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四:数其罪,如剑三寸舌
“那好!我这便历数陛下的罪状,陛下可要耐心听。若我说的对,还望陛下向天下发布罪己诏才是!”李承道胸有成竹地道。
“朕答应你!若你所言属实非虚,朕便向天下下诏罪己!”
“那就请陛下听好了!”
李承道郑重地整理了一下仪容,慢慢地道:“第一,陛下不具仁慈之德!武德五年,当时陛下为秦王,率军征讨刘黑闼。陛下不顾黎民百姓的生死安危,执意掘河败敌。而后又纵兵行凶,肆意杀戮,抢虏敌军妻女。陛下不会否认吧?”
“掘开河堤,亦非我愿,实是无奈之举!当时唯有牺牲掉那么一小部分人,才能得到最大的胜利。至于兵士行凶,只是一时约束不够而已。”
李承道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哭,为何到哪都是那一套“牺牲少数人,维护多数人”的论调呢?他激扬地道:“李家自称是老子的后人,若真是如此,那就当真是给老子抹黑了。老子曾教导人们,没有人是应该被舍弃的,作为君主,应该善待每一个百姓,就像母亲对待孩子一样。可你却残忍地让无数百姓葬身于滚滚洪水之中。也许你会觉得这只是以微小的损失换回了巨大的胜利,但我要告诉你,这样做只会失去更多。因为你让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失去了凝聚力,向心力,并且形成了背叛的惯性。人们在面对灾难和困苦时,将不会再考虑同甘共苦,同舟共济,他们只会考虑如何保住私利,只会考虑为了私利而彼此背叛,只会考虑让所谓的多数人利益能够使私利实现最大化,而同胞的生死存亡将变得一文不值,只能是用作交换私利的筹码。人之所以区别禽兽,就是因为他们有为人的道德尊严。而你所做的,却是不拿别人当人看。如此一来,在千百年以后,将没有再爱自己的国家,没有人再爱自己的民族。到那时,这个国家、民资即使没有灭亡,也必将失去继续存在的价值,因为他们已经不配为人!而你!就是不可饶恕的千!古!罪!人!”
李承道一字一顿的慷慨陈词,令整个大殿静下来,令所有人都低下了头。少数正直饱学之士陷入了沉思,脸上写满了忧虑;众多权臣们却是忙于观察皇帝和高官的脸色;只有众多武将们表现得有些心痛,因为他们是从沙场上经历生死的人,所以他们懂得一个道理。
一支只知道保全自身的军队绝对都是软骨头,是那种一触即溃的垃圾军队。而那些真正有战斗力的铁军,一定是一支对战友不离不弃,能做到生死与共的队伍。他们甚至可以为了救一个人而牺牲更多的人。也许你会觉得这样会损失更大,会得不偿失,会不值得。但我可以告诉你是值得的,其实他们得到了更多。因为他们拥有了一种精神,一种打不烂、摔不断的军魂,是可以一代代继承下去,发扬光大的光荣传统,一颗永不熄灭的火种。
李承道不屑地看了李世民一眼,继续道:“至于你对部下所谓的约束不够,只能说明你作为统帅的不称职罢了。因为你根本没把敌军和敌军治下的百姓当做自己的臣民。对于你来说,那都是异己,都该被铲除罢了。而李建成之所以能兵不血刃地平定叛乱,那是因为他真心将所有的百姓,甚至是敌军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那些人的叛乱,不过是做错了事而已。所以,我说陛下不具仁慈之德!”
李承道看着李世民渐渐变得铁青的脸,接着道:“第二,陛下量小器窄!昔先古明君,纳谏必是虚心接受,绕是不能,也不会想要杀掉谏官,而陛下却数次因怒而动了杀心。单是对魏征,陛下就已经几次想要杀之了。只是有碍于你自己的名声和不利于长久统治才肯作罢。”
“第三,陛下漠视法度!对子女的宠爱,经常逾越礼制。推行仁政,君主就必须要作为表率去严格遵守法度,而陛下你却总是凌驾于其之上。汉文帝,提倡勤俭节约,而他自己便可称为典范。他在位二十三年,车辇仪仗没有进行过添置,宫殿破损漏雨,它首先想到的是会不会有百姓居无定所,遭到风吹雨淋。他作为一个君主,住着简朴的宫殿,用着陈旧的车辇,吃着普通的饭食,谦卑地对待贤能之人,全心全意地以万民之福祉为己任。相比较而言,陛下你哪一点能和汉文帝相当呢?”
“以上三点只是小疾,而陛下最重要的污点,便是弑兄逼宫,篡权夺位!”
