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宫的路上,秦未央已经来来回回将无字天书翻看好几次了,可仍然是一无所获。
难道是秦怀义骗自己的?
不,不应该。
他一直把这本书带在身上,如果不是随身携带,他不可能拿得出来。也只有明珠夫人留下的东西,才能让秦怀义这样不肯释手,也只有这本带着秘密的无字天书,才能吸引秦怀义试图窥探和破解无字天书。
她也怀疑过这本无字天书是不是用了一些特殊的染剂写了字,没有再处理的话是看不出任何字的。
这种隐形墨水,其实只是应用了酸碱中和的化学原理,秦未央在实验时也曾做过。
可她尝试了一下,无论用酸性还是碱性的溶液,都不能使其发生变化。
除了酸碱中和之外,还有沉淀反应、错离子型、氧化还原以及催化反应,可是秦未央不能一一尝试了,如果尝试下来出现问题,那么无字天书的秘密,就真的只能成为秘密了。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秦府的安危,秦怀义和秦天保全都打入天牢了,而秦天佑也替父受罪,在所有人眼里看来,秦府已经日落西山,闻风而动,谁都会来踩一脚、推一把。
那么在秦府操持家业的周姨娘,也必定好不到哪里去。
秦未央必须尽快赶回宫中,为秦府查找证据,使其尽快脱罪。
这么一来一去,等秦未央回到宫中时,已经是傍晚时分。
秦未央和秦天佑出面救治皇帝和秦天保涉嫌谋害、秦怀义徇私舞弊一事也传遍了皇宫上下,连太上皇都被惊动。
秦未央一进宫,就被请到太上皇的金殿,还没被引进去,在门口就能听到太上皇的问责,“你们瞒得真是连一丝风声都没有露出来啊……”
“太上皇息怒,皇帝这毒来得突然,怎敢让太上皇知道……”这是太后的声音,听上去有些憔悴无力,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刚刚虎口逃生,又被丈夫无故问责,应该是又委屈又心酸吧?
“所幸未央医术高明,和秦太医之子查验出是何毒,否则……”太上皇没有继续说下去,那个后果是他无法承担的。亲眼看着儿子死在自己前头,有几个人能接受呢?
即使他是高高在上的太上皇,也始终是个父亲。
太后听太上皇提起秦太医就生气,有些怒道:“太上皇,秦太医可是私纵长子秦天保入职太医院啊!这秦天保还涉嫌谋害皇帝!即使宁王妃和秦天佑救治有功,也不能抵消秦怀义和秦天保的大罪!”
太后显然是被气得不轻,字字句句都在提醒太上皇不可轻饶!
太上皇却顿了顿,道:“功过相抵,本就是理所应当。再说,赏罚要分明,未央和秦天佑该赏,而秦怀义和秦天保都被你打入天牢听候发落、待查罪名,秦天佑也为父受过,此事不宜再深究。”
“可……”太后还想说,却不知道怎么噎住了,半晌没有下文。
秦未央停在原地,并不想走进去。好像走进去了,她就再也走不出来了似的。
一旁的公公悄声提醒:“宁王妃?您该进去了……”
好吧,既然避不开、逃不过,那也只能面对了。
“儿臣拜见父皇、太后娘娘……母妃……”一进去,没料到如太妃竟然也在场,秦未央愣了愣,才下跪行了礼。
“起身吧,你也辛苦了,坐着。”太上皇还是一如既往地和蔼,让她平身落座。
不过,秦未央还是在思考,如太妃怎么会来?
难道是看自己一直没有回宁王府,所以入宫来的?
这个念头一起,秦未央立刻暗骂自己想多了。如太妃从秦未央进殿,就没给过她一个正眼,秦未央却还在这里把如太妃的形象想象得伟光正。
如太妃即使再怎么好心,也不至于为自己这个并不讨她喜欢的儿媳妇进宫一趟吧?
不过呢,如太妃进宫,只怕是听说了秦府的骤变,特地来告诉太上皇这些事情的吧?
否则,太后瞒得滴水不漏,又怎么会走漏消息,让太上皇知道呢?想必是如太妃做了耳报神,也说了什么话让太上皇觉得秦府是无罪的。
“未央,你娘家的事情,你怎么想?”
太上皇也不来虚的,直接问她的看法。
秦未央知道,这件事影响重大,更涉及到了皇室的丑闻,太上皇不会轻易下定论的,更不会轻易将结果公布天下。
不管秦府涉事人员有没有罪,为保皇室的美名,秦天保和秦怀义,日后的言论和行动自由算是没了。
秦未央也是一早就想透了这个问题,所以才会答应救秦怀义一命,但换来的是要他这一辈子都待在天牢里面壁思过。
可以说是秦未央惩罚他,换个角度说,也可以说是秦未央在暗中保护他。皇帝中毒一事事关重大,不管是太上皇还是太后,都不会让知情的人出去乱说的。与其要遭受皇室一辈子的监视和怀疑,不如主动提出圈禁!
