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她那圆润动听的嗓音怎么变得如此沙哑,她那富有感情的朗诵怎么变得这样呆板?
她为什么不抬眼看同学们一下?她是怕看见小丽那空着的座位,还是怕看见同学们那一双双关切的明亮的眼睛?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忽然,她念不下去了,重复着两个字不开!眼睛!呵!眼睛……
她的嗓音颤抖着,她的喉头在哽咽。终于,她忍不住抽泣了起来:“同学们,请你们原谅!我不应该坚持要来给你们上课……小丽是你们的同学,我不能不告诉你们,她的一只眼睛……无可挽救了……”
刹时,课堂上是那么静……不知是哪位同学突然“哇”地哭出了声来,顿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哭了起来。教室里,一片唏嘘……
“同学们,请原谅!我不该来给你们上课,不该给你们带来悲伤……请原谅!……”
老师,你是无可指责的。你忍受着巨大的悲痛,依然坚持来上课,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因为你是一个老师,你牢记着自己的职责。
同时,你又是一位母亲,你是多么爱你的女儿啊,女儿的眼睛瞎了,这怎不剐起铭心刻骨的悲痛!母爱是伟大的,然而在这伟大之中不也包含着脆弱!肇事者!面对这一切,你是怎么想的?
不需要谁号召,不需要谁组织,放了学,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来到医院探望小丽。在这支探视队伍里,也有我。小丽的一只眼睛会瞎掉,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李老师的悲痛这样深重更是强烈地震撼着林黎的心。课堂上,第一个哭出声的正是林黎!
林黎饱受了痛苦的折磨。多少次,他想把事情的真相说出去,但说出去的恐惧又紧紧地笼罩着他。我相信,如果他是肇事者,说不定早就向小丽和她的妈妈承认了,可偏偏,他只是一知情者、旁观者,而说出真相和出卖兄弟又是那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正义和亲情、勇敢和怯弱交织在一起,么猛烈地冲击着他,使他跌入了难以自拔的矛盾的泥潭之中。他多么想尽快地推掉压在他身上的那些沉重的包袱!
当时林黎心想:小丽的眼睛受伤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了,我何比把弟弟端出去,让他再去受到人们的指责而陷入痛苦!问题还在于,林笠已经编了一整套的谎话,我此刻说出去,他的名声,他的荣誉?
林笠可不比一般同学,他是自己的亲弟弟啊!更何况他的声誉连着父亲的声誉,他是还全校同学学习的楷模。与其毁掉一个“榜样”,还是让肇事者依然是一个“谜”更好吧!何况林笠完全是无意的,这难道不可以原谅吗?林黎忽然感到,林笠不愧是个聪明人,他隐瞒起来的做法不能不说是明智的。
尽管谁都知道小丽的妈妈是个柔和宽厚的人,但由于女儿受伤而承受巨大痛苦的时候,谁能保证她对肇事者不采取什么过激行为呢?小丽可是她唯一的心爱的女儿,而且受伤的又是宝贵的眼睛!
林黎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医院的,他觉得自己只是随着同学们机械地挪动着腿,他仿佛失去了视觉、听觉和思维的功能。病房不大,同学们只能分批探望。他是最后一批跨进病房的。
小丽躺在病床上,一只眼睛被纱布封着,另一只眼睛微微地睁着,她只能用这一只眼睛向来探望她的同学表示她内心的感激之情。
同学们都默默地围着她。有的给她送来了鲜花,有的给她送来了水果,有的想得更周到,给她送来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海伦?凯勒》。同学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但都希望他能鼓起生活的勇气,做生活的强者。
林黎什么也没带,他远远站在一边,呆呆地望着病床上的小丽出神。白的墙壁,白的床单,白的纱布,她的脸色也是苍白苍白的。在这白色的世界里,有一颗黑色的眼珠在闪动……
哦,这原来是一双多么漂亮的大眼睛啊!双眼皮很深很长,眼珠又黑又亮,那眸子的任何一次转动,都是那样的俊秀俏媚,使她的全身也随之灵动起来……在她和同学们一起歌唱、一起欢笑的时候,在她表演舞蹈、朗读外语的时候,谁忘得了这双眼睛啊!
这是一双清澈纯净的眼睛,她的真诚、她的纯洁、她的坦率都在这双眼睛里闪烁出来,它容不得半粒沙子,容不得任何虚伪和欺骗。
这又是一双充满约想的眼睛,她对光辉灿烂的前程的向往,她对五光十色的未来的憧憬,都在这双眼睛里自由地嬉戏、尽情地飞翔……
可就是这双眼睛,突然莫名其妙地失去了一只,这是一场多么大的灾难!她还能表演舞蹈吗?她长大以后还能当翻译官吗?她的理想、她的追求还能如愿以偿吗?
太残酷了!她才十五岁,她的生活刚刚开始……
也不知过了多久,林黎一直这样站着,等他醒过神来,同学们已走得差不多了。他踌躇了片刻,终于慢慢地转过了身。
这时,他听到一声轻微的呼唤:“林黎!”
他浑身一抖。小丽在喊他。
“谢谢你……把我送到了医院,谢谢!……”
他只觉得一阵晕眩。他想哭。
“林笠呢?他怎么没来?……”
是的,全班同学都来过了,唯有林笠一个人没来。这对林笠来说,实在是太反常了。
“林黎,你也代我谢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