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启明书院
花边2019-11-29 17:103,277

  月牙镇地处北国边陲,占地面积极小,一个小镇上固定人口只有七八千人,其中只设立了一家学堂,开办这家学堂的是六年前参加过秋闱,且考中的举人老爷。

  镇上的百姓大对这位举人老爷多加推崇。

  然,小镇上有七八千人,其中适龄启蒙读书的孩童占了约莫五分之一,也就是说,确有一千多人,其中还不包括从隔壁镇上慕名而来的其余学童。

  虽其束脩昂贵,很少有人家能狠得下心送家中孩子前去读书。

  但在‘出人头地’的诱惑下,依旧有许多人蜂拥而来。

  于是,每年的私塾,都处于人口爆满的状态。

  而且听说在这六年间,私塾扩建了一次又一次。

  温溪早就打听好了这家私塾的位置。

  启明书院,便是此家私塾的名号。

  一路走来,越过闹市与喧嚣,它占据了最为清幽的一整条小巷。

  一走进来,便能清晰感觉到此处与其他地方的不一样。

  那股浓浓的书卷味,仿佛能隔着高墙溢出来。

  如今正是三月初十,书卷还未开学,但门口已围了一圈的人,那些人都极有秩序地排队。

  有几人围在一起低声交谈,并未出现大声喧哗的迹象。

  宁致远稍稍看了一眼,便知此时是报名的正正时辰。

  见状,温溪推着宁致远,带上几个孩子排在队伍的最末尾中。

  瞧这架势,估计排队都要排上很久的时间。

  温溪咂了咂嘴,在心中感慨。

  看来,无论何处,报名的那一天总是书院最为热闹的一天。

  因为我这一天,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汇聚于此。

  眼看着还要拍许久的队,温溪也不闲着,提醒身旁的两个大萝卜头:“马上就要报名了,你们两个也别闲着,将这些日子学到的东西仔仔细细的在脑海中再琢磨一遍,不要等人家问起来时,你们一问三不知。”

  入学之前应当会有点考验,虽不至于太难,可对于孩子来说却富有了挑战性。

  温溪清楚的看见,有几个大人带着家中的孩子兴高采烈的来到此处在前面登记名字,但最后离开时却是愁眉苦脸的。

  甚至,在那些人经过身边的时候,她还隐隐的听到了低低的叹息声。

  这时候,从远处走来一对父子,显然其中的父亲刚与别人交谈完,刚一转身,脸上的笑容就迅速垮下。

  低声指责跟在身边的九岁儿子:

  “你看看,人家跟你同样的年龄,都已学完了《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启蒙之书,哪像你似的,整日只知吃喝玩乐,如今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规整,简直丢尽了我老韩家的脸。”

  熊孩子被这样骂了顿,自然不服气,叉着腰反驳道:“这能比吗?人家的父亲是秀才,腹有诗书文墨,肯定与旁人不同,哪像你似的,一身的铜臭味儿,老爹,你要明白,父亲不同,交出的儿子自然不同。”

  顿时,此话一出就像捅了马蜂窝似的,中年男人迅速揪起熊孩子的耳朵,骂道:“兔崽子,你能耐了啊?要是你老爹我不挣银子,我看你连进书院的机会都没有,还好意思在这嫌弃我,真不知你哪来的底气。”

  熊孩子耳朵被揪的生疼,见自家老爹生气,连声求饶:“爹爹爹,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我要向老爹你学习,以后也要成为成功的商人,接手咱家的客栈。”

  客栈。

  就是旅馆之类的,与酒楼不同,客栈只给人提供暂住的地方,以及基本的吃食。

  而镇上只有一家客栈。

  听见熊孩子的雄心壮志后,中年男人毫不客气地嘲讽:“就你这样,别说接手客栈了,以后能不能看懂账本都是问题,我能放心把客栈交给你?”

  熊孩子:“……”

  倒还真的不能,连账本都看不懂,那问题可大了。

  被中年男子这么一说,那熊孩子彻底的蔫儿了,垂头丧气地跟在中年男子身后,满眼沉重,一言不发地排到了温溪的后面。

  而后他抬头,望着眼前人家挤破头颅都想进去的启明书院,满脸的苦大仇深。

  对于他而言,眼前的书院与牢笼没什么区别。

  “既然来了就给我高兴点,摆出这副死样子算怎么回事?”中年男人一巴掌拍上熊孩子的后脑勺,直接把人拍的一个踉跄,差点撞到温溪的后背。

  见状,中年男子眼疾手快伸手为爪,拎住熊孩子的衣领往后面一拖,对着侧过身看他们的温溪歉意一笑:“大妹子,真不好意思,我管教儿子影响到你们了。”

  “影响倒是没多大的影响。”也许是熊孩子的表情太过憋屈,敢怒不敢言的模样取悦了温溪,她幸灾乐祸的笑得十分开心。

  在熊孩子抬头怒视她时,温溪果断的对中年男子竖起了大拇指,赞同道:“大哥,我觉得你管教孩子的方法很对,孩子不听话?多是皮痒的紧,松快松快就好了。”

  听到这话,中年男子的瞬间来了兴趣,目光落到温墨身上,兴冲冲的朝温溪问道:“小姑娘在家中也是用这种方式教训小辈的?”

