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为温月束好发髻后,木鱼挑了一支琉璃孔雀额前簪,帮温月插进发髻里,这簪子与温月的朝服极相配,很好的衬出了温月的巴掌脸。
“那是什么?”趁着锦绣为温月描眉画唇、做着收尾之事的时候,木鱼站在一旁,冲着搁在梳妆台上的小绣样微抬下巴,问道。
锦绣抬了一下头,瞧了一眼木鱼目光所达之处,然后又马上低头,继续着手里的活,说道:“这是我家娘娘为皇上绣的荷包,我家娘娘说了荷包是皇上的贴身之物,尚物局做的虽然并无不是之处,但是毕竟少了一份情谊,所以她要自己亲手绣了才算用心。”
这个荷包叫木鱼想起之前温月在沈佑礼寿辰上所绣的那幅《千里江山图》,温月真的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极尽所能的对沈佑礼好。
“你家娘娘…是个很好的人,绣艺也很好。”木鱼得出一个结论。
“嗯。”锦绣沉闷的应了一句。
等木鱼与锦绣将这一切都准备好之后,外面稀稀拉拉的哭声依旧时有时无,倒是锦绣与一开始不同,一忙起来,都忘了悲伤。
温月是第二天午时一刻入殓的,入殓的棺木是欧阳贺卢帮忙准备的。
那天,考虑到太医院的人与欧阳贺卢要忙于岩心河水毒之事,所以木鱼免了他们的到场,只召集了后宫众人以及万盛行宫的所有宫人为温月哭丧。
每个人身上都穿着丧服,跪在地上,白色的丧服连成一片,伴随着抽泣声、哀嚎声还有抽鼻子的声音,气氛一度底下。
处理完温月的身后事,木鱼这才有时间去处置温如玉。
当木鱼吩咐人把温如玉带出来的时候,温如玉其实正在启语阁的书房里睡觉,经过了长时间的缺水,没有床单被褥又没有食物果腹,这一觉睡的温如玉是又冷又饿又渴,所以后来温如玉转醒的时候其实是有点发烧的。
温如玉整个人像是一朵蔫了的花,她几乎是被人驾着出来的,因为温如玉自己并没有力气,脚步虚浮。
木鱼与温如玉其实甚少有接触,而在那仅有的几次接触里,每一次温如玉给木鱼的感觉都不好,所以此刻木鱼见了狼狈成这样的温如玉也并无怜惜的意思,反而只是更加冷漠的说出:“温如玉,温淑妃生前与本宫说了你害她溺水的事,如今,这以下犯上、谋害淑妃的罪名,你认是不认?”
温如玉此刻已经被宫人松开,瘫坐在地上,她抬头看了一眼木鱼,她听见木鱼方才说生前!那么也就是说温月真的死了!温如玉在然后开心的笑了出来,笑容邪恶,拒不开口。
“温如玉!”木鱼冷眸微眯:“你若是真不想说话,本宫有的是方法叫你开口。”
宫中刑罚那么多,任选一个都叫人受不了,温如玉也并非是一个宁愿受刑也要逞一时强的人,不过就是开口说话嘛,温如玉心想自己敢说,就怕木鱼不爱听:“我不认,你说淑妃这么同你说就是真的吗,谁能替你作证?再说了,就算有人替你作证,谁知道你们不是一起商量好了来陷害我的。”
“你还真的是很能狡辩。”木鱼轻嗤一声。
“哼。”温如玉目光凝在木鱼身上,嘴角牵起意味不明的笑,如同街头泼皮无赖一般耍浑道:“没有证据,你们就休想让我认罪。”
木鱼气极噎住,她的目光如鹰如隼的攥住温如玉,其实木鱼也可以像温如玉一样揪住自己的理不放,直接治其罪,但是这一次,木鱼是为温月出头,是代表沈佑礼后宫中第一人的身份,因此木鱼非得秉公执法,让温如玉的罪行大白于天下。
就木鱼拿不出证据的时候,站在一旁的锦绣突然开了口:“惠妃娘娘。”
木鱼扭头,只见锦绣从怀里掏出一张长条形的白色小纸条,然后将其递给木鱼,说道:“这是温美人骗我家娘娘前往岩心河时留下的字条。”
木鱼脸上笑意盈盈,她展开锦绣拿出来的字条,自己看了一眼之后,将字条反转,让在场的其他人也看看这上面的字,这就是温如玉要的证据。
木鱼用她霸道又冷漠的声音说道:“你们都瞧见了,温美人以救皇上性命为由,骗温淑妃前往岩心河,然后再设法将温淑妃溺死,其心可诛!”
“欲救…”黄婷本想将木鱼手上的字条读出来,可是后面是沈佑礼的名讳,黄婷不敢造次,于是赶紧停了下来,对着温如玉怒斥道:“温美人怎可将皇上的名讳写于纸上,这可是逾越之罪。”
黄婷说完,温如玉却突然笑了起来:“哈哈哈~”
“你笑什么?”木鱼秀美的脸上凝聚着阴沉的怒气。
温如玉的笑带着嘲讽,让木鱼觉得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惠妃娘娘…”锦绣抢先温如玉一步,踌躇着开口:“这字迹不是温美人本人的。”
木鱼不明就里:“你怎么知道这不是温如玉的字?”
锦绣分析道:“我家娘娘认得温美人的字,如果这是温美人的字迹,我家娘娘定不会上当。”
“呵,这就是你们所谓的证据,可笑至极!”因为没有力气,所以温如玉的声音不大,但是一字一句却很是犀利逼人,叫人惹火:“看来惠妃娘娘您还没有一个小宫女聪明。”
木鱼一点也不想再听到温如玉的废话了。
“把温如玉的嘴巴给本宫堵上。”木鱼对崔嬷嬷吩咐道,然后转而对锦绣说:“你说的在理,容本宫再思量一下。”
崔嬷嬷的动作很快,温如玉的嘴巴立马就被堵上了,世界突然就安静下来了。
木鱼细细端详那字条,字条上那是写的极为端正的小篆字体,看起来不像是温如玉身边的宫人能写出来的,那么谁会帮她呢?
木鱼心里有了一个人选——郑琦烟。
郑琦烟近来与温如玉交好,如果温如玉想找个人帮忙,那么那个人一定是郑琦烟。
“来人啊,备笔墨。”木鱼喊道。
不一会儿,启语阁里的掌事嬷嬷——崔嬷嬷便领着底下的几个太监宫女们,将书房里的文房四宝,还有一张紫檀雕荷花纹的书桌都抬了出来。
木鱼理了理自己的袖口,然后嘴角一撩,用一种漫不经心的腔调道:“郑美人,本宫听闻你写的一手好字,不如今日你就露上一手,本宫想看看你的小篆写的是否真如传闻中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