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内乱祸国
溪日2018-11-07 14:353,321

  《春秋左氏传•庄公元年》载:齐师迁纪,郱,鄑,郚。

  《春秋榖梁传•庄公二年》载: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妇人既嫁不逾竟,逾竟非正也。妇人不言会,言会非正也。

  《春秋左氏传•庄公三年》载:冬,公次于滑,将会郑伯,谋纪故也,郑伯辞以难,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我闻言一愣,纪敖原来是这么看我和曹刿的吗?脑海里浮现出与曹刿生活的一点一滴,心里很是复杂,我对他从来只是对待亲人一般,从未想过这个问题,而曹刿不是心里也还爱着那个女子吗,对我也该是对待妹妹一般吧…

  “纪将军可能误会了…曹大哥对我…应该只是对待亲人而已。”我含糊地说。

  “田姑娘。你可知道五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吗?”纪敖也没有否认,也没再追问,只是换了个话题,让我松了口气。

  我将我的猜测说了一遍。

  “姑娘果然是冰雪聪明。若是身为男子…哎…”纪敖摇摇头,“不过姑娘可能并不知道其中内情,以将军的才智与魄力,怎么会在五年前犯那样的错误?”

  我点头,这也是我想问的,只是当时念想着自古冲冠一怒为红颜,也不是不可能。

  “哎,在我还只是一介士卒之时,曹将军便以身为鲁国第一将军了,他比我大不了几岁,领兵之才可想而知。将军对我有知遇之恩,一路将我提拔至此。五年前,我担任下军佐,国内的军事政要我也有所参与,其中内情也知晓一二。说来,事情是从八年前开始的,八年前齐国突然伐纪,攻取纪国三邑,从便是悲剧的开始。其中原因,真正说来还与一件丑事有关。”纪敖叹了口气,“其实本来由我的口中说出来,不免有道人长短之嫌,但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相信你也该有所耳闻。”

  “将军莫不是说文姜夫人与齐襄公内乱之事?”

  “嗯。”纪敖慎重地点了点头。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葛屦五两,冠緌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我喃喃地念出当年胖老师叫我们的诗,这本是齐国百姓讽刺这段丑事而写的。

  “姑娘也听过这歌?”纪敖有些意外,“也并不知是谁开始的,本只是在齐国流传,后来渐渐也在鲁国的街头巷尾传唱,让这本是提不上门面的丑事如今却闹得人尽皆知。更何况桓公出使齐国却命丧于齐,大家都猜测是襄公所弑,文姜夫人也因此有愧,无颜再回鲁国,便在齐鲁交界的禚地滞留。”

  我只想冷笑,文姜若是真有愧,怎还会在之后依旧频繁地与齐襄公相会于禚地。胖老师最喜欢说这种历史,所以文姜与诸儿这段“风流韵事”我还是非常了解的。

  “事情真得说来话长,国家之间的战争,或多或少都藏着些当权者不可告人的私欲。”纪敖深深地看着我,眸子闪烁着不明的亮光,“姑娘一介女流,或许不该让你知道这些的。”

  “纪将军。”我抬眼认真地看着他,“那日田婧面对施大夫说的那些话将军可还记得?若婧儿只是普通的一介女流,纪将军又何苦特地对我说这些?”

  “纪某真是糊涂了。姑娘确实不是普通人。”纪敖笑着摇摇头,不过随后神色有些凝重,我知道接下来他对我说的事情可能不如我想象的那般轻松,“不知姑娘可否愿意上酒坊详叙?”

  我随着他来到一家酒坊,从外表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墙体有些斑驳,踩在木地板上还能听到吱吱的声音。

  “这家酒坊看上去虽有些破败,但菜色与酒却是极好的。”纪敖笑道,熟门熟路地选了一个角落,并向店家要了一壶冻醪,一杯蜜水和几叠小菜。

  纪敖将蜜水给我,我这才发现所谓的蜜水便是加了糖的水,纪敖要的冻醪,大概是一种酒吧。

  “还不知田姑娘来自哪里?”纪敖抿了一口酒,开口的第一句话却不是接着方才的话题,差点把我吓出一身冷汗。

  “莒国。”我定了定神道。

  “哦?”纪敖面不改色,“纪某听闻莒国田家在数日前发生了惊天变故,姑娘也姓田,莫不是…”

  “正是,婧儿是田公的三女儿,田婧。”与其让他猜疑,还不如自己招了,“将军若是想问婧儿何以流落至此,说起来还与这齐君争位有关。三个月前,齐公子小白一行人入住田府,同行的还有一侍女名唤蓉儿。蓉儿本是公子纠的细作,却被鲍叔牙识破,无奈之下便挟持我逃亡鲁国,途中又遇杀手,婧儿便不幸坠崖被曹大哥所救。婧儿已经卷入了这场战斗,那日遇见施大夫,不免一时冲动,现在想来实在鲁莽。”