唉,秦未央到最后,终究没能狠下心来让秦怀义自食恶果。
秦未央郑重其事地又起身,走到金殿正中跪下,请求道:“启禀父皇,儿臣不敢有任何想法。但是儿臣请求父皇能够饶恕臣妾的父亲,他已有年纪,这些年来也为大周医学尽过绵力。再者,臣妾大哥是否真的涉嫌毒害陛下还是未知之数,二哥也为父亲领罪受罚了。还请父皇念在臣妾父亲过往的功劳,宽赦他现今犯下的徇私罪名!”
且不说秦未央言辞恳切,令太上皇都动容了。单说她所提到的话,就足以令太上皇心软了。毕竟,秦怀义也是有功劳的,即使犯了错,也不是什么杀头灭门的大错。
更何况,秦天保是否真的下毒也没有查清楚,秦怀义除了让儿子走了个后门之外,的确是没有什么过错的。
太后当然是不肯,也站起身来阻拦道:“太上皇,您也说了赏罚分明,功过相抵,可区区小功怎么敌得过大错呢!更何况,功就是功,过就是过,绝不能因为有功就赦免了他的过错呀!”
秦未央知道太后一定会出面阻止,她忽地看向如太妃,可如太妃仍然端坐着,一副无动于衷、袖手旁观的样子。奇怪了,一贯与太后不睦,可竟然在这种时候都没有开口去呛太后。真是怪哉!
再一转眼,太上皇的表情很是为难,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
秦未央有些紧张,倒不是担心太上皇不肯答应,而是她也想看看,这个太上皇究竟会选择做一个人人称赞到挑不出错的明君呢,还是做一个为儿女不惜毁掉一世英名的父亲。
不管他怎么做,秦未央都是打心底里敬佩他的。
秦未央很清楚,太上皇是一个克己复礼的人,不管对人对事,都表现出了一种极端的克制。而这样的人,却也总有破例。只是,不知道太上皇的破例,是不是为了皇帝……
不过,太后说的也对,人不能因为拿功劳和过错相抵消,可是这世道,从来都是这样啊。一辈子的好人做错一件事那这个好人的好就全都没了,一辈子的恶人做了一件好事,这个恶人一辈子的恶也消失了。
即使秦未央不愿意拿功过相抵的话来说,因为这句话本身就是不对不正确的。可一码事归一码事,秦怀义的错,的确没有到必须偿命的地步。
太上皇毕竟也是皇帝的父亲,跟太后的爱子之情是一样的,他不能忽视太后的请求,但是,他也要做到公平,不能因为他是皇帝的父亲就这样冲动定罪!
“儿臣请父皇宽赦父亲并不是想学父亲徇私,而是想请父皇免去死罪和流刑,虽说不获死罪,但活罪,父亲也是应该身受的。”
秦未央顿了一下,看了看三人的表情,才又道:“父亲已经有了年纪,在太医院做院首更是有十多个年头。虽然他的医术是太医院数一数二的,可是多年来都没有进益,连陛下的毒都没有诊出来。儿臣父亲已经不再适合担任太医院院首,而他又知法犯法,辜负了太上皇和陛下的皇恩,又让太上皇和陛下左右为难,就请父皇赐他一个终身圈禁的罪吧!”
太后一怔,心下忍不住惊叹道:这个秦未央,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到了大义灭亲!
这个永世监禁,可不比死刑来得舒服啊,对活生生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活受罪嘛!
可偏偏这个罪又不小,是除了死刑和流放之外最重的罪了,秦未央这一招退而求其次,实在让人根本挑不出她的错处来。
即使有人认为她无情,也只会想到那是免除死罪的最佳做法,即使有人认为她徇私,可她本来就是秦怀义的女儿、秦府出来的宁王妃,向着娘家又不是什么错,难不成让她亲眼看着父亲和秦府获罪嘛?
更何况,这也是终身圈禁了,比杀头的痛苦少不了多少。
总之,所有人想到最后都会一致觉得秦未央深明大义,更会对她刮目相看的!
一个顾全大局却又不徇私枉法的女人,注定会受百姓敬佩,更会受皇室之人另眼相待!
“父皇,也请你看在儿臣母亲明珠夫人的薄面上,对秦府网开一面。”
太后猛地咳嗽了一声,她这辈子最怕在太上皇面前提到明珠夫人!
只要在太上皇面前提及那个女人,太上皇就只会想到明珠夫人了,其他的人事,都会抛诸脑后。
十多年前,她尚且还是皇后时就已经体会过这个滋味了,十几年后,还要再提起这个死人,让太上皇因她生怜吗?
难道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比不上明珠夫人这四个字的份量?
如太妃骤然听秦未央提起明珠夫人,也是眼波一震,她没料到秦未央居然敢在她面前提起,也是一愣。
这么多年的恩恩怨怨,非但没有因为明珠夫人的离世而逐渐消散,反而因为她的离世,将在世之人缠得越来越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