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打算回到总部之后,一定要游说白莲教高手,一定要让他们放弃报仇。
那些好战分子,总是偏激,想要报仇雪恨。
可他们有没有想过魏忠贤有多么可怕,那可是杀人不眨眼的魔鬼啊。
和魏忠贤作对,绝对会死无葬身之地。
魏忠贤道:“本公从来就不会杀无辜之人,暗卫,你告诉他,孙庆炎到了做了什么错事。”
暗卫把孙庆炎所做之事一一说了出来,白岩松听后恨不得将孙庆炎碎尸万段。
“便宜孙庆炎了!”
“魏公,请!”
白岩松已经下逐客令了。
魏忠贤在暗卫的保护下,来到暗卫的秘密基地。
三更半夜,当在外的两千多孙隆尧亲卫兵回到巡抚府之后,发现孙庆炎没有头尸体,外加三百尸体之后,他们就知道大势已去。
孙隆尧死了。
孙庆炎也已经死了。
继续反抗下去,他们已经没有必要,只会增加没有必要伤亡。
至于给孙隆尧和孙庆炎报仇一事,他们只字不提。
他们只不过是被孙隆尧用大量金钱吸引过来的亡命之徒,而不是孙隆尧的气士。
孙隆尧人死如灯灭,再也不可能活过来,他们也该散了。
和魏忠贤作对,只不过是以卵击石。
“老四,我们乃是江洋大盗,被巡抚大人收服之后,我们做了官兵,也做了许多好事,现在兄弟几个已经商量过了,隐居起来,你认为呢?”
亲兵老大开口道,他们当年也都是迫不得已才当了土匪,现在手中有点钱,自然不会去过那种大大杀杀的生活,该归隐山林就归隐山林了。
老四和他们不同,老四乃是真正官兵,军户出身,要不是因为贪官污吏逼迫,死了全家,老四也不会选择落草为寇。
“我打算跟着魏公干,听闻魏公对百姓,对军人及其重视,做到我们这个位置,我们可以得到无数金钱和权利,但是这重要吗?”
老四道:“大哥,你们还是归隐山林吧,我打算为妻儿做一个榜样,终身为百姓为国家谋发展,哪怕是粉身碎骨,我也在所不惜。”
老大道:“老四你可要想好,大明已经烂到骨子里,你稍有不慎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好了,是时候离开了。”
老大扫了一眼身后的两千多名官兵,道:“愿意留下当兵的继续当兵,不愿意的跟我回去当土匪去。”
很快就分了两队。
愿意当官兵只有五百人,剩下一千一千五百人愿意继续去当反贼。
“老四,你一直都是知道大哥姓高,不知大哥名字,今天大哥就告诉你我叫什么。”
“老子叫高迎祥,陕西人。”
说完高迎祥就带着一千五百人离开了。
高迎祥乃是明末第一代闯王,死于1636年,乃是明末反抗头目,后来李自成就是得到了高迎祥旧部支持,组建老营,成为新的闯王。
“大哥,一路好走。”
老四跪在地上,朝着高迎祥远离身影磕了三个响头。
“兄弟们,随我打开城门,迎接魏公入城。”
老四带着五百人打开开封府东面城门。
守城偏将听闻孙庆炎已死,大势已去,只能选择放弃武器和老四跪地迎接义军。
文成率领大军浩浩荡荡进入开封府。
当天夜里。
开封府总兵自焚殉国。
开封府知府杀全家殉国。
大大小小一百三十七官员,大到正二品,小至九品芝麻官,纷纷殉国。
愚忠大明不在少数,但是大多数都是畏惧朝廷惩罚,只能选择杀全家,成就美名。
七品以上官员有守土之责,失去土地就会被朝廷惩罚,殉国是唯一选择。
一同殉国之人还有三十八名举人,三百二十九名秀才,一千三百四十六人童生。
虽然文成大军占领开封府,并没有阻止这些书生殉国,但是这些书生的死全部都是是归罪于魏忠贤身上。
开封府巡抚衙门完好无损落在文成手中,甚至整个开封府大部分都已经沦陷,只剩下少许还在负隅顽抗。
文成接管开封府之后,立刻下令对于负隅顽抗官兵一律屠杀。
经过几个小时杀戮,清晨第一抹阳光穿破辰云,洒落在大地,开封府城中的杀戮才停止。
文成让十万士兵镇守四大主城,并且派遣四万人在城中巡逻,带着几千人来到东城城门口。
无数百姓被迫来到城门口,跪在地上等待魏忠贤进城。
八点半左右,魏忠贤带着张嫣、楚如玉从东城进城,一路上都是尸体,血迹斑斑的血迹。
这一座千年古都能够保存如此程度,他魏忠贤已经尽力了。
“魏忠贤,魏忠贤,你们让开,让我见阉人魏忠贤,让开。”
一个年过花甲的老者,一身粗衣,不断推着沿路官兵,打算接近魏忠贤,却被官兵死死阻拦。
魏忠贤道:“让开道路,让庚老过来。”
官兵打开一道口子,老者来到魏忠贤身边。
朱炎墟道:“老朽名叫朱炎墟,乃是周王一脉,老朽乃是天潢贵胄,奉国都尉,你魏忠贤见到老朽焉能不跪。”
奉国都尉乃是皇族之中最低一个等级了,他的子孙除了长子有爵位继承之外,其他子嗣只剩下皇族身份,没有任何俸禄。
但是万历皇帝当年可是颁发了一个宗室弟子诏令,诏令上说凡是皇室子孙愿意不要皇室身份,可以务农,考科举,甚至是成为将军。
当时天下宗室震荡,没有人愿意放弃皇族身份。
朱家皇族不说几百万,最起码也有一百万。
官方统计就一百万多人,甚至还有很多连名字都没有。
不是朝廷不愿意给名字,而是给不起啊,给名字就代表承认身份,当地官府就不能够让这个宗室饿死,否则当地官员也就到头了。
河南资源丰富,乃是最富饶的土地,所以大部分皇族宗室都安排在河南。
有人说河南遍地都是宗室,随便一个砖头就能够砸死一个宗室子弟,这不不是胡说,这是真的。
前几十年河南还算是相对太平,这几十年河南屡次三番遭受大灾,就是宗室日子也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