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五年
风雨修缘2018-11-01 07:153,207

  第五十一章五年

  李承道被震退了三尺,而石寅则受内力劣势的影响,滑退了足有五尺之远。众人看到无不感到惊异。

  石寅喉头微动,艰难地做了一个吞咽的动作,然后脸上却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脸。他将剑入鞘,抱拳道:“秦小弟果然好剑法,石寅佩服,甘拜下风!”周围又是一阵哗然。

  李承道心里清楚,若是比剑法,他根本没有半点优势。即使都达到了人剑合一,但自己是刚刚有所悟,顶多不过是平手而已。刚才两人剑势所向,都避无可避,才捡了个便宜。

  李承道见他如此坦荡,心中大生好感,便回以温和的笑容,抱拳道:“石兄过奖了!我们的剑法,平手而已。有机会,还要向石兄多请教。”

  石寅道:“呵呵!好说,好说。我也希望多交流呢!今天吃也吃够了,剑也比够了。秦小兄弟,我就先告辞了。”又向蒋博陵等人告辞之后,一点也不理会众人的异样眼光,便向村内唯一的驿馆走去。

  李承道觉得继续留在这没什么意思,向魏霜霜、卓云、沈村长,还有沧浪剑派的蒋博陵等人告辞后,就也离开了议事大院。

  这两个少年走后,院子立刻热闹了起来,众人不停地恭维着蒋博陵等人。当着沧浪派的人面,他们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对魏霜霜示好。

  就这样,一场聚会在众人的各怀心事中结束了。

  李承道和石寅一样,各自回到住处,总结起各自的收获。

  李承道在房中,执剑而立再次进入了那种人剑合一的状态。当此时的他,再度使出《周公剑》中复杂的五招时,已经自如得多了。不仅转化上,毫无迟滞,就连每招的威力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那招“巨浪滔天”,全力之下,眨眼间便可挥出八次。可见,这部剑法,的确是难得一见的珍贵之物。

  不过,他心中却也感慨。那周立,虽然可称得上一流高手,但剑法的境界却绝对没有达到“人剑合一”,否则又怎么会在猝不及防之下,被两人暗算,一身功夫都没发挥就窝囊地死去呢?

  哎?人剑合一,既然剑是手臂的一部分,那剑法是否可以和拳法相结合呢?这个想法的确大胆,就连他自己都被自己吓一跳。

  不对!错了!自己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就算结合在了一起,又能如何呢?即使有再繁多的剑法、剑技,又能如何?内功的修为,境界的高低,才是根本啊!只要自己的修为境界足够,再高明的武技还不是信手拈来?

  想到这,李承道立即端坐于榻上,按照元阳筑基法,打熬起内功来。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因为李承道的关系,蒋博陵误以为太和道要插手汉江流域的事宜,于是为了避免沧浪派在民众之中的威望下降,也是为了锻炼门下弟子,便对于各村的困境非常上心。

  沧浪派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在青江村设立了堂口,将一些门内长老和大量年轻弟子派驻于此,并经常轮换,专门打击那些匪盗。

  沧浪剑派到来之后,尽管在数次冲突中,将草寇匪盗剿杀了一些,但谁都看得出来,真正的匪首巨寇仍旧逍遥,对于这一地区的情势影响不大。

  而随着事态的发展,其中的原因也渐渐被人们所知。原来是江湖上流传着一个传说,在大巴山山脉东麓,两件绝世神兵现世,一把“镇山剑”,一只“翻江鞭”,俱是难得一见。谁若能囊括这两件神兵,便可一统江湖。

  于是,各地小道消息灵通的绿林英豪,便齐聚大巴山东麓。沈村长以为只是当地出现的问题,而实际上,在武当山周围近千里的莽莽山林,新近成立的山寨贼窝,不计其数。

  可不曾想到的是,对于沧浪派介入青江村一带地区,很多绿林草莽,都以为这一带很可能会是两件神兵出现的地方,便迅速向这一带的山林聚拢。

  随着矛盾的升级,越来越多的大小门派都在青河村设立堂口或者分舵,无不抱着一飞冲天的美好愿望加入其中。如:丐帮、青城派、蜀中唐门、冀北铁刀门、江浙东海剑派、闽南海沙派等大量二流门派,此外,还有西域的摩罗教和天山派。就这样,青河村俨然成了各方势力角逐的中心。

  不过六大门派,却始终不曾参与。不知是因为自持身份不屑于此,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始终都是武林二流门派的舞台。

  虽说一流还是二流,在大唐天下,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但是对民众心中的声名,却影响巨大。

