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孤单的遗世独立
大水泱泱2018-11-05 17:063,187

  能令陆青城动容的地方并不多见,江妤想到刚才来的路上,陆青城显得镇定从容,猜想他可能来过这里,便开口问道:“陆总,您以前来过这里?”

  陆青城没有收回远眺的目光,沉默了几秒钟,淡淡地说道:“幼时来过,同父母一起。”

  顿了一下,又追加到:“十岁以前。”

  陆青城仍静静地站着,目光放在远处,或者也不在这气势磅礴的建筑群上,而是在更远更远的地方,远过天,远过海,远过时光隧道,远过一切沧桑变幻,悲喜交迭。

  冷冽而哀伤的气息从陆青城的身体里飘散而出,又很快消失,他仍是他,无喜无喜,没有过去与从前,只有当下与未来。

  江妤捕捉到了陆青城一瞬间情绪上的变化,尽管他很快就收敛这起伏不定的心情……

  江妤还是在恍然间明白,陆青城口中所指的父母,并非养父母陆岷山同傅娟,而是他的亲生父母。

  十岁以前,陆青城是忧无虑的稚龄小儿,亲生父母膝下承欢的调皮男孩。

  有人说,人的长大不在于年龄的变化,而在于离开疼爱自己的父母的那一刻……

  江妤想象不出后来在陆青城身上发生了什么,他又经历了怎样的坎坷,才会到了陆家,做会看眼色,加倍努力,从没有一刻懈怠的养子。

  二十几年过去,这里应该承载着陆青城幼时为数不多的与家人在一起的甜蜜与怅惘吧……

  那青瓦的屋檐下,廊前的石凳上,灰墙的角落里,是不是都曾有过一个调皮奔跑、自由自在玩耍的男孩子,身后牵扯着父母宠溺怜爱的眼神?!

  所以,陆青城和她是一样的人,沉默寡言,不会大喜大悲,世事看淡,已经无欲无求。

  外人看他们清淡疏离,他们也断不会再曲意迎合,寻求虚无的和乐欢喜,太平盛世。因为,他们其实都是没有家的人……

  表面上,陆家和江家都是大家族,事实呢?他们从未曾真正地融入自己的家族,没有依托,凡事只能靠自己,世界如此之大,他们孤单的遗世独立。

  江妤静静地陪在陆青城的身边,伫立在这恢弘富丽的明清建筑群之外,望着那连排的雕梁画栋,曲折回廊,还有穿行于其中的花枝招展、喜笑开颜的游客们。

  来的时候山路崎岖,只碰到过零星的几辆车,江妤还以为这里荒芜难走,游客不会太多。

  进到里面才发现,这里宽阔高远,别有洞天,游人如织,竟是一个热闹非凡的世外桃源,完全不似她想像中的冷清寥落。

  听周围游客间或飘来的对话,江妤才知道,他们大多是慕名而来,知道这里山路难走,但无限风光在险峰,所以一早就出发,不似他们,吃过午饭来赶了个晚集。

  还有一些人是住在山里已经几天了,对这里的清新空气、秀丽美景流量往返,竟是舍不得走。

  哈尔斯在建筑群的外围转了一圈,回来直朝江妤和陆青成竖大拇指。

  明清建筑群相对于元宋以前的建筑,形态严谨肃穆,细节却精美繁复,整体看外观是高大简洁,但细看那顶檐回廊,又处处精致,连镂空的窗棂,每一处皆雕刻成不同的花式,画入人而美,人游画而乐,建筑与人文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使古朴的建筑又充满灵动的俊秀,不得不对古代匠人们的匠心独具而叹为观止。

  见哈尔斯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走进这建筑群里,成为“画中游”的一种风景,陆青城和江妤心有灵犀,同时迈了步子走向哈尔斯。

  三个人用英语交谈,陆青城给哈尔斯讲明清建筑的特点,说明清建筑的代表作,当然是北京的故宫了。

  紫禁城全世界闻名,哈尔斯露出神往的表情,陆青城接着便讲了不少明清建筑的特点,江妤惊奇地看着陆青城,他声音低回好听,磁性十足,对于一些古代建筑知识和小典故信手拈来……

  哈尔斯频频点头,当成故事来听,三个人渐渐走入建筑群的内核,前院后寝,左右对称,正屋厢房,院落连通相叠,每走一处,待哈尔斯惊呼着拍完照片之后,陆青城会淡淡地介绍这是屋主人的卧室……

