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帝处理完碧汀苑的事情,再回昭元殿已近傍晚,太阳还有一丝余晖尚未消失,他命海福守在昭元殿外,任何人不得入内。
久赫从碧汀苑出来又去了鸾仪宫,此时还在鸾仪宫中为荣贵妃抑制蛊毒,她中蛊的时间比百里寻棠早,治疗起来也更加耗时。
偌大的昭元殿内只有靖帝一人,他吹灭殿内唯一的光源,在黑暗中朝着某个地方走去。
“咔嗒”
极轻地一声,接着墙面上一处慢慢打开,靖帝从墙面拿了火折子点燃蜡烛,走了进去。
“微臣参见皇上。”
墙内是一间密室,空间很大,一个人影从阴影处走出来,跪在靖帝面前。
“爱卿请起。”
此人正是寰州王银沛。
半年前,靖帝派楚捷澜和温君然将一封圣旨秘密送到寰州,交给银沛;年后又颁旨召银斐入宫,父子俩一明一暗同时进京。
“朕的旨意,爱卿可明白?”
“臣明白,臣愿意为皇上、为宸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爱卿言重了,起身说话吧。”
……
海福在殿外站了两个时辰,才见靖帝出来,如今还是春天,晚上格外凉爽,海福赶忙要将披风给他披上。
“皇上,您今晚去哪宫用膳?”
靖帝睨了他一眼,海福谄媚笑着,若非察觉到靖帝此刻心绪尚佳,他哪敢这样问,
“朕想起来许久没见柳贵人了。”
柳贵人,五皇子楚奕澜的生母,为人温和敦厚,是个与世无争的性子。
靖帝常年醉心政务,妃嫔不多也未曾专宠过谁;皇后大度,怜她虽有子嗣,位份却不高,加上平日不作不闹的,倒也能在宫中安稳生存下来。
御撵落在柳贵人住处,她早早得了消息,已经在宫门出等候。
“臣妾恭迎皇上。”
今日她穿了一身茜色宫装,领口和袖口处绣着柳枝,发间斜斜插着一支点翠珠钗,不失庄重也不会太繁琐。
靖帝伸手扶起她,柳贵人面上微红,神情羞怯,靖帝看得心底一荡。
柳贵人上次见到靖帝还是在除夕夜宴上,那是楚凝澜头一次不在宫中团年,其余几位皇子皇女因而得了几分他们父皇的注意,面色比往年好了许多。
也只有在那种场合下她才能见上楚奕澜一面,宸国皇子从出生开始就会离开自己母亲身边,由专门的宫人养育,这是为了防止皇子长大后过于依赖母亲。
当然也有特例——二皇子楚凝澜在荣贵妃身边长到十岁方才住进雪阳宫。
柳贵人深知自己不能和她们相比,比起其他没有子嗣的妃嫔,自己这样也算不错,只盼望楚奕澜可以顺遂长大,无论将来谁坐上那个位子,只要能给他们母子俩都一条活路便好。
从宫门到内殿不过几步路,柳贵人心思转了几转,最终也只是不言不语地任由靖帝握着手进了殿。
习惯了左呼右拥的靖帝看着冷清的宫殿,眉头微皱,
“你这宫里人怎么这样少?”