  也正因为如此,反倒促进了青河村人口、经济的快速发展。短短半年功夫,人口就已经突破了三千人。而青河村本就是大村,借此机会便正式更名为青河镇。

  随着青河镇的声名远播,李承道和石寅的少年英雄对战也渐渐跟着传播开来,并最终传到了太和道。

  洪浪和赵红绫得知他还活着时,大喜过望,马上悄悄动身来到青河镇寻他。可是,李承道却不想回去,告诉他们暂时只想留在小镇里,生活一阵,过两年田园生活再行回山。

  洪浪和赵红绫执拗不过,在得到过两年必然回山和不会荒废武艺的保证之后,才离开青河镇。

  在这一时期,江湖上还流传出另一个匪夷所思的传言:长安东南百里外的骊山附近,来自六大派的众多高手,围攻数名神秘的绝世强者。这些神秘强者虽然人数稀少,但武力更强,六大派高手根本无法力敌。在这危机时刻,妙真道和逍遥派的高手赶到,成功围困了那些神秘强者。

  就在妙真道和逍遥派要全力进攻时,大唐传奇名将李靖,率领十万大军赶来,将所有高手团团围住。结果,两个隐世门派和六大派的高手,都被李靖劝返,而那些神秘强者则被驱逐。

  毕竟一支十万人的大军,可不是二十几个高手能够对抗的。不过,令人想不懂的是,这支大军并没有随后撤离,而是驻扎在这方圆百里的山中,不许任何山民猎户进入。随后李靖被立即调回,由尉迟恭前来接任。

  虽然事态局势扑朔迷离,可李承道对此却不在意,每天只是修炼内功,练习剑法。偶尔还会与石寅一起偷偷地探讨和切磋,互相增益。有时,他还会向吕心劫请教一些低级阵法的知识,可能这是读书人的一种博学心理吧!

  不过,对于这些留言,李承道心里还是有考虑的。六大门派的事情,他在武当山时就已经听说了。根据有限的信息,他还是可以推断出,事情的关键指向应该就是无极剑宗和天元宗的那些人。

  他并不担心,因为这些人是进不去秦皇墓藏的。而那些人若是硬闯八卦诛仙阵,李承道就更不担心了,那就是自寻死路。

  至于那两把传说中的神兵,却让李承道心里有些犯嘀咕,不会是自己当初丢在山里的叶明友和司空途的兵器吧?这也太造化弄人了!

  不过,这些都只能在心里想,或是和吕心劫说,却不能露给外人一句。哪怕是魏霜霜也不行。

  一晃,五年过去了,到了公元631年的春天。此时的大唐天子已不是李渊,而是李世民。早在玄武门之变后的两个月,李世民便登基为帝,改元贞观,庙号太宗。

  卯时刚过,天地间沐浴在柔和却略显昏暗的晨光中。清爽和煦的春风,抚过山间的小湖。原本像镜子一样平静明亮的湖面,泛起了层层的涟漪。

  湖边的树林中,一个稚气未脱,身穿粗麻布衣服,剑眉星眸、鼻挺肤白的英俊少年,闭合着双眼,平举一把普通的长剑,默默地站立着。他好像已经忘记了时间,就只是那样站着。

  微风吹过,吹来了清晨的凉爽,也吹落了很多片树叶。其中一片树叶,飘飘荡荡,正巧落在了剑身上。

  那轻若无物的树叶刚刚接触到长剑,李承道便手腕一抖,树叶立刻被整齐地切成两半。

  少年睁开了清澈明亮的双眼,一跃而起,连续数脚,踢中周围几棵大树的树干,顿时,在‘哗哗’声中,纷纷扬扬落下无数片树叶。

  少年丢下长剑,‘唰’的一声抽出背负短剑,在空中快似闪电,又好像慢如罗烟地挥舞一圈,随后执剑而立,眉头微皱。

  这个少年正是李承道,他并没有如约在两年内返回武当山,而是一直在这田园山林过着隐居似的生活。虽然洪浪曾偷偷来看过他,也是为了让他回去。但是他却以留恋田园为由而一拖再拖。

  而事实上,他是有自己的考虑的。他觉得,在太和道内,局限还是太大,何况还有一些看自己不顺眼的人存在。想要不受局限,不被欺负,就要变强。所以,只有尽快成为受万人敬仰的先天强者,才能扬眉吐气地返回太和道。

  他今年十五岁了,已经五尺八寸(一米七四)高了。

  给读者的话:

  求收藏啊!朋友们啊!收个藏呗!

继续阅读:第五十二章 春色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剑耀八荒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