“住口!你竟敢在此胡言乱语!”李世民怒喝着噌地站起身来,前三点已经是他不能忍受的了,而那第四点更是他的逆鳞。
群臣也都是大惊失色,也跟着全都站起身来,各武将和羽林军士全都摩拳擦掌,只待皇帝之命。
愤怒的李世民和淡定的李承道对视着。过了足有三息的时间,李承道不屑地开口道:“陛下被我说到痛处,恼羞成怒了?”
李世民看着满朝文武,心道:此子敢口出狂言,必是有恃无恐,恐怕朝中仍有不少李建成的余孽。若是直接将他拉出去处死,必将落人口舌。真不知长孙无忌怎么会将他引荐入宫!不,长孙无忌绝对可靠,必是被他利用。想不到,此子岁数不大,心计倒是挺深的,想要挑拨君臣的信任啊!
他缓了缓道:“哼!李建成昏庸无道,阴险好色,如何能堪大任?朕取而代之,乃受天命,当之无愧!”
听他所言,李承道竟哈哈大笑:“哈哈!荒谬!隋大业十三年,太上皇自晋阳(现山西太原)起兵,李建成经营后方,不仅为前方提供钱粮兵马,还将晋阳一带治理得井井有条。从晋阳的人口增长和百姓的生活明显优于其他地区就能明了。后来李建成领兵出征,立下无数战功。只怕陛下你的战功里面,有一半以上是用史官之笔从李建成那划来的吧?天下初定,李建成辅佐太上皇,修订律法,整顿吏治,招揽人才,制定均田薄赋的办法来使民间休养生息。试问,究竟谁才是昏庸呢?”
李承道不顾李世民的怒色,继续道:“陛下征讨刘黑闼,损兵折将,甚至燕郡王罗艺之子,罗成也在此役阵亡。你为了打败敌军,更是掘开河水,使百姓死伤惨重,流离失所。你纵兵行凶,乃是不义之师,使得民怨四起。饶是如此,仍叫刘黑闼逃掉。而李建成前去征讨,却能兵不血刃,不废一兵一卒,便将刘黑闼擒杀。李建成广收人才,礼贤下士,深受百官爱戴。而陛下继位之后,却大批能人贤士辞官回家。试问,这究竟谁才是无道呢?”
“李建成一向洁身自好,从无劣迹。齐王元吉有个宠妃,名为杨珪媚,是曾以色艺双绝享誉京城的清官名妓。陛下你在杀死李元吉之后,竟将杨氏掳去,用于淫乐。试问,究竟谁才是好色之徒呢?”
“李元吉生性憨直,和你这工于心计的人不愿同流合污,所以便与宅心仁厚、仁义孝悌的李建成交往甚密。李元吉虽只是一介武夫,但早已看穿你有不臣之心,不会甘于只做秦王。他数次想要杀你,但都被重视亲情的李建成所阻止。而你却作出此等禽兽不如之事。试问,究竟谁才是阴险毒辣之人呢?”
看着咬牙切齿的李世民,李承道笑了笑:“但国家兴旺,匹夫有责。尽管陛下如此不堪,可在下仍对一个职位感兴趣,想要为大唐江山尽一份绵力。”
李世民额头青筋突起,眼光冷冽,显然已是杀心大起,便道:“事到如今,你竟然还敢说想要为国效力?却不知你看中哪个职位了啊?”
李承道对他的杀意很不在乎,道:“太子太傅!陛下已然无可救药,可大唐的未来或许还要寄希望在太子或是其他皇子身上。”然后他转向一侧,那里是被羽林军护在身后的三个小男孩,李世民最喜爱的三个儿子:十三岁的长子李承乾、三子李恪,十二岁的四子李泰。
李承道朗声道:“太子承乾!蜀王恪!越王泰!你们听着!若我是太子太傅,无论你们谁做太子,我要教给你们的都是一句话,兄弟之间,一定要互敬互爱,一定要兄友弟恭,千万不要学你们的父亲,否则就成了一个卑鄙无耻的畜生!”
“放肆!左右!将此狂徒给我拿下!”李世民怒喝着,就算他控制情绪的能力再强,此时也是忍无可忍。
秦琼手执双锏,但并没有妄动,只是凝重地盯着在殿中央淡笑的李承道。
尉迟恭立即领命:“敬德遵旨!”他刚抽出单鞭,身后的尉迟保璋就已经蹿出:“何须爹亲自出手?就交给孩儿吧!”
尉迟恭一想也是,还是让儿子露把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