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青羊山英雄聚义 明朝廷正德驾崩
诀明子2019-11-16 11:133,712

  王廷录的被捕让陈卿感到一种强烈的危机感,他莫名其妙的被杀后,这种危机感更是如噩梦一样,让他常常在睡梦中都会惊醒。

  这一切都让陈卿心里更加感到官府的可怕,大明律法死刑复核需要刑部核准,就是为了防止官员草菅人命,但在胡郜这样的贪官面前,这条居然是没用的,他想杀谁只需随便安个通匪的罪名,便可不加审讯便动刑,即便刑讯致死对外也说是病死牢中了事,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就能把一个人杀了,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他终于看清楚了一个现实,在这个年代,真正的世外桃源是无法独立存在的,无论你再怎么躲躲藏藏,妥协忍让,只要官府想找你的麻烦,你都是他们砧板上的肉,随时可能被他们宰割。

  为了保护大家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打造的新天地,以防万一,他决定除了秘密训练些村民把他们武装好以外,还得暗中招募一些四方英雄豪杰在青羊山聚义,像《水浒》里的梁山一样,营造自己的声威,关键时将官府的气焰压下去,增加抗粮抗税的本钱。

  一时间,青羊山上动作频繁,陈家子弟们开始四处活动,悄悄去山里山外联络那些割据的山寨,到河南林县一带寻访当地的绿林人物,他们沿途走村串巷,将谷堆地描述成了人间天堂四方百姓前来归附者更多,陈卿皆来者不拒,通通接纳,给他们分配土地,建造房屋,发放粮米,让他们在此安定下来。

  经过一年多的宣传,果然有很多好汉来到青羊山,这当中先后有潞州南部的泽州李陈、李景芳两兄弟带着七十余人前来投奔,又有河南林县陈得和等率领一百五十余人,河南辉县殷得山、殷得海兄弟二人率领两百余人前来投奔,直到后来,连活跃在彰德府多年的大响马冯大川也率领他一帮兄弟三百五十多人来到了青羊山。

  这些人不是啸聚山林的绿林好汉,就是劫富济贫的地方豪侠,当然也有山里的土匪,被官府通缉的要犯,但他们大都是穷苦农民出身,因各种原因被官府逼的活不下去才不得不离开家乡,四处流窜。多年来又被各地官府围追堵截,正愁没有出路,骤然听得青羊山暗中招兵买马,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商议,自己所在地方既无山河之险,也无法扩大地盘,哪里有这大山里好藏身,于是干脆放火烧了各自地盘,卷起全部家当,齐聚青羊山。

  他们的到来让陈卿如虎添翼,他把这些人一一妥善安置,又嘱陈相安排人在寺头村北边山间开辟出一大片田地给他们,让他们安顿下来。

  就这么,一系列活动在悄悄的进行,陈卿以为已经够小心了,有一天却恍然发现,远近四方原本盘踞着一些山寨土匪居然一夜之间都不见了,一打听之下才知道他们是被青羊山这些新来的人物给吓跑了,让陈卿闻言哭笑不得。

  转眼过了三年多,谷堆地附近田地越开越多,前来投奔的英雄人物也越来越多,这一年已是大明正德一十六年。

  这日,陈卿像往常一样召集众各路英雄并本家子弟在山腰新搭建的一个石厅内聚会,大家有说有笑,聊着去年的收成,今年的春耕,整个厅堂里好不热闹。

  这石厅全部由山上的石头垒砌而成,居高临下,面阔三间,中厅尤其宽阔,石厅外四周花树丛杂,外围全种着柳树。陈卿坐在大厅正中的椅子上,其他人分坐两边,他们的椅子,都是村里的木匠王老实用这里常见的槐木做的,两边椅子比中间稍微小点,垫着都是棉麻垫子,唯独中间椅子垫的是一张獐皮,是村里一个猎户送的,这张椅子正好给陈卿坐,以区别于其他人。

  大厅内,陈卿坐在正中椅子上,面向南门,左边一排坐着三叔陈良、四叔陈铎和弟弟陈相、陈奉、堂弟陈铁旦、陈东来等几个陈家人,右边一溜则坐着这些年陆续投奔而来的冯大川、陈得和、殷得海、李陈、李景芳等各路英雄及他们带来的小头目十几人。

  他环顾四周,摸摸椅子的扶手,感觉竟有如当初在王府时,沈王举行朔望朝时的那种排场,不由得感叹道:“真没想到,才短短几年时间,咱们居然已经发展到了如此地步。”

  众人都尊他为这青羊山的老大,闻言也都感慨不已,这边陈奉带头起立道:“全赖大哥筹谋!”陈家人都跟着附和。那些各路英雄也都站起来,齐声道,“全赖大哥收留!”

  陈卿听得心里又是一阵感慨,赶忙示意大家坐下。众人这才再次就坐。

  他如今在这个位置上坐的久了,举手投足讲也培养出来一种气场,说话中气十足,让人尊敬也让人敬畏。

  他本身有一身好功夫,加上多年来,他当初在王府时那些英雄事迹早已被陈奉添油加醋,安排人四处传播,这下更是让这里的兵士和百姓们都觉得此人实在是了不起的人物。

  陈卿和大家寒暄一阵,过问了一些周围各村寨人马钱粮安置的情况,正要说些什么,忽见门口急匆匆跑进来一人,戴一顶遮风大帽,穿一件直缝宽衫,红发长脸,身高体壮。

  他一进门屁股就坐在一张空着的椅子上,朝向陈卿,激动道:“不好意思大哥,我有点事情来迟了,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啊,据京师传来的可靠消息,这几日天下恐要大变,正德皇帝朱厚照前些日子死在了宫里。”

  话音刚落,安静的厅堂瞬间如巨石落河般惊起一片波澜,大家眼睛齐刷刷朝向他。

  陈奉也起身道:“殷大哥,此言当真,你这消息哪里来的?”

