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咆哮会场
风雨修缘2018-11-01 07:163,152

  第八十八章咆哮会场

  广场上的秩序好得很,没有喧哗,没有吵闹。虽说穿戴各式各样,有的是粗布麻衣的工匠农民;有的是丝绸锦缎的地主官绅。不过他们相同的是,都坐得整整齐齐,连讲话都是掩住口小声的嘀咕。

  广场正前方,讲台之上挂起两张拼接而成的白纸,上面分别写着“君”、“子”。看来讲题是君子之道,意在教导民众明事理,知大义。一个学究模样的老道,正在口若悬河地讲解着君子之道义。在讲台两侧还坐着两排,八位年龄不等的道士,俱是面色平静,仪表堂堂。

  李承道心里暗笑,以前读圣贤书,都是请的知名大儒,还从未有过听道门讲解君子之义呢!本着好奇心,他拉着小金就步入了聆听宣讲的广场。看门的年轻道士看他俩衣着体面,都以为是慕名前来的官宦子弟,就没有询问。

  李承道两人站在所有坐着小板凳的民众身后,显得很突兀,不过却没有人注意到他。因为所有人都在听那个老道士讲着,做人应当乐于助人,助人者自得其乐,不应该获得回报,即使是美名,也不应该觊觎。

  即使是损失了个人的利益,那也是个人道德的高尚体现。若是收下了谢礼,那便是道德的不完善,会被人所不齿。助人当不留其名,不图以报。否则便有沽名钓誉之意,趁火打劫之嫌。

  在场的民众或是点头,或是沉思,很明显都深以为然。可李承道的脸色却越来越阴沉,越来越难看。终于他无法忍耐,大喝一声:“给我住口!简直是一派胡言!”虽没有刻意以真气御之,但声音却洪亮至极,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却又不觉得刺耳。可见他对声音的控制还是很精细的。

  台上的老道顿时愣在当场,台侧坐着八位道士也是颇感意外。场内的上千民众,更是齐刷刷地回头看向李承道,这上千只眼睛里,有惊讶,有不解,有怨愤。

  这上千双眼睛注视所带来的压力,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坦然处之的。不过这两位却是例外。小金一向是无所畏惧的直性子,而且修为又高,自然不会在意这些。而李承道小的时候便早已经历了更大的阵势,比如祭天、祭祖、巡游等,所以眼下就更不在话下。

  李承道不急不缓向台前走去,小金居后半个身位跟着他。李承道留意到这个细节,不由得对小金的外粗里细、懂得大体颇为满意。

  然而此时,小金心里却想着:唉!那个老头讲什么了?我一句都没听懂。承道哥哥却生哪门子气啊?算了,不管了。他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吧!我还是退后一点吧,省得他们要是打起来,我挡在中间就不好了。

  老道回过神来,不禁非常气恼,看到李承道和小金两人一副富贵公子千金的模样,恨得牙根就更痒了。他怒斥道:“你这无知小儿,知道这里是何地方?竟敢在此造次?来人啊!”

  这时,那八位道士中的一位四十来岁,看起来相貌非凡的中年道士马上站出来道:“等一下!”然后对那个老道作了一个揖,道:“孟师叔!还请息怒。此子乃是我千草堂的弟子。近日刚刚入山,不动规矩,以致冲撞了孟师叔。孟师叔您大人有大量,还望海涵,不要和他一般见识。”

  孟老道听他说的句句生花,在场又有上千各界民众,确实不好动怒。便怒哼一声,一甩大袖,扭过头去。

  李承道已经行至台前两丈处停下。那个中年道士对李承道半怒半怨地道:“秦师侄!我名叫王秀成,你就叫我王师叔吧!昨日内堂大厅,我也在场。你不认得我,我却认得你。”

  王秀成伸手比了一下孟老道,又说道:“这位是教化堂的孟师叔,你还得叫一声师叔公呢!他老人家可是道学、儒学的大家,更是儒家圣人孟子的后人。今日宣讲君子之义,此乃本门之大事。切不可胡闹!”

  “儒学大家?当今天下的大儒,我倒是听闻过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这一位嘛!倒是不曾听过。”李承道嬉笑道。

  孟老道一听,顿时火起,道:“王师侄!你方才叫这小子为师侄?他是谁的徒弟?”台下上千人在看着热闹,若是自己如此被人羞辱还不发火,岂不叫人小看了去?

  王秀成有些哭丧着脸,道:“是楚师兄的!”

