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再见潞州(上半部结局)
诀明子2019-10-24 15:403,839

  张家和申家联姻结成亲家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潞州城。

  听说定亲仪式搞得很隆重,申家一掷千金,包下了整个潞鼎春酒楼大摆三天定亲宴,潞州各地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被邀请了过去,就连世子也派人赴宴,还亲自送了一对玉如意表示祝贺,申家一时风光的很。

  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申家这下毫无疑问是要一跃而起了,以它的过去一年赚取的财富加上此番联姻张家,申家已经直接超越王家孟家,成了整个潞州能和张家并驾齐驱的,数一数二的富贵人家了。

  陈卿也早早接到了请帖,被邀请赴宴,但他思来想去还是没去,毕竟申家和他的关系中有很多微妙之处,无论是申沁芳,还是王府的世子都是他不适合见到的人。

  他听陈访说,如今潞州城可热闹了,定亲之日,申家当众宣布从即日起一直到结亲完毕,一个月内,城内各街道、路口每天唱两出大戏,四台鼓书,还有各种焰火杂耍表演,简直比庙会还要热闹。

  陈月也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起初还表现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跟陈卿说她并没有把那个申纬放在心上,陈卿却明显感觉的出来,姐姐的心里还是难过的,毕竟申纬是她来潞州城以来,遇到的第一个对她好也是第一个向她表白的男子。

  “也许他也有什么难言之隐吧,毕竟能和张家结亲,这对一向把家族利益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的申家来说,实在是一件大好事,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啊。”陈卿心想着,心里暗暗恨这个张知道,这一看就是他干的好事,怎么能这么做的。

  这两日,陈卿怕姐姐难过,一直陪着在她身边。

  两日后一早,睡梦中的他便被一阵震耳欲聋的敲锣打鼓声惊醒,还以为是谁家办喜事,打开窗户看时,才发现自家的院子里已经站满了人。

  远远看去,一队约有十几人身着华丽服饰的男女分成两排,手上各托着一个精致的礼盒,在他们前面站着的是一个满头金灿灿头面,穿一身大红长袄外罩一件青色披风的中年妇女,那妇女旁边还有两个穿着粉色袄裙的妇女,她们正在院子中和陈卿的父母说着什么。

  那中年妇女年龄约在四十岁上下,身后的两个妇女也有三十出头,她们穿戴整齐,举止得体,像是哪个大户人家的贵妇人。

  见这阵势,陈卿赶忙穿好衣服出去,走到院门天井才看清楚了,那中年妇女身后的两个妇女手上居然各拿着一只活雁。

  “这,这不是求亲纳彩才要用到的东西吗?”他疑惑着,快步走向人群中,父亲陈琦和母亲杨氏这时正被众人围在中间,听那妇女说着什么。

  他走近听了半天,终于明白了,原来她们都是媒婆,是张家打发前来向陈月求亲的。

  “这个张知道,总是这么出人不意,没着没调的。”陈卿弄清楚怎么回事后,嘴上责备两句,心里却很快高兴起来。

  陈卿父母显然是从陈曩那里听说过这个张家公子和陈月的事情的,但眼下他们突然来求亲,他们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得让媒人在外等候,陈母亲自去房中问女儿意见。

  陈卿心想这下可不好,以姐姐的性格一向都讨厌别人自作主张,这张知道也不知提前跟她商量过没有,就这么打发媒人上了门,陈月不给他好看才怪。

  正在院中忐忑不安之时,他看到母亲慢慢从陈月房中走了出来,就这么不动声色的走到那媒婆旁边,小声跟陈卿父亲说了些什么,陈琦脸上渐渐浮现一丝笑意,这才拱手施礼道:“我夫人已经问过闺女意见,你们,回去准备吧。”

  那媒婆顿时脸上笑开了花,一口一个亲家公的亲热叫着,然后知会旁边两个媒婆,两人抢着上前,将两只活雁放到了厅堂,随后他们身后十几人也开始陆续将礼盒摆放到厅堂之中。

  陈母这才从衣袖中拿出一双绣着喜字的腊底布鞋和一方手帕交给媒人,那媒人放下礼品后又问了陈母陈月的生辰八字,得到回复后千恩万谢的走了。只说是交给男方家早定婚期,下次就来送聘书、礼书和聘礼。

  陈卿这才松了一口气,眼睛不住盯着陈月所在的屋子,看来这下姐姐是终于要出嫁了。

  随之他的心里又涌起一阵悲凉,王府令旨上给他的时间是只能在这潞州城歇息半月,如今已经过去几日,看来他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参加姐姐的婚礼了。

  随后几日,张家先后多次派人前来和陈父陈母商量结亲的事情,每次来都送来一大堆礼物,让老两口常常不知所措。

  更让他们感到浑身不舒服的是,这对一辈子活在大山里的老夫妇居然一夜之间成了潞州城的名人,一出门便被周围的人指指点点,就连陈相都专门跑到家里询问到底怎么回事。

  他说城里最近都流传开了,本地首富张家的独子,也是潞绸张家唯一的继承人张知道,居然要娶一个贫民人家的姑娘为妻,还三书六礼搞得颇为隆重,这个消息显然比申家和张家的结亲更劲爆,一时之间陈家租住的大院俨然成了潞州城中最热闹的所在,各种街坊邻居,认识的不认识都来帮忙,更多人想一睹陈月的风采,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姑娘能有这般福气。