  “原来如此。”纪敖点点头,“其实那日你一席之言不无道理,我方确实处于劣势,但是这场战争却非打不可。”

  我点头表示理解,却也不想听他在这话题上说下去,否则难保自己会露馅,便道:“纪将军,之前的话你还没说完呢。”

  “啊,嗯。”纪敖别有深意地看了我一眼,提起酒杯又喝了一口,才到,“自桓公逝世文姜夫人住在糕地之后,本来大家都以为这件丑闻总算是结束了,却没想到这恰恰是悲剧的开始。”

  我有些疑惑。

  “纪国虽然与齐国有‘降公为侯’的仇怨,而齐僖公在世时也曾多次攻打纪国,但鲁国一直纪国的盟国,屡次出兵援助才得以让纪国安然无恙。然而八年前桓公薨,君上才十三岁,根本无法主持大局,不日,襄公便率领军队攻打纪国。”

  “这只是上台面的说法吧。”否则他也不会提及文姜之事才对。

  纪敖苦笑地点头:“齐襄公本是想与文姜夫人会面,但碍于桓公刚薨,便决心以攻纪的名义,前往糕地。”

  我脸上顿时挂满了黑线,打着举兵打仗的由头去幽会,齐襄公还真得称得上是史上第一奇人了。

  “本来,齐鲁两国实力不相上下,然而鲁国刚逢国变,庄公又是刚刚即位,确实乱了阵脚,后来便决定求助于郑伯,请求支援,却不料郑国自己也内忧外患不断。因此大臣们的意见也在战与不战之间徘徊。”

  “但是…鲁国与纪国本是盟友,又与齐国有怨,岂有不战之理?”我讶异道,春秋时期,这种道义上的问题也是原则问题啊。

  “姑娘的意思与曹将军不谋而合。”纪敖笑道,之后却长叹了一口气,“但是,当时将军年轻气盛,又是少年成才,不免引起国内老臣们的抨击。曹将军与纪国公主舜姜素来交好,因此…”

  “因此便有人说曹大哥如此急于求战是因为儿女私情?”

  纪敖点头,道:“其实今日姑娘所见的成风夫人在十年前本要嫁与将军,却在婚期不久与君上相遇相爱,将军一向认为男女情事应该你情我愿,便未作任何评论。后来,纪国因与鲁国交好,君上便派曹将军前往相谈结盟之事,而那时纪侯便暗示想将舜姜公主嫁与君上,然而不曾想曹将军在纪国数月,与舜姜公主二人日久生情,纪侯便也不好硬生生地说不是,便做了个顺水,将舜姜公主许配给了曹将军。”

  “这件事其实说大不大说小却也有些不好的影响。”

  “这件事让庄公感到不快?”毕竟那曾应该是他的夫人才是,如今却配给了曹刿。

  “姑娘果然是一点就透。”纪敖赞赏地说。

  “难道就因为这些事,庄公便想取消援纪的行为?”太可笑了。

  纪敖摇摇头:“君上只是延迟了救援的行为。”

  “他就这样拿百姓的生命开玩笑?!”我简直要拍桌大骂了,想到芽儿母女的遭遇,这场战争害了多少人,这便是纪敖说的战争背后掌权者的私怨吗?

  纪敖示意我缓解一下激动的情绪:“上面的事情恐怕也只是让君上对曹将军有所不满而已,而且将军在请战时当着百官挑明了齐鲁之怨,这不免让君上下不了台。而且君上也还有他自己难处。”嗯,毕竟涉及了他们家内部的丑事,这样被曹刿在公众面前挑开了,确实会让庄公有些气恼。

  “怎说?”我口气还有些冲,若不是他延缓了行动,这战争也不定会败啊。

  “这又说到文姜夫人了。”

  文姜?和这女人扯上关系准没好事。

  “伯姬夫人,也就是纪侯的夫人,实是君上的姑母,同时也与文姜夫人本是手帕交,可是在文姜夫人的眼里…。”

  纪敖没说下去,我知道他的意思便补了后半句:

  “齐襄公却更加重要。”

  纪敖有点不好意思地点头道:“当时伯姬夫人曾在纪国被攻陷三座城池之后,寄来一封求救的书信,文姜夫人在知晓情况后对此不仅视而不见,甚至还暗自阻挠庄公的援纪行动。”

  历史上鲁庄公是个怕母亲的主儿,要不然也不会忍气吞声,连父仇都不敢报,文姜夫人若是真心想阻挠,倒确实会让庄公不得进退。

  “在庄公君上说要思忖再三时,将军便明白了,就算是君上最终决定要出兵往纪,此战也失了意义。纪国本就是小国,等我方出兵,纪国早已是岌岌可危。”

继续阅读:第二十五章 戍角悲吟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迷迷胭脂色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