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要挟人质】
大择天下2019-12-21 01:534,584

  宋襄公先期来到盂地,等候各国诸侯。不久,各国国君陆续抵达,共有楚、陈、蔡、许、曹郑六国。齐孝公因为对宋襄公有意见,没有来。鲁国和楚国关系不好,鲁僖公也没来。本次会盟人丁兴旺,鸟枪换炮,使得宋襄公心情大好,一时倒也无暇顾此。

  宋襄公命人探测各国情况,得回报:各国轻车简从均无私带兵马现象,楚国代表团虽然人数甚众,超过了一千,但也尽是侍从,绝无一兵一卒。

  宋襄公大喜,得意地对公子目夷说:“怎么样?我料定楚王不会欺我。”

  会盟正式开始。

  这一日,宋襄公起了个大早,五更时分就候在了盟坛之下。然后,派人逐个通知各国国君前来开会。不久,陈、蔡、郑、许、曹诸君次第而来,其中单缺了一个楚成王。于是,大家便一起等。

  这一回,楚成王又摆起了谱,直到火把燃尽朝阳东升,一行人才浩浩荡荡姗姗而来。

  来了就好,来了就好,宋襄公长吁一口气。

  大家登台后,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又是会盟永远也绕不开的推举盟主了。

  按宋襄公的设计,这个盟主是志在必得非他莫属的,并且他也以为自己在鹿上会盟时已经与楚成王达成了共识。这个问题不会有问题。

  所以,当这一议题抛出来时,他便不断地向楚成王使眼色,意思是要他站出来推举自己。

  哪知,楚成王正低头沉思,似乎在思考很深奥的哲学问题。对于宋襄公发出的信号,他俨然不在服务区。

  其余诸君则知道这事反正也轮不到自己头上,就一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饶有兴致地欣赏起宋襄公挤眉弄眼的表演来。

  直到眼球发涩,肌肉酸痛,楚成王都没抬起头来,宋襄公终于忍无可忍,夸步站了出来,道:“今天,我倡导此次会盟,就是想重修齐桓之伟业,尊王安民,息兵罢战,与诸君共建一个太平盛世。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好!宋公之言甚善!”楚成王终于抬起了他那高贵的头颅,“但不知此次会盟盟主为谁?”

  “这很简单,有功论功,无功论爵。这里谁的爵位最高谁就是盟主。”

  “要论爵位,自然非我莫属了,因为我是王,诸位都没我大吧。”

  “你虽是王,但是假冒伪劣,我虽是公,但是货真价实。”眼看楚成王非但不配合工作,反而还跳出来插一杆子,宋襄公急了,也顾不得给谁面子了。

  “我是假冒的不假,但已历三世,早就弄假成真了。”

  楚成王说完这话,也不待宋襄公回答,便一个箭步窜到了盟坛最高层,占据了首位。

  这个位置宋襄公觊觎已久,早就视为己有了,如今见楚成王强占了去,就气急败坏起来,骂道:“你就是个假货,难道也想压在我的前面?也不照照镜子,就不怕天下人耻笑!就不怕工商所把你抓起来!”

  “明知我是假的,你为何还要请我?”

  “在鹿上我们都已经说好了,你怎能出尔反尔,言而无信?”

  楚大夫成得臣在旁边大声喝道:“今日之事,只问众诸侯,为楚来呢,还是为宋而来?”

  二人像表演对口相声一样,引得众诸侯兴味正浓,见问到他们,忙一起答道:“我们是接到楚王之令才来的。”

  楚国势强,众人都不敢得罪。

  完了,中人家的圈套了。

  宋襄公心知不妙,就想撤。但为时已晚,身边无一兵一卒,想走都不成了。

  成得臣脱去外面的衣服,露出了里面雪亮的铠甲,从腰间抽出一面小红旗,一挥,台下千余楚国侍从亦皆除衣亮甲,瞬间变成了一支锐利之师。

  台上诸人个个吓得面如土色,魂飞魄散,四散惊逃。

  成得臣把手一招,一众军士“噔噔”上台,把宋襄公围在垓心。

  这个以为霸主十拿九稳的人,瞬间就悲哀地变成了楚王的阶下囚徒。

  称霸中原是楚国几代国君的梦想,当机会来临,楚成王当然不会拱手让人。尤其是现在,齐桓公已死,正是群龙无首山中无虎的大乱局,对楚国来讲,这是确立霸业的最佳时机。所以,在鹿上会盟时,楚成王只是在和宋襄公虚与逶迤,假意答应他的请求,回国后将计就计与臣下们策划了这样一条暗渡陈仓之计,期望一举而定霸。

