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未央原以为如太妃不会说,正想要追问,可如太妃却又反问道:“你可知世人称颂之下的医仙明珠夫人,明明嫁给秦怀义,怀有身孕,却在宫中偷服毒药,借此吸引太上皇的注意,哀家可是亲眼目睹了他们相拥的场景啊!”
秦未央是个医生,因此,她的第一关注点,却是如太妃所说的“服毒”二字。
服毒?
一个医仙,为什么要服毒?还是偷偷服毒?
又为什么要靠服毒来吸引太上皇的注意?
如太妃应该也是偷偷撞见吧?不然她怎么能在心里窝火多年?
“服毒?什么毒?”秦未央下意识脱口问,一个人怎么会轻易服毒?何况是一个知道药理的人啊!是不是如太妃看错了?虽说苻家也擅长医毒,可她毕竟早就进宫,从小所学的与另外的兄弟姐妹不同,如太妃并不懂得医毒之术。
“哀家怎么会知道?”如太妃自然没什么好气。
按如太妃所说,她必定是以为明珠夫人有孕在身却还背叛自己,与太上皇不清不楚、胡搞暧昧。
何况,如太妃也会纳闷吧,她自己也不是容不下明珠夫人,为什么明珠夫人明明严词回绝了如太妃的建议,却还勾引太上皇?这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吗!
一边遭受了好姐妹的背叛,一边又亲眼目睹自己的丈夫与她不清不楚,太无耻了!如太妃只会觉得异常屈辱。她那样好面子的人,怎么遭得住丈夫和自己最要好的姐妹苟且?
所以,在太上皇离开之后,她与明珠夫人直接翻了脸。
明珠夫人也没有任何解释,只是默默承受了这一切,从此之后,与如太妃再无往来。
再之后,明珠夫人就经历难产、坐月子时血崩而亡。
只是,这一切,又与太皇太后有什么关系?太皇太后怎么会在此事中占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为什么是太皇太后出面杀人捂嘴?
一个又一个的疑问盘旋在秦未央的脑海之中,她有些傻眼。
说实话,明珠夫人的私生活如何,都不关秦未央的事。毕竟明珠夫人能盛名远播,也只是因为她绝世的医术为世人拜服。
至于什么爱恨情仇,那只是八卦而已。
可秦未央听到如太妃说的真相,却还是止不住得怀疑。
如太妃说的是不是真的呢?
如果是真的,那明珠夫人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圣洁无瑕,一方面未婚先孕无奈下嫁秦怀义,一方面又与太上皇关系暧昧……
如果是假的,如太妃又怎么会为此不甘十多年?
秦未央郁闷了,“母妃,如果你和我母亲是真的反目成仇了,那太皇太后又是怎么牵扯其中的呢?”
“因为你母亲给太上皇下毒啊。”如太妃冷哼一声。
“若不是上官白救治及时,只怕太上皇已经没命了。可饶是救治及时,这是多年来,太上皇的身体也从没有痊愈过。更是在无奈之下被逼着禅让皇位,否则,皇位怎么能落在太后所生的儿子身上……”说到这里,如太妃终究还是有些不甘心的。
如果不是因为明珠夫人,或许她所生的南宫夜便会成为未来的天子。她也不会被太后压制,气得搬出皇宫与自己的儿子一起居住了。
不会吧?!
秦未央只觉得是自己听错了,明珠夫人给太上皇下毒?
这怎么可能?
秦未央直接傻眼了,“母妃,这绝不可能!”
“如果不可能,太皇太后怎么会愤怒到抹除所有关于你母亲的记载?”如太妃面无表情,这些事,当年这事可是造成了太皇太后怒杀不少史官呢!就连知道些许真相的人,都被她勒令终生不得泄露半个字。
而且,要不是为了维稳,只怕明珠夫人会直接没命。
“太上皇中毒当天,你母亲就发动难产了,好不容易把你生了下来,坐月子时又再次血崩,焉知不是畏罪而忧虑过重?”
秦未央听完了,便也沉默了。
如果真是这样,秦未央或许不难理解太皇太后如此极端的行为。
可是……很多人是无辜的。
明珠夫人身为医仙,她知道因为她的某些行为,间接导致了太皇太后大开杀戒吗?
她不杀伯仁,伯仁却因她而死。会不会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明珠夫人产后大出血?
也难怪,秦怀义怎么也不肯说出真相。这种事关皇族秘辛又被以性命相威胁,秦怀义那样贪生怕死的人,当然是永远不敢多说半个字的。
而如太妃却这样坦诚得告诉了自己?
