这个村子借宿一宿吧,明日午时之前应该就能。师兄,你意下如何?”他考虑得也是有道理的,现在已经接近了武当山山脚。不过,望山跑死马,何况太和道的山门又在几处高峰上,距离山脚还有不小的距离。而此时天色渐黑,上山走夜路,又带着那么多孩子,总是不好的。

  楚令扬却觉得,虽说村子里一般都会非常欢迎他们这些道门之人前往,但因为他性格喜静,不想去应付那些人,于是便摇头道:“还是赶快赶路吧!今天已经六月初九,比预想回来得要迟了很多天了。叫这些孩子在中间走,我们前后看紧一些,应该不会有事的。”

  不过,李承道听到楚令扬的话,心里却疑惑起来,算起来今天应该是六月初八啊!怎么会是初九呢?按照自己出逃,山中遇到刺杀,以及进入秦皇墓藏获得奇遇的时间,经过仔细一算,确实是少了一天。这是怎么回事呢?

  给读者的话:

  谢谢大伙的支持!如果您有时间的话,麻烦您收个藏,推个荐,打个分呗!

继续阅读:第二十八章 孩子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剑耀八荒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