  可怜的宋襄公,自己的一番精心设计,最后却为他人做了嫁衣,还落了个身陷囹圄,为天下笑的下场,天真得真是可悲。

  宋襄公假仁假义又实力不济,自然难以服众,他的求霸行为纯属一厢情愿,其败局自然不可避免。然而,楚成王这个胜利者,最终还是没能入选五霸阵容,没能实现祖辈夙愿。究其原因,还在于他的胜利是靠骗来的,是不光彩的。一个不诚信的人,是不得人心的,哪怕他强壮无比,权势熏天。

  公道自在人心,岂可强力而为!

  当时,楚成王把宋襄公押回馆驿,然后就地成立了个临时法庭,当众宣布了宋襄公的诸多罪状,包括干涉别国内政(指立齐孝公一事),擅自关押和枪毙别国国君等。经他一番演绎,宋襄公就由一个仁义之君变成了罪不容诛的恶棍,差点就可以和希特勒相媲美了。

  众诸侯虽然看不起宋襄公,但更不齿于楚成王的行为,只是敢怒不敢言,只得对此唯唯喏喏。

  接着,楚成王便把宋国为此次会盟所准备的一切物资据为已有,然后对众诸侯说:“你们有需要粮草车马的尽管报上数来,我去宋国替你们取回来。大家在此等候,回来后咱们再狂欢庆祝。”他是想借宋国的东西做人情,意思是跟着我混,好处大大的。

  楚成王从国内调来五百乘兵车,号千乘,押着宋襄公朝宋国去了。五国诸侯候在盂地,没有一个敢离开。

  当楚成王率军来到睢阳城下时,迎接他们的是一座全副武装的城池。

  宋国早就准备妥当,只待来敌!

  不过这并没有让楚成王有丝毫紧张,因为他手里有一张王牌。

  他派大将斗勃前去交涉。

  斗勃信心十足来到城下,大声叫道:“你们的国君在我们手上,识趣的就快点投降,否则将他一刀两断,可别怪我们心狠手辣!”

  哪知,城上的宋司马公孙固闻言,不但不慌,反而很是从容淡定,答道:“哈哈,不好意思,你说的这个已经不作数了,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新国君了。”然后,指了指身边的公子目夷说:“这就是敝国新国君!要不要打个招呼?”

  斗勃大吃一惊,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半晌,才道:“哪有这样的啊,有一个还要立一个,真是岂有此理!”

  公孙固哈哈大笑,“这是敝国之事,就不劳将军费神了。”

  宋国这一招可真够狠够绝的,让楚军手里的王牌顿时成了一张废牌。

  原来,公子目夷本是和宋襄公一起参加了盂地会盟的。当他看到楚成王亮出军队时,知道情势不妙,就赶紧趁乱溜了。回到国内,他料定楚成王会将宋襄公作为筹码来要挟宋国,于是就和公孙固商量好了这一出应敌之策。

  斗勃无功而返,和楚成王商量片刻后,又返回来了。

  “我们大王说了,只要你们服个软,表示表示,我们本着以人为本不伤和气的原则,可以考虑放了你们国君。”

  公孙固答道:“被俘之君,已辱社稷,不堪再用。归与不归,我不强求,悉听尊便。”

  见对方如此不配合工作,斗勃怒道:“你就不怕我千乘之军踏破睢阳城?到时叫你悔之晚矣!”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我宋国军民甘与贵军决一死战!”

  对方软的硬的都不吃,斗勃只好再次返回。

  楚成王摆出这么大的阵势,原本也并非真心要和宋国干上一仗,只不过想借宋襄公而轻松捞点好处,好给另外五国尝点甜头,让它们死心踏地跟着自己。现在,宋国软硬不吃,看来这一仗是不可避免了,否则空手而还,如何向嗷嗷待哺似乳燕的五国诸侯交待?这不仅关乎楚国国际形象,更关乎楚国霸业成败。

  楚成王下令向宋国发动进攻。哪知宋国也不是橡皮泥做的,可以随便捏。睢阳城坚,加上准备充分,是以楚军虽众,一连激战三日,也占不到丝毫便宜。

  战局不利,使楚成王变得异常焦躁,他下令干脆把宋襄公杀了算了。

  臣得成阻住了他,说:“杀他太容易了,可是对您的声誉不利啊。您想,刚刚您才数落完他杀鄫子的罪状,转背您就将他杀了,这天下人会怎么看您。我看不如将了放了算了。”

