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兮兮虽然知道噶尔丹最终会被康熙所灭,而四四也会侍从康熙御驾亲征,可到底会是哪一年呢,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真后悔对四四垂涎欲滴的时候没有好好记住他的具体年表。
谁借我一本《清史稿》啊?天哪!
康熙三十五年正月,大清皇帝下诏亲征噶尔丹。二月天子亲统六师启行,征噶尔丹,命皇太子留守,凡部院章奏听皇太子处理。令皇三子胤祉掌镶红旗大营,皇四子胤禛掌正红旗大营,皇五子胤祺掌正黄旗大营,皇七胤佑掌镶黄旗大营,皇八子胤禩掌正蓝旗大营,皇长子胤禔领八旗前锋、汉军火器营、四旗察哈尔及绿旗军先行。
“来了来了,终于来了,哈齐拉欧沃,大清皇帝出兵了,快来看呀,康熙皇帝御驾亲征了……”兮兮飞奔着要把这一消息告诉哈齐拉欧沃。
“咳……咳……是吗?终于来了,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噶尔丹的末日到了,咳……真想亲眼看他死在我面前……”
“哈齐拉欧沃,你的身子越来越弱了呢,可要好好养着,养强健了,咱们也要上阵杀敌呢!”
“欧沃老了,没几天活头了,可说什么也要撑到噶尔丹咽气之后,绝不会死在他前头!”一想到噶尔丹苟延残喘的样子,哈齐拉欧沃立马两眼放光,腰板挺直,中气十足,仿佛回到了壮年光景一般。
“欧沃,你说康熙皇帝长什么样子啊?昭书上说他的皇子也随军出征了,那些皇子……”还没畅想完,一记暴粟敲了过来:“又发臆症了,汉人家的女儿哪有你这个样子的,一点矜持都没有,若说在蒙古待的这两年,我老头子可也没教过你这些……等等,我还没说完呢,你要上哪儿去?”
“等我回来你就知道了……”兮兮的声音越飘越远。
傍晚时分,一个少年掀开了哈齐拉欧沃家蒙古包的帐子,只见他头戴小毡帽,梳两条辫子并且上下对折扎成圈儿,身着蓝色蒙古短袍,腰上挎一柄弯刀,英气十足。
“你是……”
“是我啊,哈齐拉欧沃。”
“你这是要做什么?”
“投军!”兮兮挥了挥手中的一个包袱道:“我向阿克安达(蒙语:兄弟)借了好几身儿行头,呃,还有这柄弯刀,不过全是他不要的,可对我来说,已经很好了,欧沃年纪大了,我要代您老人家去投奔清军,上阵杀敌,我要手刃噶尔丹!”
哈齐拉感动的老泪纵横,拉着兮兮的手忍不住颤抖:“孩子,我……唉,真是没有白疼你一场啊!汉人常说施恩莫望报,我怎么舍得你去冒这个险呢?我也老了,不想身边的亲人一个个都离我而去,其实……我……我只盼望你能好好的待在我身边呢。”
兮兮不禁一脸黑线,转而变成满心愧疚,如果他知道自己一门心思想去投军,只是因为想见识千古一帝以及他众多儿子的绝代风采,心里会做何感想呢?但是,她总要回到中原去的啊,她在这个时代只见过一次的额吉也是这么叮嘱她的,让她一定要回到中原。她不可能在喀尔喀待一辈子的,虽然这么做有点忘恩负义,并且稍带一点狼心狗肺,可是……
“欧沃,您收留了我,我就算半个喀尔喀人,可我也是汉人,是大清的子民,现在大清的皇帝御驾亲征,出兵喀尔喀剿灭噶尔丹,国仇家恨,我又怎能置身事外?汉人古时便有花木兰代父从军,我虽没有花木兰的天资秉赋,可这份嫉恶如仇,诚孝老父的赤子之心却是一般无二,还望欧沃成全!”
“这……我……欧沃舍不得你……你可明白么?”
“兮兮明白,虽说古来征战几人还,可若能为国家而战,为亲人而亡,无论付出何种代价都是值得的,死亦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希望欧沃原谅兮兮的不肖!”
三日后,禁不住兮兮的软磨硬泡,万般无奈之下,哈齐拉终于同意让兮兮去投军,心中自是万般不舍,毕竟共同生活了两年,早就如同亲人无恙,而兮兮又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媳妇报仇,可怜她小小年纪就有这般气度和胆识,真是令男儿也汗颜啊!自己,自己真是对不住她,收养了她两年,便可能要她搭上一条命,到底是谁欠谁的恩情啊?也罢,她执意如此,欠她的,只能等来世再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