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开粮仓陈卿一声吼 起义军一举占四方
诀明子2019-12-03 17:314,045

  几日后,重重山峦还笼罩在一片氤氲之中,山羊“咩咩”的叫声显得格外清晰悦耳,几条土狗摇晃着高高翘起的尾巴,在村口的柴火堆里嗅着什么。

  陈卿和弟弟陈奉带着由山上百姓组成的护卫队三百多人,还有冯大川、李景芳和他们的人马两百多人,一起浩浩荡荡下山直奔石埠头方向而去。

  一路上他们淌过长满蒿草的山路,裤腿都被露水打湿了,陈卿却坚持不骑马不骑驴,非要和大家一起走到石埠头,他边回忆边和其他人讲述着当初和陈奉从山上一路摸索过来找到谷堆地的情景,一切仿佛还在昨天,他动情道:“当时出来只是为了找条活路,而今日回去,却是要踏上一条不归路了。”

  五百人马走了足足有一个半时辰,快到午时,他们终于来到了青羊里,路过石埠头,陈卿家门都没进就带着大家直奔青羊里官仓。

  一路上冯大川早已安排人敲锣打鼓,喊着开仓分粮食了,从离开谷堆地开始便陆续有附近村子的饥民流民百姓闻讯跟过来,直到了青羊里官仓附近,石埠头和周围几个村子里的百姓也闻讯赶来,百姓们争先拥挤着,就像赶集看大戏似的,看着陈卿的人马,见他们拿着不是刀枪而是农具,不仅不害怕反而觉得亲切。

  陈奉带人先一步赶到青羊里官仓,见仓门锁着,如今已经过了收秋粮时节,仓管们很多人都回家歇息了,只等着年关一到将粮仓里的粮食交给地方官府官仓。整个粮仓就只有村里的两个老头在轮流看管,陈奉上前二话不说先让人把他们绑了,才通知陈卿带人过去开仓。

  陈卿带领众人浩浩荡荡来到官仓前,他站在一个高高的土墩上,面对着围观而来的百姓们,挥动着胳膊大声道:“乡亲们,我叫陈卿,是这附近石埠头村的人,很多人都认识我,没错,我还是那个青羊山的土匪头子陈卿,被官府陷害通缉,搞得家破人亡。

  我今天侥幸死里逃生,重回故里,我来干啥来了。来开官仓,给大家分粮食,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官府无道,不管咱老百姓的死活。就我们这些村子里,就没有一块完整的土地,很多地里都是沙子石头,根本长不出庄稼来,而官府却不管不顾,这些年强行把这些烂地分给我们,逼着我们照好地的收成给他交谷子,多少百姓辛苦一年,节衣缩食,打下的粮食都不够交税的,又有多少人被官府压迫的家破人亡,跟我一样!”

  他环顾四周黑压压围观过来的破衣烂衫的乡民,从袖筒掏出两本他当初收税时用的黄册和鱼鳞册,激愤地加快语速说道:“乡亲们,你们看看这是什么,我当初就是官府的税官,这两本破册子是洪武年就发下的。里面很多人家从永乐时期户便绝了,很多土地早已不是我们的,而我们这些年却还得交税,稍有交不上,那上面收税的官吏是非打则骂,多少人被他们欺负的不成样子却连吭都不敢吭一声,又有多少人是吃着烂谷子,却把自己的好粮食凑起来给到官府,节衣缩食,苦了全家人,就这还不够,到头来一遇老天爷不高兴就得活活饿死!”