  “什么?要我放了他!仗没打赢,倒将他放了。怎得给我个台阶吧,要不我这脸往哪儿搁?”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利用他做点文章。”

  “怎么做?你说。”

  “大王要真正实现称霸武林的梦想,就不能缺了齐鲁两国,否则是不完美的,也是不成功的。因为这两国太有影响力了,很多诸侯都以它们的准则作为自己行事的标杆。如今,这两国都没有参加盂地会盟,它们对我楚国的态度尚不得而知。齐国已经和我们通好,加上其日益衰微的实力,问题不会太大。最难搞定的就是鲁国,这个鲁国一向自诩名门正派,臭毛病臭规矩一大箩筐,心中从来就只有齐而没有楚。假如我们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我相信我们舍一宋君,必能得到鲁国的支持。您说,这买卖划不划算?”

  楚成王听完大喜,赞道:“好计!好计!”

  楚成王下令退军,屯于亳都(今河南商丘北)。然后,派使给鲁僖公去了封信。其信曰:宋公傲慢无礼,寡人已幽之于亳。不敢擅功,谨献捷于上国,望君辱临,同决其狱。

  鲁僖公得信,大惊。他知道楚成王名为献捷实为恐吓,这是在警告他,如果再不配合工作,宋襄公的今日就是他的明日。鲁国和宋国同为葵丘盟国,按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的算法,鲁国已被楚国划为敌国。如不改变立场,恐怕就要大难临头了。

  鲁僖公不敢耽搁,立即率团赶赴亳都。

  齐桓公这个当大哥的走了,小弟们日子过得真是憋屈啊。

  一到亳都,鲁僖公就让大夫仲遂打通关节,以私礼拜见了成得臣,希望他在楚成王面前替鲁国多多美言,却不知这条计策正是他一手缔造。

  此时,陈、蔡、郑、许、曹五国国君也从盂地来到亳都,加上鲁僖公,共六人。昔日齐桓公手下的一班小弟如今再次聚首,大家都唏嘘不已,感叹时节如流,感叹物换星移人我两非。

  六人团坐,均沉默不语,气氛相当压抑。

  见状,郑文公开言道:“自齐桓以后,天下重坠纷乱之中,纲纪不整,烽烟四起,黎民百姓又陷水火。没有一个一言九鼎的强力霸主,天下难复清平啊!”言罢,一幅忧心忡忡的样子。

  郑文公是亲楚派,当初齐桓公还在时,就和楚国眉来眼去勾勾搭搭,现在更是公然成了楚国的铁杆粉丝。所以,他一翘尾巴,大家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屎。

  楚成王大耍阴谋诡计,将好端端的衣裳之会变成了兵车之会,已是尽失人心,大家表面不敢说,内心其实挺反感他。是以,大家都没有理睬郑文公,继续干坐,保持沉默。

  见没有响应者,郑文公只好主动揭晓答案,“当今天下,最强莫过于楚。楚王这个人,有魄力,讲义气,跟着他混,有安全感,有奔头。依在下之见,我们不如举荐他为盟主,让他带领大家发家致富奔小康。”

  大家还是没有搭话,似乎沉默就是今晚的主题。

  尽管没人理睬,但郑文公显然并不想住口,仍喋喋不休地为楚成王做着说客。作业没完成,没法交差呀。

  最后,说得鲁僖公实在受不了了,“噌”的站了起来,道:“作为盟主,须布仁义于天下,方能人心悦服。今楚王以下犯上,用武力加欺骗的手段,强扣宋国国君,这不应该是一个盟主可以干出来的事吧。我们和宋国同为盟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如果现在我们不思救宋惟知奉楚,天下人将会以何种眼光看待咱们?又怎知宋国的今日不会是咱们的明日?”

  “当然,我并不是反对郑公的提议,我只是有些担心。只要楚王放了宋公,然后开诚布公和大家坦诚相处,我还是挺支持他的。”

  鲁僖公在发泄内心的不满之余,也没忘了鲁国的自身安全,所以还是无奈地赶紧亮明了态度。

  成得臣当初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算定了鲁僖公会是这种表现。因为在春秋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鲁国算是坚守祖宗礼法较好的最后一块阵地了。

继续阅读:第五十一章【大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话之帝国崛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