  也许是为了让陈卿尽量能多赶上这份热闹,张家的聘礼在他还有三日就要离开潞州城的时候便下了,羔羊牛犊,乘马束帛,还有一箱箱华丽的潞绸云锦,金银首饰,张知道还专门安排了一个马车队,将聘礼沿街送来,又专门派人将部分聘礼连同陈父陈母一起护送去了陈月的老家,那个叫石埠头的小山村,那阵势恨不得让全潞州都知道他要娶亲了。

  随着令旨所下时间一天天的临近,陈卿忙碌之余,心里也越来越难过,看着姐姐的婚事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他不由得想起了锦儿,想起了自己的终身大事,他想在离开潞州城前无论如何也要见她一次。

  眼下已是年关将近,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置办年货,陈卿却没什么心思过年,因为腊月二十三小年一过,他就将不得不踏上回乡的路程。

  ……

  这日,张家派来准备亲事的人中出现了一过熟悉的身影,悄悄潜入了陈卿所在的屋子。

  “郝义,你,你怎么来了。”陈卿一见他便兴奋起来,抓住他的肩膀道,“你快说,是不是王爷有密旨,我不用离开了。”

  郝义拿开他的双手,无奈的摇摇头,一双眼睛木然的看着他的脸,伤感道:“陈首领,你,你瘦了。”

  “没,没事。“陈卿装出一副轻松的样子。

  “郝义你来找我何事?是不是张安,有什么消息?”

  郝义点点头,半晌,从袖中拿出一信给他。

  陈卿疑惑的看他一眼,迫不及待的将信慢慢打开,仔细看着,原来是信是张安写给他的,说自己已经知道了他后来的事情,如今不便前来见他,写信是专程嘱咐他,要他务必遵从令旨,三日后必须离开潞州城,千万不要拖延。张安告诉陈卿,那个王琳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难为他的机会,也定然不会就这么轻易放过他,让他还是想办法离开潞州回老家避避的好。

  “陈卿老弟,听哥哥一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一定要遵从老王爷安排,安心回老家潞城县先做个小吏,如今之际只能徐图良机,切不可莽撞行事。”

  另外还有一事,我想请你帮忙,希望你能在走之前,也写一封信给朱勋潪,信中只说一件事,如今灵川王三年丧期已过,让他年后务必早日成亲,早生贵子,千万千万不可拖延,其中利害他日后自会知晓。但千万记住,你绝不可再亲自去找朱勋潪,今后也不可,否则不仅自己会很危险,也会连累很多人。”

  陈卿掩信发呆,良久,结合张安狱中对他说的那些话,渐渐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随之不觉悲从中来,再看一眼信中最后一句,一想起今日走后不知何时还能再见到锦儿,便更加难过的不得了。

  他再三求郝义,让他想办法通过小娟,再见锦儿一面,郝义虽知道当中风险,还是义无反顾答应给他帮忙安排。

  ……

  三日后,大明正德七年腊月二十三日,夜

  在陈卿即将出发返回原籍的前一个晚上,潞州护城河畔一个不起眼的茶楼,一个小包房内,一灯如豆,微微跳动着。

  “陈卿哥,你别走,我舍不得你走。”穿一件素雪蝴蝶隐纹云锦袄的锦儿,用她如雪般白皙的胳膊紧紧搂住陈卿的脖子,哭肿了的眼睛微微闭着,央求他不要离开。

  陈卿整个人都快要崩溃,一双大手用力的搂着她,似要将她塞到自己的胸怀里去。

  “对不起,锦儿,对不起。”他一个劲说着,“一切都怨我,如果当初我能趁着老王爷健康,早日向他提亲,也不至于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不,不怨你,不怨你。”锦儿哽咽着,声音已经沙哑,“陈卿哥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所以才值得锦儿喜欢,我爱你,不论到什么时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

  陈卿哥,你不要气馁,王爷爷还在,他老人家一定会没事的,你还有机会回来。即便,即便爷爷有个三长两短,王兄明年袭了郡王之位,也会有办法让我们在一起,你千万不要说丧气话,答应锦儿,你一定要回来找我,娶我,好吗?”

  陈卿的泪水终于控制不住,如雨点般落下,将她抱得更紧,用手轻轻擦拭着她脸上的泪珠,用力的点点头。

  陈卿将写给朱勋潪的信交到她手上,让她转给他,嘱咐她一定要催促朱勋潪早日成亲,早日有自己的孩子。

  “锦儿,我的好锦儿,我们都不要放弃,都要等着对方,相信我,我一定会来娶你,不管到什么时候,我陈卿只要还活着,就一定要锦儿做我的妻子,咱们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嗯嗯,陈卿哥,我们拉钩,拉钩……”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耳边响起,此起彼伏,传达着百姓们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小年夜,潞州城的上空,申家和张家竞先燃放焰火,彻夜不息,璀璨的焰火划破夜空,缤纷的色彩引得人们不顾严寒出门观看。

  寒冬腊月,人们吩咐走上街头,逛集市,买年货,一个个兴高采烈,好不热闹。

  陈卿一夜无眠,半夜就起身,在伯父的帮助下收拾好了行装,不忍打扰姐姐和弟弟的休息,就这么一个人,跨上马匹,拜别伯父,悄悄向城门而去!

  再见,潞州!

  我一定还会回来的,你们都要等我,等我……

继续阅读:第125章 青羊血泪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潞府风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