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县连续三天都笼罩在汤药和药粉的浓浓的苦涩味道中,直到第三日,无伤和无痕才将明面上负责刘阁老案件的钦差大臣冯大人找到了,只是冯大人操劳过度,如今昏迷不醒。
冯大人乃是刑部郎中,当时冯大人正出京处理与湄县相邻的凤县事务,慕容瑄与冯大人以前一起处理过几件案子,知道他做事严谨细致,见解也有不凡之处,因此,慕容瑄拿到刘阁老案子的时候,想都没想,就请旨让冯大人来做这一次的钦差大臣。
盛安王朝从先祖便有规矩,在处理重案之时,钦差一明一暗有两位,相对于明面上的那位钦差,暗中的钦差作用更大。
下面的人一般会贿赂亲自办理案件的人,但是,由于一般没有人能猜测得清楚暗中钦差的身份,大多数时候,下面的人迎接钦差的时候,都会小心翼翼,没有十分的把握,亦或者鱼死网破的勇气,一般情况下都谨小慎微,宁愿舍小保大。
而暗中的钦差的身份也不固定,有时候甚至只是六部里面,一个小小的主事也有可能。
这样,因为暗中的钦差大人的身份本就十分的捉摸不透,没有人敢轻易的想在背地里面做手脚,做起事情来,也省却了很多的麻烦。
实际上,慕容瑄这样的做法有些违逆规矩,一般情况下,钦差皆是皇帝亲自选派,毕竟也怕明暗的钦差勾结。
但是,慕容瑄这样的做法也是早有先例的,只是这样的情况,不多见而已。
当然,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慕容瑄自己本身是暗中的钦差的缘故,暗中的钦差大多数情况下皆是皇帝亲信亦或者是公正廉洁之人,徇私枉法相互勾结的少之甚少。
再加上这二人平常的品行,皇帝也深是了解,便毫不犹豫的将此案交给了二人。
明暗钦差,有时候相得益彰,有时候相互掣肘监督。慕容瑄和冯大人二人自是前者,配合默契。
只是,刘阁老此案迷雾重重,现场的伤口皆是一刀毙命,干净利落,
找人来查看伤口,想从伤口上去寻找方向,却也查不出出自何门何派。
现场虽然有打斗的痕迹,但是,愣是没有从这些痕迹中找出一丁点与凶手有关的讯息,包括鞋印。
以往这样从脖颈上一刀致命的案子,由于脖颈处出血猛,出血的量也很大,地上的鲜血也多,凶手由于专注于杀/人,很容易踩到地上的鲜血,这样,多多少少也会留下点带血的鞋印的,但是刘府现场,完全没有这样多余的鞋印。
因为这个案子的现场毫无破绽,和三年前的一桩案子极其相似,当时的案子明面上的钦差是慕容瑄,暗中的却是冯大人和谭梦浙,因此,冯大人对于这案子是极其的执着。
由于受到三年前那个案子的影响,慕容瑄和冯大人首先就给被杀的人检查是否中毒,但是,无论银针是放在喉咙还是长针刺进胃里面,银针至始至终都没有变黑。加上这些人的死状神情,以及皮肤的变化,也完全没有普通中毒的反应,二人才打消了将两个案子连在一起的想法。
但是,越是这样的没有一丝破绽,才越是让人心中生疑,才越想去把这件事情弄得清楚明白。
于是,冯大人拉着两个衙役和仵作,愣是将现场所有人的脚印进行了一一的对比,最终的结果是,现场没有一个脚印是多余的。
府中花草树木,府外车马痕迹,查来查去,皆是没有意外之处。
走访乡邻,乡邻对刘阁老皆是称赞有加。
怀疑山贼劫富济贫,谁知临近的两个山贼窝子都因为刘阁老品行高洁,让这些平常打家劫舍,劫富济贫的山贼敬重。
怀疑外来山贼,但是,外面的山贼也说,他们动谁,也不敢去动刘阁老。刘阁老致仕回乡之后,仍旧关心百姓,因为他阁老的身份,地方官也不敢在这一片来欺压百姓,又出钱兴修水利,保得这一方百姓安宁,得了这一片乡邻敬重。
他们落草为寇,偷盗抢劫的事情没少干,可惹恼了百姓,到时候,民怨沸腾,惊动了官军前来镇压也是划不来。更何况,刘阁老所在地区本就有两处山贼,大家都是道上走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去夺取别人地盘上的利益,没有十分的把握,不到万不得已,这种事情,都是不会去干的,毕竟,道上的兄弟,都是拿命在换钱,有点儿钱,哪个都是想过点儿清净日子的。
