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黎觉得鼻子一阵阵地发酸,终于,泪水从他的眼睛里簌簌地流了下来。他猛地回过身,生怕自己又会改变主意似的,快步走到小丽的床前,急切而又哽咽地说:“小丽,你的眼睛是、是……是我砸瞎的,是我砸瞎的……”
在这一秒钟前,林黎也许还没想到自己会说出这一句话来,现在他说出来了,是突然说出来的。对他来说,也许只有这句话,才能使他那说出真相和保护弟弟的矛盾心理得到平衡。
“小丽,我对不起你!对不起……”
林黎耸动着肩膀,泣不成声。
“林黎,你快别说了,快别说了!我没听见,什么也没听见……我不想知道谁是肇事者……”面对哭泣的林黎,小丽急急地说,“我妈妈已对校长说了,不要去查谁是肇事者了,不管是谁,都不是有意的……”
小丽说着,也哭了。
正在这时,门被推开了。进来的是小丽的妈妈李老师……
是的,林笠没去看望小丽,这太反常了。他没有气跨进病房的门,更没有勇气站在小丽的面前!
这短短的几天,他也历经了良心的折磨,饱受一苦的煎熬。他毕竟还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
那天,当他看见小丽在地上打滚时,他吓坏了,还是第一次看见鲜红的血从一个人的眼睛里流出来。万分惊惧,不知所措。
逃跑念头的萌生几乎同耐使他想到了谎言的制造,他不敢正视现实,不敢承担责任:他是吓坏了,完全吓坏了。
骗局布下后,他不但不感到轻松,而是更为后怕。然而,问题更严重了,他不仅是一场大祸的制造者,还是一场骗局的制造者。他只是依仗仅存的一点力气,在同学面前把自己装扮得“镇静”一些,“从容”。但他清楚地知道,这些力气终将消耗贻尽,这些恐惧就像干百把小铁锤,在猛烈地敲击着他的每一根神经。
一切都无法挽回了,他在校长和自己父亲面前谎言编造得那么真实,他甚至和同学们一起,对那个“谜”一样的肇事者不知诅咒了多少次。他觉得除了硬撑着将骗局持续下去外,似乎毫无其他办法。
他珍惜自己的声誉,他看重自己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他害怕事情败露后可能出现的种种不可收拾的局面,他还害怕他的父亲。
他是个诚实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他父亲几乎不下千次地告诫他,待人处事要注意影响,要学会做人的艺术。他任何一点滑头天性的外露,任何一点小小的“出轨”行为,都会招来他父亲长篇累牍的“训导”。
多少年来,在同学中“注意影响”几乎成了他的本能,“做人的艺术”成了他的一种追求。这既使他能超然于一般同学,千出同年龄孩子所干不出的“业绩”,又使他像套上“紧箍咒”,不能像其他少年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既使他在生活中养成了谦让和忍耐的习惯,又使他逐渐学会了察颜观色和如何保护自己……
然而,所有这些,能和他内心的自责抗衡吗?漫长的夜晚,他多少次在睡梦中哭醒。他哭王娟,那是为她痛惜;他哭自己,那是憎恨自己。他悄悄地跑到医院,他多么想把事情的真相吐露出来啊!但他终于没有勇气和力量走完那最后一段路程。
诚实和欺骗的交锋,良心和杂念的鏖战,使他精疲力竭,而所剩下来的依然是:怕。害怕粉碎了他本来就不怎么坚定的一点勇气。
在医院的住院楼下,林黎看到了自己的亲弟弟林笠。他理解弟弟这几天的痛苦。当时,他和林笠一样,唯一的指望是盼望小丽的眼睛能治好。
惊悉小丽的一只眼睛瞎了,面对李老师无法遏止的悲痛,他的心像被蝎子吞噬了。他受不了了,他要交代事情的真相了!同学们都在哭,他却欲哭无泪。他木然地坐着,就像一尊雕塑。
放晚学了。同学们都到医院去看望小丽,而弟弟独自跑回了家。看到他神情麻木,万念俱灰。林黎决定自己牺牲一回,替弟弟承担全部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