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他的想法不纯属无稽之谈,相反我却担心我自己会成为他的俘虏,他的有些想法和我太相似了。
“小丽同学,你可以向你妈妈李老师汇报了!我告辞了!”说着,他从树杈上取下挂着的外套,准备开步。
“等等!”我拦住他说,“你什么时候再去探洞?能通知我一声吗”
“好让你阻止我?”
“不,我和你一块去探洞。”
他先是怔了一下,继而微微笑了。这笑又使我火冒三丈。
“李老师的女儿和我一起去探洞,这合乎情理吗?”
“你们的李老师她是她,我是我!”我愤怒地脱口而出。
“可你是李老师的‘全权代表’呀!”
“刚才是,现在已经不是了!”
“我的眼力不错,你果然不像你的妈妈李老师。可是,一个女孩子……”他特别强调了“女”字。
“也请你别忘了,登上珠穆朗玛蜂的队伍里就有一个女队员!”
“你说不错,可是你妈妈李老师我可惹不起!”
“小丽,你一大早又到哪里去了?”
我一回家,妈妈就这样问我。平时我回家晚了妈妈常用这种“询问”来“关心”我。可我对这关心并不领情,相反有些反感,因为它使我的自由受到限制。
“我去找你的学生左鹏了!”
“你去找他干什么?我正想去他家家访呢!”妈妈说完之后又自然自语地叹息道:“唉,现在的学生,现在的学生啊……”
家访,确实是妈妈的一大擅长。学校集体活动中出了一点什么事,她总喜欢家访,按她的说法是“对学生的教育要密切与家长配合,这是防患于未然的最好办法。”她常常狠忙、很累,星期天也得不到休息,效果却往往出人意料,结果不美满。她并不知道,老师的家访效果不一定都是正面的。
妈妈一个劲地叹息着,不知是在叹息左鹏,还是在叹息我。
“复杂而又幼稚是现在学生的特点。”妈妈曾经作出过这样的论断,“他们看得多,听得多,想得也多。他们会提出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干出种种让你目瞪口呆而又啼笑皆非的事情。他们总喜欢做出很果断、有主见的样子,执拗不驯,不愿意相信别人,对一切都满不在乎,自以为通晓世事,比成年人还成熟。其实,他们还完全是一个孩子,实在还幼稚得很,他们至少不懂得怎样尊敬别人,怎样保护自己……”
“小丽”妈妈接着说,“对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理解。而对我班主任的职责,最理解的只有你爸爸,说真的,你有时候也总要和我闹别扭。”妈妈常喜欢让爸爸作我的楷模。我不能不承认,爸爸有他富于自我牺牲的伟大的一面。
我不敢说妈妈的“论断”完全没道理,但她总把我们想得过于幼稚,对我们处处不放心,而我们偏偏觉得已经长大成人了,并且处处想显示自已的独立性。这也说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差距,因而往往容易引起冲突。
星期天,左鹏约我一起骑自行车去庐山探洞。轮胎擦着地面,在清晨的公路上发出轻快的“沙沙”声。巍峨的庐山绵延几十里,几乎把我们这座小城镇包围了。车子驶出城镇不久,就进入了大山的怀抱。
沉睡了一夜的大山,正在慢慢地苏醒。参天的古树、接地的藤枝闪着一身露珠,在平和地摇曳摆动,就像大山在舒臂展肢;透明的薄雾徜徉在大山的顶端,就像大山轻轻呼出的热气;百鸟抖动着羽毛,纷纷出巢,啾啾地互相问好,就像大山的儿女在她的怀里嬉戏……
毕竟是春天了,大山的色彩很有层次。山脚下是一大片黄澄澄的菜花地,早起的蜜蜂已在花间缝罗织锦……山上花香四溢,山间又长着一片桃林,盛开的桃花就像粉红的云霞飘浮在大山的腰际;再往上就是满眼的葱绿,绿得鲜亮,绿得娇嫩。路两边的石崖上,还不时冒一丛丛金黄的迎春,一簇簇浅红的杜鹃,一朵朵错白蔷薇……这一切,在早霞的辉映下显得溢金流彩。
啊哈,空气是那么新鲜,春风是那么凉爽,小溪的流水在淙淙地弹着琴,花间的彩蝶在翩翩地飞舞……庐山施展了她的全部魅力,紧紧地吸引着我们。
“多好啊!”我一边骑着车一边欢叫着,“碧净的蓝天,温馨的春风,苍翠的大山!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气候老呆在家里简直是个十足的傻瓜!来吧,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来吧!”我那激情、那神态就像是个诗人。自吹自雷了吧?我问林笠。
我忽然感到异常的激动,一种诱惑力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我似乎明白了左鹏内心那种骚动的由来,他在接受这春天的召唤,顺从了这大山迷人的诱惑!
“你喜欢诗?”左鹏停下车问道。
“喜欢!我曾经想当个诗人,像泰戈尔、莱蒙托夫、海涅那样。但我更喜欢地理,我父亲是一位军人。许是受他的影响,我长大也要走南闯北,去守卫祖国的边疆……”
“怪不得你对探洞也那么感兴趣,原来你爸爸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我忽然有点可怜起妈妈来了,我知道,她生活得并不轻松,工作看似安静而安稳,其事实上是匆忙而紧张的。她才四十出火,头发里已夹着缕缕银丝,她的眉头总是皱着,满脑的种忧虑。她的职责使她的心弦始终绷的紧紧的,她时刻警惕着各种可能出现的危险苗头,她希所有的学生能平安地度过自己的学习生活。她害怕出事,害怕失职,“防患予未然”几乎成了她的一种职业病……
是的,她是出于一种责任感,甚至是一种爱。这就是为什么有时这种责任感越强烈,爱得越深,而某些学生的对立情绪就越明显呢?如果说这种情况出现在左鹏身上并不足为奇的话,那么我作为她的女儿为什么也不例外?她真的束缚了我们什么,妨碍了我们什么吗?
不知怎的,我一方面有点同情妈妈,另一方更加坚定了要跟左鹏一块去探洞的信心。我这难道也是种抗争、一种挑战?我没有把左鹏想继续探洞以及我也想去的事告诉妈妈,我觉得没有必要。因为我已经明一个简单的道理,对父母有时候不能太坦率;太坦率了往往是自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