  陈卿本就是农民出身,此番又的确遭了莫大冤枉,他越说越激愤,也越动情,很多村民百姓这些年早就受够了地方官府的压榨,本就一肚子憋屈无处伸张,这下听他这么一说,大家交头接耳一阵纷纷叫好。

  石埠头村几个奄奄一息的百姓更是带头起哄,尤其是坡下那个老王头,当初儿子偷吃了点种子粮被他活活打死,寡妇媳妇也不跟他过了跑了,他这些年一个人却仍然得种地,交税,早就支撑不住,听到陈卿的话,更是大声对村民说:“没错,我就是其中被逼得活不下去的人,我老王头一辈子勤勤恳恳,招谁惹谁了,要受这个罪,我,我不服啊。”

  陈卿看着他瘦骨嶙峋的样子,不觉悲从中来,更加坚定道:“所以今天,我们豁出去了,官府不拿我们老百姓当人,我们自己得活的像个人,他们不给我们活路,我们自己找活路。今日我陈卿在此,就是要砸掉这座吃人的官仓,将仓中存积的官府从大家手里压榨来的粮食都拿出来,再还给大家,有活不下去的,等下就拿粮食,人人有份,官府若是追究,算在我陈卿一人头上,老子今天就是反了!”

  他话音落地,人群中迅速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陈卿边说边让人拿大锤砸开那仓门,百姓们望眼欲穿,咽着唾沫。

  这时一个拄着拐杖的驼背老人领着石埠头村的新任里长和两个甲首气势汹汹赶来,见到陈卿居然敢砸官仓,老人气得用拐杖指着他大骂道:“好你个陈卿,你咋又出头露面了?你还让不让青羊里的人活了?”

  陈卿瞅了他一眼,冷哼道:“我这么做就是让大家活,不然才是死路一条!”

  “对,砸了这狗日的粮仓!”人群中发出阵阵呐喊。

  那驼背老人唾沫四溅道:“陈卿你好大胆子,亏你也是读过书的人,大恶有十,谋反为最,这可是抄家灭族的罪过,我也是为了你好。今日你这么胡闹,朝廷岂能饶过你?连带着众乡亲陪着掉脑袋。”

  一位甲首撸起右臂膀朝天一举道:“乡亲们,千万不可胡来!这里甲制就是要相互监督,一家获罪全里连坐啊!谁不怕掉脑袋哩?陈卿这是在坑害大家呀!”

  当下围观的众人有的开始向后退缩,几个胆小怕事的更是抽身离去……

  陈卿两眼盯着走来拦阻的几个人,大笑一声,疾步上前,一把抢过拦阻他们的“老人”手里的拐杖,用力咔嚓将他折为两截,往空中一扔,大声喝道:“老子就是反了怎么了,我也想做个好百姓安分守己,只要有地种有饭吃就行,可官府给我这个机会吗?谋反灭门,老子昨天也没谋反,不也让官府那帮畜生差点灭了门吗?我现在明白了,对官府就不能心存幻想,要么顺着他等死,要么就干他娘的!”

  “对!”人群中很多百姓大声呼应。

  “反了反了!”人群中不知谁带头一呼,无数人群起响应,呐喊声在山谷间回荡,愈加嘹亮,直冲云霄。

  陈相使个眼色,早有人过来把那老人和甲首捉了下去,他随即举起右手高呼:“随我来!开仓分粮!”

  陈奉也挽起袖子在原地转了一圈,带头欢呼:“分粮啦,分粮啦!害怕的滚一边去!”

  身后,无数贫苦百姓顾不上回家拿来盛粮的袋子,紧紧跟着陈卿,迈开大步向那官仓涌去,陈奉命人把所有仓门的锁头都砸烂了,刚打开一座粮仓,便有百姓脱下了衣服,有的取下了头巾一哄而上,三座存放麦豆黍谷的窑洞门“轰”地被撞翻。

  陈卿挥挥手叫喊:“乡亲们,别着急,慢慢来!”

  他紧绷着脸,吩咐冯大川带人守着各仓门口,指挥百姓们排队取粮食,每家五斗米麦,不到一个时辰就将仓里存积的粮食取得干干净净。百姓们欢呼着,扛着粮食高兴地回家,路上逢人就说是青羊山的义军给他们送的粮食,这消息很快便像长了翅膀迅速传播开来。

