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宝瓶洲,浩大无垠。
在其南部有一帝国,名曰朱雀。据闻帝国开国始祖朱雀大帝原本只是前朝统治下一名卑微的四等贱民,时逢江南道大旱,家中父母兄嫂相继饿死,为求活命只得出家为僧。谁知一场天火,将寺庙付之一炬。眼瞧最后一条路也被老天爷给断了,于是把心一横,加入了山下造反的大军。
身逢乱世,人如犬马,命似琉璃。然而谁曾料想,一番机缘下来,原本的四等贱民竟然开创了朱雀王朝这万世基业,荣登九五,成为了这天下间最尊贵的那一类人!
命好命坏,关键在于一个“争”字。朱雀大帝无疑是一个胜利者。
自王朝以后,他一改前朝流弊,宵衣旰食,励精图治,深得百姓爱戴,国力也因此蒸蒸日上。其建国不过百载,立祠不过三代,而今已然成为神州万国之魁首。
在朱雀帝国西南边陲,巴山脚下,有一小镇,名曰双龙镇。
镇子不大,不过方圆十数里,但却以悠久的历史闻名。据镇上的秀才公杨白衣言,可以追溯上古战国时期。
镇上人丁不旺。繁衍千年,也不过四百来户人家。当然,要是算上那些做了官,发了财搬到辰州城里享福去了的大户,肯定远远不止这个数目。
镇子并不偏僻,帝国的第一大河红河的发源地就是巴山。流经小镇的沧江便是红河的支流之一。红河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有黄金水道之称。要是乘船从小镇的桃花渡出发,北上帝都也不过是半个月的日程,要是去近一点府城辰州,则只需要半日功夫。
夕阳下,桃花渡口一个黝黑清瘦的少年正吃力的将半片猪肉搬上一艘货船,一名扛着半袋子山货的中年汉子见少年力竭,连忙卸下自己的山货,上前一步接过少年的猪肉,放到船舱中事先备好的冰块上,打趣道:
“陈大,你他娘的天天喝猪骨头熬汤,咋就不涨力气,连半片肉都拿不动!”
少年原名陈三千,陈大只是小名。
陈三千父母早亡,和祖母相依为命,二人靠杀猪过活,是这镇上出了名的屠户。
少年口中喘着粗气,待气喘匀了,这才咧着嘴苦笑道:“这半片猪肉一百三十多斤呢!小子自小体弱,扛不动正常。李叔就不要取笑小子了。”
“嘿!你这小混球,咋也学起杨秀才那酸丁说话了,文绉绉的,别扭!”
说罢,便从裤裆里掏出一小枚银子扔给少年,道:“收好了,回家告诉你阿婆,先给八钱银子当定钱,剩余的等我回来再付!”
少年接过银子,嫌弃的用袖子擦了擦,这才小心翼翼的放进口袋装好,向汉子拱拱手表示成交。
“小狗日的,还嫌老子脏!”中年汉子笑骂一声,便转身走进船舱,不再理会少年。
少年看着中年汉子的背影,突然喊道:“李叔,等一下!”
中年汉子转过头,奇怪的看着少年道:“咋啦?银子不对?”
少年嗫嚅道:“不是,李叔,您能不能带上我去帝京见识一下?”少年看了一下汉子的脸色,咬牙继续道:“辰州也行!”
少年说完便盯着汉子,等着他回复。这几年他背着阿婆藏了不少私房钱,出门前他清点了一下,足足有三两银子,现在都带在身上,压得衣兜沉甸甸的。
陈三千很早便有出去闯荡一番的念头,今天阿婆让他来送肉,机会终于来了。要是真能出门闯荡一番,就算被这狗日黑心的李二坑一回他也认了。
见李二奇怪的盯着他看并不回复,他便决定再抬高一点价码。
“您的花销我也出,怎么样?”
李二闻言,咯咯怪笑道:“你小子该不会是思春了吧?我建议你还是去杏花巷找姑娘,帝京的姑娘可不便宜,春风楼最便宜的姑娘也要四十两嘿嘿,他娘的,老子都消受不起!还是咱杏花巷的姑娘好,二两银子随便玩个够。”
李二砸吧了一下嘴巴,似乎还在回味,抬头却发现少年直愣愣的盯着自己,只好讪讪道:“差点给忘你小子还没有成年,不能把你给带坏了,不然刘婆能把我当猪头剁了!”
少年见李二并没有带自己去帝京的意思,不免沮丧起来。他从记事起,就一直待在这个小镇上,从未见识过外面的世界。,
自从三年前,少年从途经此地的船老大口中,听闻了帝京的繁华壮观和一些江湖上的奇闻异事后,便想去见识一番。然而一向慈祥的阿婆知道他有这样的想法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对他发了好大一通火,并让他发誓此生不得踏入帝京半步。
不过到底是少年心性。他终究还是没有断绝去帝京的念头。反而变本加厉,由以前的想变成了实际行动。也正是那时他开始背着阿婆存私房钱。
李二看着眼前十二三岁少年的沮丧神情,多少有些不忍。便解释道:“这两年虽然天下太平,但江面上可不太平静,过江龙在辰州地界上闹得欢,就连府尊也拿他没法子。
现在的船家大多都是晚上行船,生怕被他给劫了,没见你李叔都把银子藏裤裆里头么?
