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认识……七年前逝去。
算起来应当是,孙掌柜二十七八成婚,三十左右丧夫。
也就是说,他们成婚不到三年,孙掌柜就守寡了。
听到这儿,温溪恍然大悟。
原来孙掌柜也是一个可怜人。
见温溪似懂非懂,陈寡妇又道:“万福酒馆是他们的定情之地。”
这么多年来,什么都变了,只有万福酒馆还是和多年前一样。
酒的味道一样,人也一样。
陈寡妇看着温溪,目光中浮现出一抹少有的慈爱:“说起来,你和二娘还很是相像。”
孙掌柜在家中排行第二,于是人人都称万福酒馆的掌柜为孙二娘。
“此话何意?”温溪默了默,不太明白陈寡妇的意思。
“二娘也是在像你这般年纪时成为家中顶梁柱的。”陈寡妇笑着解释道:“也难怪她这么喜欢你。”
喜欢?
温溪想了想,好像确实挺喜欢的。
“不过你以后,在她面前最好少提起关于万福酒馆的事。”
温溪了然,点头应下:“婶子放心,我才不做那等揭人伤疤的事。”
她很清楚,有些事就算过去多年,新伤变为旧伤,可还是会痛的。
送完酒后,温溪快步回了温家,刚走到门口时,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香味。
一直守在门口的大丫牵着温诚,见温溪回来了,老远的迎了上去,眼睛亮晶晶的:“姑姑,今天吃肉!”
“肉?哪儿来的?”
温溪脚步不停,下意识咽了口口水,意外的有些嘴馋。
她已经好几日没上山了,记得家里没肉食来着。
大丫高兴的道:“是小叔叔在山上打的兔子!”
温墨上山了?
听到这话,温溪眼神一凝。
想到那时候她看见的狼群,她呼吸都快停了。
“他上的哪座山?”
眼看着温溪眉头一皱,大丫立即意识到了不对,高兴的神情微敛,小心的回道:“听小叔叔说,是康山旁边的山,兔子出来觅食,他刚好逮了个正着……”
不是康山?
温溪紧张的心弦微松。
幸好,她之前告诫过家里人,绝对不能上康山打猎或捡柴。
看来那小子是把她的话听进去了的。
两人走到屋子里,温母与何氏正端着一盆兔肉和几副碗筷从厨房出来。
饭桌上,宁致远端坐在客位上,见她来了,立马垂下眼眸,脸上划过一抹微不可查的红晕。
显然,对于昨夜之事,他仍耿耿于怀。
这辈子最狼狈的时候都被一个小姑娘看见了。
实在令人难为情。
温溪进屋后大大咧咧的在宁致远旁边坐下,伸头四处张望着,问道:“温墨哪儿去了?”
温母放下碗筷,笑着道:“他啊,就跟个皮猴子似的闲不住,我就让他去田里把糖碗收回来,现在应该要到家了。”
仿佛为了印证温母的话,屋内话音刚落,外面就传来了温墨大大咧咧的声音。
“阿娘,我回来了,阿姐回来没?”
说完,温墨走了进来。
宁致远清淡的目光落到他身上,此时温墨正背着一个背篓,背篓里放着八个碗和几个空了的水壶。
温母走上前,笑着将背篓接下来放在一旁:“你阿姐早就回来了,就等你了。”
往饭桌上一看,果然,一家人都坐好了,只等着吃饭。
温墨挠了挠后脑勺,刚准备坐下吃饭就被温溪的眼神打败了。
他如坐针毡,好半晌反应过来后,‘噌’的一下站了起来,正色道:“我先去洗个手。”
听到这话,温溪满意的收回眼神。
就是嘛,饭前便后要洗手。
不洗?病从口入啊。
等温墨洗完手回来后,再也没了那种针刺般的视线留在自己身上,他偷偷的吁了一口气。
吃饭的时候,温溪有意无意的向温墨套话:“你这只兔子是怎么猎到的?在哪里猎到的?”
温墨往口里塞了口肉,略有些口齿不清,说话也极为含糊。
见状,温溪用筷子轻敲了敲碗弦:“咽下去了再回话。”
“……”好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阿姐的规矩是越来越多了。
温墨无奈,只好三两下嚼烂,囫囵吞下去,然后解释道:“就是咱们经常捡柴的那个林子,我在里面挖了个陷阱,兔子不小心摔下去了,我就把它带回来了。”
“捡柴的林子那么浅,怎么会有兔子?”
温墨摇摇头,一本正经:“这我怎么知道?阿姐要是好奇的话,也只有问兔子是怎么想的了。”
“……”
他在说谎。
这小子肯定偷偷摸摸的上了康山。
活了两辈子,至今已有二十多年,要是连这点小把戏都看不穿的话,那就不是温溪了。
然这时候,她却没办法继续追问下去。
不过没关系,日子这么长,总找得到机会收拾他的。
温溪随即翻了个白眼,换了一个话题,懒洋洋的宣布道:“我打算重新修栋房子。”
修房子?
桌上所有人的动作不约而同的停下了。
温母与何氏对视一眼。
修房子可是大事,然而在今天之前,她们可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温母想了想,劝道:“修房子的事儿先不急,咱们这房子凑合凑合还能住。”
“能住?”温溪挑了挑眉头,如实说道:“不下雨下雪的当然能住,要是来场暴雨,就咱们这土坯混合而成的房子,还不被冲垮?”
“还有房顶有好几处破漏的地方,等冬天来了,下雨下雪是常事,加上温度急剧降低,咱们这一家子能熬的过去?”
温母被说的哑口无言。
屋顶的破漏她很早之前就发现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上去修补。
也是这段时间老天开眼没下雨,否则就他们家这所房子,估计四处漏雨。
温母仔细一想,觉得温溪说的不无道理。
可是建房子是一件多大的工厂,哪里能说建就建?
先不说要花多大一笔银子,就说他们正在大孝期,定要稍有顾忌,兴土动工恐会惹外界的流言蜚语。
见温母有些动摇,温溪不遗余力的说了一大篇早日建房的好处。
等众人问她为何这么着急时,温溪理所应当的回了句:“建房子宜早不宜晚,以后房价是要上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