  陈卿这边安排砸了青羊里官仓给百姓分粮,陈相在山上则按照他下山前吩咐的,调集了五百多人马,秘密进驻周围的西湾、军寨、门楼、安阳、虎窑等地,随时做好下山夺地的准备。

  陈卿安排人马先占了青羊里,又陆续占了周围很多村落,将告示贴到各个村口。告知村民从明年开春开始,都不用交税粮了,年后他们会把所有村里的土地集中重新分配,每家每户都有地,且三年内不用交一粒粮食,这小小一贴告示比他砸官仓的动静还要大,很多百姓听说后都高兴的手舞足蹈,跟过年似的,冯大川和李景芳的人马所到之处被人夹道欢迎,很是威风了一把。

  陈卿回到谷堆地,陈相告诉他一切已经准备妥当,陈卿点点头,召集各路首领在聚义厅集合,振臂一呼道:“兄弟们,寒冬将至,眼下正是农闲时节,地里的活可以闲,咱们的手不能闲下来,官府也不会给我们喘气的机会,如今青羊里官仓被砸、官粮被分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到官府,我们的告示也四处贴开了,咱们一不做二不休,明日就下山,先把青羊山附近这些村镇全部占了,一步步扩大,建立咱们的大本营!”

  众首领高声附和,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陈卿又特别嘱咐道:“下山前我再重申一遍,明日起我们就不再是土匪响马,而是反抗官府的义军,是老百姓组成的队伍,也是为着百姓活路的队伍,任何人下山后不得侵扰百姓,有敢将刀枪对准百姓的,我陈卿第一个不会放过他!”

  他说罢让陈相拿出一张纸,像是个军令状,让各路首领在上面签字画押,认可统一号令,统一指挥,不得私自行动,不得骚扰百姓等条款,众人纷纷在上面画押,签下这军令状。

  次日一早,天色雾蒙蒙的。

  青羊山上又有一千多人马在各路山寨首领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开出谷堆地,围绕青羊山四周分批出发,手拿着大刀长矛钢叉甚至斧头锄头开始行动。

  先有殷得海和林得和带人占领了谷堆地南部壶关县的新安里、龙真里、羊围、杏城一带;陈卿陈奉则亲自带人向北夺取了潞城和黎城县的张井里、东禅里、安善里、石灰里,配合之前冯大川、李景芳等人占据的青羊里,不到七天时间,青羊山周边便有十几个里陷入农民军之手,很快形成了一个以谷堆地为中心的农民军大本营。

  义军每到一处便打开当地的官仓、私仓、给百姓分发粮食土地,同时设立盘营招收乡民入伙。

  很多里甲村镇本就没有多少兵员守卫,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服徭役的民壮,这些年他们也早就受不了上面压迫,一直消极应付,一见着农民军挥舞着兵器过来顿时吓破了胆子,青羊山义军就像飓风一样顷刻间席卷了一大片山山岭岭。

  消息传到潞城、壶关、黎城三县,三县县令惊慌失措,仓促组织县里的衙役民壮前往镇压,这些人一看到农民军黑压压一片,一个个气势汹汹的样子,直接就给吓跑了。

  几场不大的战斗后,青羊山农民军一举跨过漳河占据了黎城的王曲里、候壁里、羊羔里、石城里等方圆百里地盘。

  陈卿四处巡视,吩咐在沿途布哨,监视官军,官兵人马一来,白天砍树、摇旗、放风筝;夜晚鸣号、响锣、放烟火以为信号,各路人马彼此呼应,遇小股敌人自己解决,遇到大部队则互相通报,共同据敌。

  而义军驻扎活动的地方则多是各地山势陡峭,道路艰险,易守难攻的地盘,官府的大队人马即便来了也找不到他们,或者人还没上便被神出鬼没的农民军包了饺子,只能在一旁干瞪眼。这边前方各路人马和前来的地方民壮快手厮杀,那边后方更多穷苦农民纷纷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到了快过年的时候,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封了大山,青羊山的兵马已经发展到了五千人之众。

  农军们在陈卿的提议下,统一着百姓们最常穿的青布衣服,然后找了块象征土地的土黄色的布条扎在右侧胳膊上以为标志,正式取名为青羊义军!

继续阅读:第195章 百姓送走贪官知县 义军遇到吃饭难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潞府风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