再等两年吧,等朝廷彻底解决了红河水匪,李叔带你去帝京逛窑子,银子我出!”
看着李二拍着胸口,一本正经的说辞,少年终于恢复了笑容,再次拱手道:“如此便先谢过李叔了!”
离开渡口,陈三千心情便好了起来。虽然知道李二只是随口敷衍,但于他来说,这何尝又不是一个希望呢?
实际上找李二带路,也是无奈之举。陈三千有足够的能力偷偷溜出门。
找李二带路不过是因为李二和阿婆熟悉,而且阿婆时常夸奖李二为人忠厚,办事牢靠。自己和李二出门,阿婆知道了不至于急得满世界寻找。
不然随便找个船家,递上几钱银子,还愁没人带路?
“听说帝京有个红楼巷,有‘三分明月夜,十里小红楼’的美称,也不知道是个是么光景?皇城外的淮河,据说流的水都飘着厚厚的油脂,城里那些官老爷们吃饭都用金筷子,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少年脑中胡思乱想,却不耽搁赶路,破旧的布鞋踏着青石板走得飞快。桃花渡在小镇北面,陈三千家住靠东面的草尾巷。
少年步履轻盈,不知不觉之间已穿过杨柳巷、桃花巷、榆花巷几条巷子。这时暮色渐浓,有些殷实一点的人家已经点亮了油灯,并且还有阵阵饭菜香气袭来。
少年咽了口口水,思量道:“前面就是吴家巷子了,若是走大路,还要大约小半个时辰到家,要是走小路两刻钟就能到。”
“只是走小道的话,要从状元塔外经过。此时已过申时,按镇中长辈的说法,过了申时,便不得再去状元塔。哎,不管了。再不回家又要挨骂了!我只是从塔下路过,想来状元爷爷不会责怪我冒犯。”
其实按照陈三千的脚力,多走二里地倒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此时腹中实在饿得厉害,又害怕挨骂,只好“铤而走险”。
状元塔,位于小镇的中心位置,是一座高约三丈的青铜塔。
这座青铜塔由来已久,传闻塔下葬了前朝的一位状元,因此叫做状元塔。
关于此塔,小镇上还流传着一段离奇的故事。
据说在前朝,小镇一杨姓人家,请一名高人帮忙择地葬祖。高人纵观小镇大小山川风水格局之后,敲定了位置。离去之前再三叮嘱当家人,掘地六尺,见紫土便可下棺,切记不可掘破紫壤。
可那杨姓当家人是个糊涂蛋,当天多喝了两盅酒,便把六尺下棺记成了九尺下棺,结果可想而知,紫色土壤被全部挖了出来。
那些紫壤才到地面须臾之间便化作紫鹤飞上高天,随葬人群大惊。这时众人中有一位杨姓宗亲,此人读过些杂书,认出这是地气所化。手急眼快,捉到了一只紫鹤。
但由于慌乱,扭断了紫鹤的右腿,弄瞎了紫鹤的左眼。
虽然漏了地气,但一时也找不到别的风水宝地。杨家人只得草草安葬了祖宗。而那只瘸腿瞎眼的紫鹤也被放入了坟冢。
三年之后,杨家降生了一名婴儿,此子天生瞎左眼瘸右腿,啼哭之声犹如风鹤唳。其父母人认为不详,便将其抛弃。
杨姓宗亲听闻以后,知道那是受了地气影响,便收留了那婴儿。果然,在十八年之后,此子高中状元。
小镇中的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讲,这位状元公后来在京城做了高官。官名好像是叫什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挺奇怪的一个名,陈三千弄不明白“中书门”是个什么门,老人们自然也不懂。反正是个大官,住的是明堂华宇,饮的是琼浆玉液,家中还有数不清的美眷供他享受,据说出门要用三十二人的大轿抬,见到皇帝老儿都不用行礼。
不过这位状元公是个不知足的,后来竟然想谋反,结果事情败露,被皇帝赐了毒酒。
但状元公何许人也?乃是天上的星宿。皇帝的毒酒竟然也不能完全毒死他,于是皇帝便让法力高强的国师铸造了一座宝塔来镇压他,免得状元公死而复活。
陈三千自然是不相信,状元公能够死而复活的说法,而镇子中的老人对此却是深信不疑。陈三千 曾经闲来无事,也曾前去凭吊过古迹。不过是一座通体黝黑的九层宝塔,镌刻了几个面目狰狞的护法天官和不知名写的经文,并没什么稀奇。
不过此时暮色更浓,孤月高悬,十一二岁大的少年郎要独自一人经过状元塔,还是需要莫大的胆量。
陈三千很快到了状元塔下。少年人先是深吸了两口气,放松心情,尽量什么也不去想。但那段离奇的传闻还是在他脑中挥之不去。最终他还是忍不住看了这青铜塔一眼。
然而正是这一眼却令他汗毛倒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