  “不是。”温溪摸了摸鼻子,故作感慨的道:“我倒是很想以这样的方式教训他们,让他们长长教训,可他们却不给我机会。”

  中年男子不太明白:“小姑娘此话何意?”

  他能从这些人的穿着中看出来,应当是附近村邻的。

  这样的人家想把家中孩子送进书院,怕是要好一番伤筋动骨。

  “大哥不知,我家虽是世世代代以种田为生,家中事务繁多,然家中的孩子个个懂事,不仅会帮着做农活,承担家里重责,还自制力顽强,每日从地里出来后,还会温书习字,我实在找不到机会教训这么懂事的孩子们。”

  她嘴里说着是苦闷,可眉宇间却隐含得意之色。

  毕竟,摊上这么两个懂事理明黑白的孩子,是她的福气。

  果不其然,听了温溪的话后,中年男子嘴角不受控制地抽了一抽。

  蓦地,他又一巴掌拍在了熊孩子的后脑勺上,骂道:“我看你这次还有什么借口可用!人家家境比你困难,人却比你争气,我真是不知自己上辈子到底做了什么孽,这辈子才会得你这么一个报应。”

  这一次他用的力气不小。

  顿时,熊孩子好一番呲牙咧嘴,却仍旧不服气地瞪着温溪,叫唤道:“阿爹,你不能光凭人家的一面之词就认定我无用啊,说不定人家是吹牛的呢?”

  吹牛?

  中年男子看了眼神色平静的温溪。

  倘若她真是吹牛,那未免也太端得住了。

  只不过,他相信自己的眼睛,此人所言必是真的。

  想必这两个孩童,确实很是省心。

  队伍缓缓向前移,约莫一个时辰后,才轮到了温溪。

  负责登记的书生看了她一眼,最后目光落到坐在轮椅上的宁致远身上,温和有礼的问道:“阁下是想送家中小辈入书院?”

  见没有人搭理自己,怎样去也乐得自在,就这么安安静静的站在宁致远后面,眼巴巴的瞧眼前的二人对话。

  “家中有一幼弟与小侄,幼弟九岁,小侄六岁,不知可否能入启明书院?”

  门口的书生温声问道:“可读过什么启蒙之王?”

  “曾学《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正在研读中。”

  宁致远往旁边看了眼,温墨与温浩瞬间明白其意,从旁边站了出来,立在书生的面前。

  书生想了想,对温墨道:“既然如此,你可否背出《三字经》之内容?”

  “可以。”温墨有些紧张,慢慢的把三字经的内容背了一遍。

  还可以。

  虽然中途略有磕绊,却一字未成背错。

  听完以后,书生面上露出一抹笑,再看向温浩:“请背一遍《千字文》。”

  想比温墨的紧张,温浩则淡定多了。

  他知道,一旦越过这道门槛,他的人生轨迹便会去往一个不同的方向,虽不知终点在何处,可于他而言,是改变命运的契机。

  温浩稚嫩的声音在书院门前响起:“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半响过后,《千字文》全文背诵。

  言语间的流畅,没有丝毫磕绊。

  书生面上的笑意渐浓,赞赏般的点了点头,提起笔来向宁致远问道:“不知二位小童的名字?”

  “大的名唤温墨,小的名唤温浩。”

  书生依言在纸张上写下他们的名字,而后又分别交给二人,对宁致远道:“请入内报名。”

  这就是说,他们有资格能踏入启明书院了?

  宁致远毫不意外,朝着书生颔首致意,而后带着身旁的人,在许多人羡慕的目光下,入了启明书院。

  书生看向下一个,正好瞧见了中年男子一巴掌拍在熊孩子脑袋上的一幕。

  “可否读过启蒙之物?”

  “……没有。”

  “可否会写自己的名字?”

  “……不会。”

  身后的声音渐渐远去,温溪已经能预料到,或许等熊孩子回家后,等待着他的,将会是一顿毒打。

继续阅读:第135章:考核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皇商不好当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