秦未央终究还是有些惊讶。
只不过,明珠夫人下的毒是碧血毒吗?
如果是她所下的,她图什么呢?
而且太上皇和上官白为什么都不愿意解毒?
这不应该!
其中,一定还有什么隐情。
只是,如太妃应该是不知道更深层的真相了。秦未央也无法再问,因为连如太妃都不知道,这些年来,皇帝一直都在中毒的事实,如果她问了,只怕太皇太后会更加暴怒吧。
秦未央不能问。
只是,如果这毒不是明珠夫人所下,那又是从何而来?
太上皇是断然不会告诉自己真相,难道又是只能从上官白处入手?
想到这里,秦未央不由得又将上官白的身份联系到此事之中。上官白曾经是医学城的学员,与明珠夫人亦有交往,他会不会知道更多的内情呢?
“怎么?你听了这些话,也觉得无话可说吗?”如太妃见秦未央不语,不由得嗤道:“这些真相,比世人所流传的,要残酷许多吧?你一直以为你的母亲纤尘不染、不同流俗,可实际上,她又比我们这些人干净到哪里去呢?”
秦未央对此,只能是哑口无言。
明珠夫人到底人品如何,那不在秦未央所追查的范围之内。更何况,道德只是私人所定义的,底线不同的人,自然理解也不同。
更何况,这也只是如太妃主观上的理解,明珠夫人已经死了,她真正是个什么样的人,秦未央不能够接触到了。明珠夫人的一切,也只能够通过他人口述而得知。
或许,听完太上皇和如太妃对明珠夫人的描述之后,她还应该找机会去见见上官白。
不管是太上皇还是如太妃,甚至是秦府的秦怀义、周姨娘,都曾经与名祝福人共处过,总不能只因为如太妃的一番话,就真的推翻其他人对明珠夫人正向的评价吧?
而且,最要紧的并不是这种私德上的批判,而是碧血毒从何而来啊!
“母妃,臣妾母亲早就离世了,臣妾也不知道你与她之间是否存在什么误会,也不知道当年发生了这些事情,其中是否还会有什么隐情。但臣妾追问真相,并不是为了要了解明珠夫人,而是……”话到这里,秦未央也不知道该不该说下去。
如太妃刚刚并没有将南宫夜牵扯进来,这与秦怀义的劝告并不相同。难道说,二人所知道的实情,也有出入?
“而是什么?”如太妃蓦地看向秦未央,这个丫头看来也是知道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些事情,除了自己绝不可能有人会说。是秦怀义有所泄露吗?
不,不应该。
秦怀义那样怯懦的男人,怎么可能敢向秦未央透露半个字?当年,也正是因为他的胆小如鼠,令众人都不敢相信,明珠夫人会直接嫁给他这么个无名小卒。后来,他也被太皇太后捂住了嘴,放在当时他都不敢说一个字,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更不敢说了。
“母妃,臣妾只是想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其中真的有什么误会的话,能解开误会,不是很好吗?”秦未央终究还是隐瞒了,既然如太妃对于南宫夜中血毒的事也不知道,那就不告诉她自己的目的了。
“因此,你是想凭一己之力,让哀家解开心结?”如太妃反问,语气不详,更是意味不明地笑了笑,冲着秦未央挥了挥手,“罢了,此事已经过去十多年,你母亲也死了十多年了,哀家今日把真相告诉你,心中的郁结也散了些许。你也不必费心,想借此讨好哀家了。”
看来,如太妃是把秦未央的话当作是向她献殷勤了。也是啊,秦未央莫名地说要解开十多年前的恩怨,不管是谁想,估计都会以为是自己这个小儿媳借故来讨好婆婆吧。
但秦未央真的没有这么想。
如果如太妃是这样看待她的,那秦未央也无话可说。别人怎么认为,就让她们认为去吧。
“哀家已经把这些都告诉你了,你也没有疑问了吧?”如太妃定定地看了看秦未央,那眼神里,很平静,竟找不出一丝不耐烦来。
秦未央只得摇摇头,她还是有疑问的,只是那些疑问如太妃是回答不了的,也是如太妃不能知道的。
“今日这番话,你最好也守口如瓶。否则一旦传扬出去,只怕连宁王府都保不住你。”如太妃挑了挑眉,一扬下巴,伸出手来示意秦未央扶住她,“你这思索的表情最好也收起来,在这深宫之中,越是流露在外的东西,越是危险。”
“是。”秦未央能说什么?
她也只能低头称是,乖乖地配合如太妃,做出一副婆慈媳孝的样子来。
也不知道是自己的错觉,还是事实真的如此,如太妃对自己的态度,真的是好了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