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赢小心翼翼的看了杨天承一眼,不敢继续说下去。
妄揣圣意,可是死罪。
“朕没你想的那么小气,说说看,朕倒真有些好奇。”
杨天承看了一眼苏赢的模样,那里还不知道苏赢在忌惮什么,笑了笑开口说道。
“草民曾认真的研究过陛下颁布的诏令。
不管是改良农具,开进士科录取寒门,到现在的改科举,当官不问出身。
这些都是在为我大炎储备人才和积蓄钱粮。
而这些应该都是为了军事做准备。
再者,这些年草民也听闻了不少关于北蛮突厥骚扰边境百姓的消息。
因此草民认为,只等时机成熟,陛下就会发兵北伐。”
说到这里,苏赢有些紧张的看着杨天承。
全然无一开始那种意气风发的风采。
“不错不错,子之言深得朕心啊。”
杨天承开怀大笑,对于苏赢猜到了他心里面想的东西,他并没有因此产生忌惮之意,反而觉得十分高兴。
苏赢如此懂他的心意,日后完全可以外放出去,替他北伐。
“苏赢,你武艺如何?可通兵法?”杨天承问道。
“回陛下,草民武艺自幼练习,还算精通。”
苏赢听见杨天承问到这个,心里面想到了一个可能,立马激动的开口回答道。
“好了,回去吧。”
……
当天下午苏赢刚从皇宫离开,立马被守在宫门口的萧笈拉住。
苏赢看到萧笈在皇宫门口等他,立马行礼恭恭敬敬地说道:“见过将军。””
“恭喜状元郎,如今状元郎得到陛下的看重,日后必定飞黄腾达。
若是有空的话,不如去我那里坐坐?”
萧笈的话中透露出了拉拢之意,苏赢想了想,点了点头。
如今他虽然得到杨天承看重,但怎么来说现在还是一介草民,在朝堂中什么都不算,更别提萧笈乃是朝堂中的大臣了。
就算自己出仕任了官,在萧笈面前也算不上什么,因此对于萧笈的拉拢,根本不敢怠慢,甚至还十分欣喜。
一个看重了对方的潜力,一个看重了对方的势力和地位。
因此两人立马就熟络亲切了起来。
萧笈这边刚把苏赢带回萧府,杨天承那边就收到了消息。
笑了笑杨天承继续处理政务,对于底下人有斗争和拉拢这种事,杨天承并不在意,甚至十分满意。
若是自己底下的人一个个全部都和谐有爱,亲如一家,他才需要担心呢。
忙碌了大半天,处理完了政务之后,杨天承想了想拿出帛书开始在上面写着诏书。
写完了之后便递给张永吩咐道:
“移交内府润色,盖章。”
翌日,在萧府住下的苏赢就收到了杨天承的诏书。
“朕首开科举,汇聚英才于我关中长安,现为苏赢为科举状元,赐五百金,锦缎十匹,封正八品下,典客上署令。
望卿兢兢业业为我大炎致死效劳。”
苏赢颤颤巍巍的捧着诏书,自从他出身后,就一直被灌输自己乃是一个农家之子。
读那么多书没用,安安心心的跟着自家父亲老老实的种田,照样可以在大炎养活自己。
他不认命,不信邪,他不甘心自己就这样平凡的度过这一生。
所以他去厚着脸去借书来抄录,没钱买笔墨竹简,就用小刀刻在木块上。
每天晚上借着光,看木板上刻下的文字。
或许是他的勤奋和不甘心,感染了他的父亲,他父亲用尽家财,把他送到当地的一个老游缴那里去读书识字。
一接触到正式的教育,他立刻就展示出了惊人的天赋,而且从小的经历和那股意志,导致他比谁都要刻苦。
随后饱读诗书的他,开始想办法展示自己的学问。
那时候他想要为官,就只有靠大家族的举荐,去参加进士科才行。
他就想方设法的想要成为大家族的幕僚别驾。
可对于他来说,人生中最大的一个难题,也是他从开始就避不开的一个难题出现了。
那就是他的出身!
因为他是农民出身,所以知识对于他来说弥足珍贵,老游缴那里愿意收下他,是因为他父母用了大半家产,卖屋卖田才勉强让老游缴收下他,因此成为了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只能靠替老游缴种田,勉强维持生计。
正因为他是农民出身,所以他在求学的路上饱受歧视,现在学成了,那些大家族的人宁愿要一些学问没他好,但是出身比他好的,都不愿意要他。
现实中一次次碰壁的他,终于快要放弃屈服的时候,杨天承的科举出现了。
这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他带着几张大饼,一路上吃尽苦头终于来到了长安。
在长安展露头角,直到现在成为了科举状元,被陛下亲自封为官吏。
他苏赢,终于熬过头了,终于可以回家,大声的告诉自己的父母,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他们以后回过上好日子了。
萧笈在旁边看着激动到落泪的苏赢,没有打扰他,默默地离开。
作为这天下最大的门阀之一,他比谁都清楚,苏赢这些寒门为何那么激动。
“不得不说陛下这一步棋走的极妙,不仅得到大批可用的人才,还收买了大量人心,我们世家门阀输给他不冤,不冤啊。”
而就在长安城内,因为殿试红榜名单的公布,引起来的骚动。
远在江南的柳江,收到了杨天承的密信,激动的大笑了起来。
随后便吩咐下人,带着这些年为杨天承收集的珍宝财富中最珍贵的一部分,收装上马车。
带着一些家丁卫士踏上了前往长安的归途。
自从他被打发到江南已经好几年了,如今终于能够回去,他真的不想耽误那怕一点时间。
柳江这边离开江南前往长安后的第三天,杨天承便受到了底下信使司的密信 。
杨天承看着冥青想了想看口吩咐道。
“吩咐下去,让信使司暗中保护柳江,他乃是朕计划中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容有误。”
如今大炎虽然国泰民安,但那么多辆马车还是太扎眼,万一在路上被那个不长眼的截杀了,他可真不知道去那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