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大家都不怕,别忘了魏忠贤之前和别人签订的赌约。
只要这个赌约存在,魏忠贤就逃不了。
越来越多的百姓聚在一起,缠着南阳府知府衙门赶去。
刚开始是一千,紧接着是五千。
最后高达三万人。
“让魏忠贤出来,让魏忠贤出来,我们要讨一个说法。”
“要么就直接承认认输得了,干啥硬抗着,难道不累吗,真不知道魏忠贤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敢打我们。”
“是啊,我老舅被打的下不了床,我身为晚辈得过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是不知道我老舅多多么慘,已经断了三根肋骨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评论,都直接炮轰魏忠贤,不给魏忠贤留半分情面。
大明从来没有文字狱,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并不会因为乱说真话而获罪。
这一次魏忠贤的确做的太过了,竟然打了几十万人。
明明是你魏忠贤让我们偷懒的,现在却是来打我们,你魏忠贤没有疯掉吧。
越来越多的百姓觉得魏忠贤已经疯掉,不然也不会对付他们。
南阳府知府衙门门口的人越来越多,迫于压力魏忠贤李鸿章走了出来。
“诸位,请听我一句,魏公正在为大家祈福,现在发给大家手中的土豆可以作为食物,也可以作为蔬菜使用。”
“肥皂,水泥,甚至是压水井,魏公都已经研究出来了,相信魏公这一次一定可以制造出来能够库存土豆的办法,一定能够让大家都吃饭粮食。”
“河南发生了大的灾难,又是洪水,又是灾难的,你们应该都看到了,这不是你我可以控制的,这是天灾人祸,请给河南一条生路吧。”
李鸿章直接跪在地上,哭出了泪人。
站在人群之中的张泰安非常烧包的轻轻挥动折扇,越来越有趣了。
如果魏忠贤认输,那么就不是魏忠贤的风格了。
时间越拖的越长,对魏忠贤越是不利。
七爷掌控那么多省份的官场还有生意败了。
孙隆尧身为河南巡抚也失败了。
西洋十几个国家也失败了!
一张张大型大网朝着魏忠贤扑来,最后却是被魏忠贤一一破开,都败了。
他们失败不代表他张泰安会失败。
李鸿章越卑微,也就代表着魏忠贤越没办法,那不就是说明他张泰安赢定了。
祖父张居正掌控大明几十年,那么他就掌控整个世界,成为整个世界的时机操控人。
封建社会最高的是皇权,其实不然,最高的是财团。
他张泰安将会站在整个世界顶端。
其实只要是一个聪明人就能够看出魏忠贤想要做什么,只不过张泰安此时此刻已经飘了。
往往低估了对手的人,那是要下地狱的。
李鸿章声情并茂发动演讲,把周边百姓感动的稀里哗啦的。
接下来就是另外一个人表演了。
孙隆尧从知府衙门走了出来,穿着一身崭新的绯红官袍。
“此次河南之灾全是因为本官之疏忽,魏公一心为了百姓生活谋福利,只要能够让河南百姓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本官愿意辞官回乡。”
“终身不在踏入士林一步,终日日出而出,日落而归,和寻常百姓一起耕地,重建我大河南,重建我们的家乡。”
“乡亲们,你们好好魏公是如何对你们的。”
孙隆尧双腿并拢,直接跪在地上。
震惊!
除了震惊之外还是震惊!
堂堂巡抚竟然为他们寻常百姓下跪。
这…
这就是他们他们父母给子女下跪啊!
“老大人,老大人,你没有错,魏公也没有错,之前是我们的不对,我们不应该偷懒,不应该不相信魏公,终日就知道吃朝廷的救济粮。”
“我王二麻子从今天开始再也不吃救济粮了,再也不让看大人和魏公费心了,我王二麻子要从新做人。”
王二麻子是孙隆尧安排的拖,为的就是解决今天这麻烦。
当着别人的面说不应该吃救济粮,然后说一大堆大道理,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愿意听,甚至还会反感。
但是只要李鸿章和孙隆尧站出来煽情一番,大家都明白了。
王二麻子出来的恰恰是时候,众人也都跟随跪地,忏悔。
魏忠贤只不过是说让大家都能够有饭吃,又没有说让大家都不劳而获,天天就等着魏忠贤给救济粮。
给他们吃救济粮,那是魏忠贤仁慈,并不是魏忠贤怕事。
别忘了现在整个南阳府都是魏忠贤地盘,倘若惹的魏忠贤不高兴,至于是什么下场,大家都跟明镜似的。
孙隆尧越是如此,张泰安越高兴。
但是让张泰安搞不明白的是孙隆尧怎么和魏忠贤站在一条线,两人可是仇人啊。
之前孙隆尧还是李中正的急先锋,可转眼间就变了,突然站在一条线上。
若不是知道孙隆尧是什么人,张泰安都怀疑孙隆尧是不是之前就假装投降李中正。
不过这些也不是张泰安应该考虑的事,现在张泰安最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弄死魏忠贤,抢夺魏忠贤手中的东西。
食盐价格已经稳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粮食。
若是没有粮食,魏忠贤就是占领了整个河南也是枉然。
朝廷虽然已经在安排迁移百姓去去他省份的准备,减少河南人口之压力。
但是也仅仅是刚刚开始,往往天灾之后,没有半年时间根本就不可能把人迁移开。
无论是哪个朝代的百姓都恋家,宁愿死在家长也不愿意迁移,这已经成为了众人根深蒂固之思想。
朝廷想要大规模的迁移,成功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现在魏忠贤还有了吞并河南的野心。
李中正此时恨不得魏忠贤赶紧接口,然后把这个烫手山芋从朝廷手中接过。
别的朝代还好说,大明王朝那可是穷到了根子里,无论是百姓还是皇帝都是穷鬼。
皇帝内库和国库根本就没有多少银钱,还要分出一部分养活几百万的大明皇族。
所以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班,尽量避开,像鸵鸟那般把头躲在坑洞之中,眼不见心不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