  这是屋主人的书房,这里是下人们的屋子,那里是古代的厨房,明清时期厨具已经很先进并一应俱全。

  当然,还有那些院子里的小桥流水,屋主人的附庸风雅,陆青城讲得生动,哈尔斯听得入迷,这娓娓的述说,竟毫不逊色最专业的导游。

  那些本没有生命力的木梁砖瓦,在陆青城的解说下栩栩如生,而古代人的生活也立体化地在他们的脑海中呈现出来,仿佛穿越时空,他们不是到此一游,而是带着虔诚的心来登门造访,主要盛情款待,他们愉悦而欢喜。

  来的山路上走走停停,车速又很缓慢,在建筑群里又玩得乐不思蜀,很快,夕阳悄然而至,所有的建筑物都被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点点苍翠,淡淡铄金,整个建筑群笼罩在柔和的光晕里,又有一种别样的宁静祥和。

  游人渐渐汇成人流往景区外走去,哈尔斯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连一向清淡的江妤也舍不得走,这里远离纷扰,如此宁静,没有不相干的人与事,真真是一个心灵港湾,叫人想一直停靠在这里,无风无浪,自在悠然。

  “不如,我们住一晚?!”

  陆青城走在最前面,忽然停下来,回头看着哈尔斯和江妤。

  哈尔斯立刻雀跃,像个第一次离家外宿的高中生:“陆!你这个想法好!”

  江妤也莞尔,她虽然不像哈尔斯表现得那么外向明显,心底也是带着惬意的小惊喜的。

  陆青城点点头,三个人就这么简单的达到一致,江妤作为哈尔斯的朋友,这次的主要陪同者,凭着女孩子的细心与敏感,立刻联想到的是今晚住哪儿,条件如何?!

  哈尔斯是外国人,虽然并不矫情,可是条件也不能太糟糕了,一连串的担心过后,抬起头,陆青城仍在前面领路走着,高大的背影匀称好看,步履坚定,方向明确。

  江妤忽然就放松下来,既来之则安之,跟着他一直前行,便就这样做一个闲散人,心无旁骛地跟着好了,以她对陆青城的了解,他是不会让他们露宿于荒郊野外的。

  哈尔斯则更加兴奋,跑到江妤的身后告诉江妤,上一次他外宿山间,还是跟哈弗医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去远足……

  他们带了帐篷,爬到山顶后忽然心血来潮地想看日出,于是就夜宿于山顶。

  那时候是深秋,白天还不觉得,晚上实在太冷,山上的早晚温差特别大,他们几个大男人挤在一起取暖,当时冷透了,现在觉得又好玩又好笑。

  哈尔斯还得意地告诉江妤,即使再冷,他们也没有生火取暖,秋天干燥,怕引起山火,他们是有朝气却不冲动的年轻人。

  哈尔斯正讲到高兴处,洋洋自得,还想继续给江妤讲他的那些光荣历史,陆青城忽然停住脚步,等他们跟上来,他巧妙地一转身,站到哈尔斯的身边,恰巧把哈尔斯跟江妤隔开……

  然后不找痕迹用英语问哈尔斯对住宿条件有什么要求,他心里有几处合适的地方,有中式的院落,有酒店式的标间,问哈尔斯更喜欢哪一种。

  哈尔斯不觉得有什么突兀,很快将注意力由给江妤讲故事上,转移到陆青城的话题里。

  两人经过一番讨论,哈尔斯说如果都能洗澡的话,他更喜欢中式的院落,陆青城又转问江妤的意见,江妤也点头应许。

  在这样意境深远的山沟里,当然是中式的院落更应景了,江妤很久没有这样兴奋的心情了,像儿时的春游秋游,带着莫名的期待,仿佛不远处有一个小惊喜,等在月光上,夜的深处。

  陆青城由此自自然然地跟哈尔斯说话,却始终没有离开中间的位置。

  江妤想想好笑,她发现只要她跟哈尔斯说些什么,陆青城总是会很快加入话题,而使她变得沉默。

  他原来不是个喜欢聊天而多话的人,不是吗?!

  江妤忍不住嘴角弯弯,像月光映在江心的那抹嫩黄,像夏天冰激凌轻轻掠过嘴角,那淡淡的美,甜甜的清凉,会让人因为这些小愉悦而心生美好。

  陆青城开车,十几分钟之后,他们到达了一处中式的小院。

  院子里竟是按照明清建筑的特点,中间正房,两边厢房,十分规整利落。

  此刻夕阳消失,夜色浮现,屋檐下亮起来的红灯笼格外醒目。

  哈尔斯抚掌:“陆,这里是个好地方!”

  江妤惊奇,不知道陆青城是怎么找到这里的,一路上也没见他用手机软件搜索什么的,陆青城是个拒绝被智能手机消耗的人,极少见他会刷手机,除了看看邮件之外。

  陆青城去跟店主交谈一番之后,店主带着他们三个人去他们的房间。

继续阅读:第一百六十章 院子里站满了客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婚情甜蜜蜜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