饭是要拿命来吃的,若真的动了刘阁老,就是拿着自己的命去打烂了自己吃饭的碗,因此,山贼道上便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动谁也不能动刘阁老。
最后的访查,连刘阁老家的下人都被人说得温和有礼,说是下人招惹了是非上门也谈不上。
况且,刘阁老在朝中多年,政事上与一些大臣虽有意见不合的时候,却也是对事不对人而已。更何况这满朝文人,不说全部,一大半是他刘阁老的学生,谁没事找这个老师不是,好多人求之不得,这样的来残害也谈不上。
方方面面整理下来,硬是找不出刘阁老一家人被人这样残杀的理由。
这样的天衣无缝,无从下手,要不是三年前的也是遇到过一桩这样现场极其相似,处理起来也同样极其棘手最终也无法侦破的案子,他们都快以为是传说中的恶鬼滥杀无辜了。
于是,慕容瑄和冯大人再次将这两个案子连在了一起,虽然三年前那个死去的人是外放的一名官员,但是那官员也是这样的与人无争,在任上也是只做实事,百姓爱戴,最后却是被人灭门,连家中的养的一只猫都没有能活下来,
但是,那件案子里,中的毒是幽国的一念香,此毒中毒之后,意识却越来越清晰,四肢会越来越麻木,然后,在极力的反抗中,四肢会逐渐不能动弹,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被人斩杀。
但是,中了一念香的人,面上的神情由于最后死亡的时刻是眼睁睁看着自己被人斩杀而不能还手,所以更多的是绝望和恐惧,甚至是死不瞑目。
更重要的是,一念香这味毒里面,最是不能抹去的便是香,这是带着曼陀罗花香味和百合香味混合的毒药,这味毒药在人没有吃进胃里面之前,完全是没有味道,但是,只要进入人的身体之后,跟随血液行走两个时辰,身体就会慢慢的散发出香味,香味散发出来半个时辰后,身体变开始麻木,最终,凶手就会在这个时候出现,激发中毒者反抗,增加血液流动的速度,加速身体麻木的速度,听起来像是凶手在逗猫一样。
死去的人,血液不会再流动,可这种香味却已经通过汗液、血液,浸透在血肉之中,除非身体腐烂,否则,绝对不会消失。
当年能识得一念香之毒,要多亏谢老神医为数不多的三个亲传弟子中的房笠,如今已是太医院的院判。
刘阁老的案子,现场有反抗的痕迹,死者面上也有惊恐之色,但是,却独独没有中毒的现象,
却和当年的案子实在诸多相似,因此,接触这个案子不久,慕容瑄和冯大人便已经去了书信去京中,请求皇上能够调房院判前来协助调查。
房院判因为家中母亲病危,回了乡间照料,足足等了一个多月,才将房院判等来。
冰窖里的尸体,早已经换了一次又一次的冰。可是,偏巧不巧,房院判刚刚寻得死者中毒的一丝踪迹,正要查询所中之毒为何毒的时候,竟然突然病倒,至今仍旧昏迷。
恰好后来收到谭梦浙的书信,慕容瑄无奈之下,才会急急去寻柳思洛。
也不是他不想去寻谢神医,只是,那天他追到谢神医跟前的时候,谢神医拿着一把梧桐籽笑呵呵的对他道,“我这个徒弟你带去更好用,何须我这把老骨头前去奔波!”
后面,任他如何恳求,谢老神医都不松口。
柳思洛听完慕容瑄这番讲述,心中也算是明了,让人将第二碗汤药给冯大人喂下,便道,“既然这样,房院判没有做完的事,我就来做吧,不过,冯大人身上的毒,我还不能确定能不能解,只能先用这些药试一试,若是明早他能醒来,便是毒解,若是没有,我只能继续换药试着来!”
慕容瑄揖手感谢,柳思洛要去冰窖,谭梦浙本想陪着她进去,奈何冰窖实在寒气太重,柳思洛不放心,硬将他拦在了门外,只将无伤和寒霜带了进去,一同跟着的慕容瑄被谭梦浙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照顾好他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