  “对啊,消息哪里来的,什么时候的事情?”众人都站起身来,齐齐围着他问这问那。

  殷得山努力平复下激动的心情,大声道:“千真万确,我手下有个人,他姑姑家一个表哥在宫里当差,前些日子回到家说的,说那正德皇帝半个月前驾崩,而且死后无子,现在朝廷已是群龙无首,正在等新皇帝呢。”

  陈奉这才确信,而一旁的李陈、李景芳、冯大川等人已是激动起来,尤其是李景芳,落草前和陈卿一样做过官府小吏,闻言竟至扑通一声,面天而跪,喜极而泣,道:“无道昏君,宠幸奸佞,纵容贪官污吏祸害百姓多年,今日终于被老天爷收走了,真是天意,报应啊!”

  他声音嘶哑透着一种哀嚎,感染着现场每一个人。想到大家都是被贪官污吏欺压的活不下去才不得已走上这条路,每个人的心里都是百感交集。

  陈卿就这么眼瞅着大家,围着殷得山聚成一堆,开始大骂正德皇帝,说着各种道听途说来的这皇帝的昏庸之举,什么“不住宫里住豹房,不养百姓养虎狼,什么强抢民女,荒淫无耻等等……”

  陈卿坐在后面的椅子上,听得不住的皱眉头,心里不由得想起当初在王府时,他和张安朱勋潪等人背后也没少议论这个皇帝。

  “他各种离经叛道的行径,虽看似荒唐,却不能说他是个昏君……”这是张安曾经说过的话,他还记得当时张安脸色冷冷的表情,“朱厚照身边很多文臣自己就是个小人,却不允许别人做君子,自己明明是个道貌岸然的文痞,表面上道德文章,满肚子阴谋诡计,而皇帝是真性情,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都写在脸上,至少没那么假。”张安似乎还有点喜欢这个皇帝。

  这时朱勋潪的声音也在耳边响起:“此人是性情中人,做事由着自己性子来,不拘礼法,常惹得朝臣们不高兴,但对百姓却还不错,一听说哪里有灾啥的直接就是一句减免赋税,与民休息,很多大家议论的荒唐行为有的是百姓们添油加醋乱传的,有些则是那些被他气得够呛的文臣们四处胡说哗众取宠的,他们觉得皇上就该像个圣人一样言谈举止都符合他们认为的规范,却不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这是典型的宽以律己,严以律人,孔夫子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都是当放屁的!”

  朱勋潪温文尔雅,一向都很少骂人,这是少有的几次,所以让他印象深刻。想到这里,他嘴角不觉溢出一丝笑意,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王府的时光。

  这下看他们聊的火热,他本想上前说什么,看到众人脸上那骂的痛快的表情,突然又意识到什么,一句话也说不出口了。

  这时只听陈奉接连追问了殷得山一些问题后,抓住其中一点道:“你刚才说什么,这昏君荒淫多年,却没有留下子嗣,大明皇位现在处于空缺状态?”

  殷得山重重的点点头,说那公公说的有板有眼,如今天下真是无主,宗室朝臣都在抬杠,为该让谁当皇帝争执不休。

  “唉,可惜了,这万里江山,不知要留给谁了,又不知道接下来会来个什么昏君,会不会继续荒唐下去。”殷得山边说边感叹道。

  陈奉哈哈大笑几声道:“他可惜个啥,我看真正可惜的是我们。也算他朱厚照死的正是时候,我们如今势力尚小。如果假以时日,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十几万的队伍,趁此之时打上京师,直接夺了这皇位,不是更好?”

  其它几个本家兄弟也跟着掺和,铁旦道:“我看也是,这也省了他们,为该把皇位给谁这个问题烦恼。”

  他和陈奉一样,说话总是口无遮拦,又很有意思,一时惹得在座的人哈哈大笑起来。

  陈卿正不知该怎么插话,听到这里顿时脸色一变,起身呵斥道:“陈奉铁旦,你们说话也太放肆了,议论归议论,你扯什么造反,信口开河,口无遮拦,也不照照镜子,自己有几斤几两,还妄想取天下做皇帝,你以为这皇帝是那么好当的?”

  大家正在说笑,早已忘乎所以,听他这么一咆哮,赶忙住嘴站定。

  却见陈卿镇定了下,正色道:“众位兄弟,谈笑归谈笑,我们还得认清形势,昏君贪官虽无道,如今天下却并非末世乱世,以我们这些力量,恐怕连个县城都未必能攻下来,更不要妄想什么取天下,简直是扯淡!那样只会让大家死的更快。”

  他像个成熟的智者一样声音变得越来越温和,语重心长道:“我们只求自己能活下去,有能力跟官府周旋就可以了,别的想都不要想。”

  此言一出,堂上立时恢复了平静,大家这才明白了他生气的原因,场面顿时尴尬起来。

继续阅读:第156章 土匪窝吓坏胡知县 县衙里典史动心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潞府风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