“回禀皇上,臣妾向来喜欢清静,人多了反而不适。”
柳贵人柔声解释道,靖帝含糊着应了声,没再多问。晚膳时靖帝无意间问起楚奕澜,柳贵人久未见他不知如何作答,靖帝这才想起来,柳贵人位份太低,不能私下与皇子相见。
柳贵人十五岁入宫,十八岁生下楚奕澜,贵人也是那时封的,入宫至今也快二十年了……靖帝看着她的侧脸,与刚入宫时别无二致。
当初两人也算是浓情蜜意,自生下楚奕澜以后,他就极少来看她,想到这里,靖帝心中顿起怜惜之意,道:
“蕴儿……”
柳贵人本名柳蕴,多年不曾听到有人这样唤她,一时有些怔愣,眼眶微湿,应道:
“皇上……”
海福领着宫人默默退出屋内,他站在门外台阶上,双眼扫过入目之处。
柳贵人所在的紫阳宫是风水顶好的宫殿,如今几位风头正盛的娘娘们都曾在此住过,没成想后来出了个柳贵人,入宫时就在这与人同住,诞下皇子、晋了位份,却仍旧在这里住着……
他慢慢想到别处,不经意往天上一瞧,哟,今夜是月圆夜。
翌日,该是上朝的时辰了,海福正要敲门,靖帝已经梳洗好从房内出来了,他偷摸瞧了瞧皇上的面色,与昨日无异。
“皇上,早膳……”
“朕有件事要交代你去办。”
两日后,海福领着圣旨去了紫阳宫,不多时,消息就传遍宫中。
在紫阳宫住了二十年之久的柳贵人被封为良妃,赐住景陶宫。升了妃位,自然也能与所出皇子时常见面。
柳贵人……现在应当唤作良妃了,良妃领完旨还有些没回过神,身边伺候的苏络悄悄拉了拉主子,良妃会审,道:
“苏络,快,快给海公公……”
苏络虽然激动,但还算冷静,不等良妃把话说完,一包银锭子已经塞到了海福手中,
“辛苦公公了。”
“谢良妃娘娘赏,奴才就先告退了,迎娘娘去景陶宫的步撵一会子就来。”
海福一行人离开后,良妃方松懈下来,一时间没站稳往后退了几步,苏络忙扶着她坐到椅子上,
“苏络……我,我没听错吧?”
“娘娘,您如今该自称‘本宫’了,老天开眼,娘娘您终于……”
苏络不忍再说,俯在良妃脚边哽咽起来,良妃擦擦眼泪,伸手扶起她,又给她擦了眼泪,道:
“傻子,这是高兴的事,哭什么?”
“是了,是改高兴的事儿,对了,海福公公不是说一会儿就有人来接您吗,奴婢这就去给您收拾衣物。”
说着马不停蹄就往寝殿去,良妃被她的急性子弄得笑了出来,手指摩挲着圣旨,不知想到什么,神色慢慢沉默下来。
皇上……为何突然晋她的位份?
要知道她能凭小小的贵人身份在后宫存活,就是因为她从一开始就不打眼,自然也不会对其他人造成威胁,即便后来生了楚奕澜,也并未引起多大波澜。
如今皇上不仅升了她的位份,还赐了封号——良。宸国的后妃制度是以皇后为首,往下是贵妃,再往下就是四妃:贤良淑德,剩下的都不成气候,暂且不表。
皇后自不必说,与靖帝是结发夫妻,虽然膝下只有长公主,但这么多年来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为人温和大度;
荣氏宠冠后宫,外家强盛,生的儿子又得帝心,虽是贵妃却没有封号;
淑妃温氏,四妃中唯一在位的妃子。为靖帝生下了一子一女,三皇子楚捷澜和四公主楚倾澜,且外家是宸国首屈一指的皇商;
自己除了楚奕澜,什么都没有,骤然升为四妃之一,她几乎可以预见以后的日子定然是太平不了的,她也不敢让皇上收回旨意……
天子恩泽,可受不可退。
苏络忙活半天,出来见良妃还坐在原地,正要唤她,大门处传来一声唱喏:
“迎良妃娘娘回宫——”
浩浩荡荡的一行人在紫阳宫门外跪着,又有宫女捧着彩盒鱼贯而入,伺候良妃梳洗换装,一炷香的功夫,她踏出宫门,已不再是往日的柳贵人。
与她同住的常在绞着帕子站在门口看她,眼里的嫉妒之意简直要把地都砸出坑来,却也得跟着众人一同朝她下跪行礼:
“奴才(臣妾)参见良妃娘娘。”
“恭送良妃娘娘——”
来接她的轿撵是靖帝命内务府新制的,良妃坐在上面,穿过朱漆碧瓦的宫巷,远远地就看见了景陶宫。
走近时才见着有个人影站在宫门处,见她来了,缓缓跪下,叩首道:
“儿臣恭迎母妃——”
良妃看着楚奕澜的发顶,露出了这些天来第一个真正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