  “是楚令扬的?他何时收了这么个徒弟?你可不要偏袒他。若是让我知道了你所言不实,我定叫你好看!”王秀成连连说着不敢。

  孟老道越想越气,心道正好今天人多,那就在此立立威,免得被这些小娃娃都忘记了本道爷的英雄事迹了。他转而向台下的一些年轻道士讯问起何人认得李承道。

  李承道不理会他们俩,而是自顾自的向讲台侧面走去,在众人不解的眼光中,一步步地沿着讲台侧面的台阶走了上来,与孟老道平行站在了对面。小金按照他的吩咐,只是在台侧下面站着。

  王秀成脸上快要抽在一起,全然没了刚才的仪表堂堂。而台上有个三十来岁的,长相很是坚毅的瘦削中年道士,还有民众之中的几个有识之士却都暗暗点头,都对李承道小小年纪,却能在上千人的注视和孟师叔的呵斥下,依然保持着淡定和从容,实在不简单。

  台侧稍远处,一众年轻弟子里,吴福德也在里面。他附在一个身高近六尺,方头阔耳的青年耳边嘀咕了两句。那个青年一惊,随即得意一笑,在李承道刚刚站定时,就飞快地跑了出去,大叫道:“孟师叔公!我知道这小子是谁。”

  孟老道听到喊声,大为高兴,高声道:“是希鹏啊!你来对大伙说说,这个有违君子之义的小子,到底是什么人。”

  李承道却是一笑,真巧,竟是王希鹏。

  只见王希鹏作了个团揖,高声道:“此人名叫秦狄。在五年前,因家族之变,流落深山,是我师父赵堪,赵堂主看他可怜,才收留了他。可没想到,他竟然忘恩负义,顽劣不堪。第二天就因殴打同门,被罚至千草堂做了一个采药童。可他不知悔改,竟然趁一次采药外出,逃跑了。今日,不知何故,竟然又回到这里,还大放厥词,扰乱秩序。实在该重重治罪!”

  很多道士和民众都在交头接耳,议论着李承道的种种不是,仿佛他已经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了。

  李承道看着王希鹏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还有孟老道的点头赞许,笑着摇了摇头。不过心里倒是对这王希鹏高看了几分,脑筋进步了很多。

  他觉得差不多该是自己说话了。可刚想喝一声,要现场肃静,身后便传来了一声大喝:“都给我肃静!”声似洪钟,滚滚而去。广场上立刻安静了下来。

  原是那位三十多岁的,面相坚毅的道士。他走上前来,对众人道:“诸位!既然这个叫王希鹏的已经说完了,是不是该轮到这个叫秦狄的说话了?”

  “柳师叔!这小子品性极差,影响十分恶劣,他还有什么可说的?还是叫人将他拿下送交道律堂吧!”王希鹏马上回道。周围不少年轻道士和民众都跟着说是。

  柳姓道士斜瞥了他一眼,道:“我做事,还要你来教吗?”

  王希鹏身体一颤,忙道:“柳师叔说笑了,希鹏不敢。”

  “你且退下。”然后又道:“孟师兄!这王希鹏的话信不得。我早就听说过,五年前,千草堂秦狄和洪浪等人前去采药,却遇到狼群袭击。幸而秦狄舍生取义,独自一人引走狼群,其他人才得以幸免。不过张阖甚至还为此付出一条手臂的代价。这是很多人都知晓的。可这王希鹏如此颠倒黑白,却是居心叵测了。”

  “哦?居然还有这么一回事!我竟然从未听说过。”

  “呵呵!孟师兄一心专研学问,不理这些俗物,却也是正常。只是,我太和道一向处事公允,何不给秦狄一个说话的机会。是非曲直,自在人心。”

  “嗯!那就让他说吧!”

  柳姓道士对李承道说道:“秦狄!我乃理经堂,柳文德。你可以叫我柳师叔。其实早在五年前,我便已听说过你。对当时年幼的你,很是钦佩。倒不是你力战群狼的武艺,而是引走狼群的侠义之心。当时以为你已遭遇不测,还很是为你惋惜。所幸你安然无恙,又回到了太和道。我太和道能得一少年英豪,实在是可喜可贺啊!毕竟现在这年头,搬弄是非者多,行侠仗义者少啊!好了!你说吧!你因何而咆哮会场?到底是何原由?”

  很多道士和民众,一听柳文德的话,又转过来不停地赞叹起李承道。当然,也有不知如何判断,因而闭口不言的。

  李承道心里暗赞柳文德,不过他仍是面色平静,对柳文德抱拳行礼道:“多谢仗义直言!”

继续阅读:第八十九章 君子之争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剑耀八荒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