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捷儿和鲍公公一起捧了一个半人高的青花纹陶瓷花瓶进来。
安安与小平紧随其后,见捷儿和鲍公公将那青花纹的陶瓷花瓶放好之后,便立马驱了出去。
沈佑礼见状,也不说些什么,他怎么会不知道小平与安安这么做的意思,就是怕再出现第二个惠儿。
“对了。”沈祐礼见木鱼因着刚才顾之奇的事而脸色不佳,于是转移话题道:“明日,小月要去长公主府看望悦儿,你随小月一同前去吧。”
木鱼对于沈佑礼这话微微有些讶异,脱口而出:“长公主?”
“对。”像是想到什么,沈祐礼眼神宠溺:“朕这个妹妹很是调皮,说来你还没有见过她,明天去的时候认认人,多说说话也好熟络熟络,以后你们姑嫂之间还要多走动才是。”
木鱼先是听沈祐礼说沈悦调皮,想起自己昨日见到的沈悦并不像沈祐礼说的这个模样,不过想来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沈祐礼说的大概是他作为哥哥眼中的沈悦,也或许是过去的沈悦吧。
后来,木鱼又闻沈祐礼言“姑嫂”二字,虽然沈祐礼这么形容自己与沈悦并无错,但是木鱼总是觉得不好意思,于是随便应下。
之后,沈祐礼便回了自己的天腾殿,一回去,他便派了人去打听那天木鱼回将军府祭拜顾君远时所发生的事情。
很快,回来汇报的人站在沈佑礼面前,按照沈佑礼的吩咐,事无巨细,一一细说。
只不过,沈佑礼听过之后,一整天都面色不好。
沈祐礼从未想过,原来那天到了最后,木鱼竟然选择了要离开自己,他还以为她是为了留在自己身边才去将军府做努力的,他还以为她的心已经和自己一样坚定了,如今看来,自己所想象的美好都是假的,木鱼心里想要留在宫里的意愿不堪一击,一切都是虚妄。
可是自己这样不高兴有用吗,沈祐礼苦笑,其实一切都已经往好的方向发展了,不是吗?至少她从前从未为自己考虑过,而现在的她还会有那么一份心是为了沈佑礼这个人的,即使她这份心在自己的期盼中来看,还远远不够,但是已经很好了,她能如此已是不容易了,自己到底还在抱怨什么呢!
次日,木鱼早早的梳妆打扮好,然后坐着轿撵,等在家阳殿门口。
木鱼之前来家阳殿,恰逢锦绣得温月恩典,许其回家探亲,因此锦绣并未见过木鱼,此时猛地一见到木鱼——这个后宫中如今最为风云的人物,锦绣不免多瞧了两眼。
木鱼是识得锦绣的,安王府的嬷嬷曾给木鱼看过锦绣的画像,嬷嬷说这个锦绣原本是沈佑礼的贴身丫鬟,后来赐给温月做随身宫女,寻常主子们见了锦绣都要客客气气的敬上一敬,也算是个人物。
只是此时,木鱼见锦绣站在那殿门口朝自己这边张望,心中略微有些不满,木鱼不难看出这个锦绣对自己的眼神带着敌意,只是这敌意从何而来,木鱼就不知道了。
木鱼给小平使了一个眼色,小平见状,凑上前去,对着锦绣虚行了礼,恭敬道:“这位姐姐,我家主子相等温淑妃娘娘一同出宫,还请姐姐通报一声。”
锦绣这才收回放在木鱼身上的视线,心叹道这个木惠妃果真是天香国色,不是温月能比的,然后侧过身子,对小平淡淡说道:“我家娘娘正在喂小公主用膳,怕是没有这么快,我领你进去,你自己通报吧。”
言罢,锦绣便领着小平进去,木鱼与安安则等在门口。
锦绣走了,木鱼这才扭头,向着安安招了招手。
安安本就站在木鱼的轿撵旁,见木鱼有话要说,便附过耳去,听见木鱼轻声问道:“此去长公主府难道只有我与温月二人吗?怎么不见其它宫的主子呢?”
安安挑眉,心想木鱼这话问的怕是俞敏吧,现下宫中除了木鱼与温月之外,能排得上位份,足够格去长公主府的也只有俞敏一人了,于是解释道:“姑娘,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据黎嬷嬷说,过去皇上派去看望长公主的只有温淑妃一人,后来前皇后吃味,死活要跟着去一次,皇上顾念前皇后的身份,也不好驳回,便好歹允了。”
说到这里,安安捂着嘴巴笑了笑,木鱼差不多可以从安安的表情里猜到前皇后陆曦月此行定是结果不善,果然,木鱼听到安安笑的眉眼弯弯道:“那次啊,长公主叫陆曦月坐了一整日的冷板凳,只与温淑妃互相说笑,就是不搭陆曦月的话,此后,陆曦月也便绝了去长公主府的心思,不再去自讨没趣了。”
木鱼跟着安安笑了笑,心里却不如面上轻松,安安这轻描淡写的一番话,在木鱼心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看来温月对于沈佑礼而言,真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存在,所以沈佑礼才会在过去那么久的时间里,在对于与自己妹妹交流感情的事上,始终只念着温月一人,想来也是因为沈佑礼心中对于温月的认可,所以才会使沈悦如此喜欢温月吧,喜欢到竟将当时还是皇后的陆曦月丢在一旁,只与温月示好。
木鱼不知自己此去会不会同陆曦月一个狼狈下场,只能心里自我安慰道或许不会吧,木鱼想着沈悦应该会看在顾君远的面上,多少照顾点自己的,毕竟那天在街上偶遇,沈悦对自己的态度还是不错的。
这么想着,木鱼突然有些怨怪沈佑礼,没事叫自己去长公主府干嘛呢!害得自己现在这么紧张纠结。
只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木鱼也很感激沈佑礼这次让自己随温月一同前去探望沈悦的决定,在木鱼的心里,沈悦是个十分神秘的人,木鱼好奇死了沈悦与顾君远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木鱼本来完全可以从沈佑礼口中问出,但是木鱼偏偏不要,木鱼就想着从沈悦嘴里听到,因为木鱼相信就算是同一个故事,只要说故事的人不同,那么由这个故事引带出来的情感也会不同。
木鱼等了不多会的功夫,温月就出来了,两人相互点头示意,这样便算是打过招呼了。
温月在锦绣的搀扶下乘上另一辆轿撵,与木鱼并排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