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游境送神
翁墨宸2020-02-05 00:012,087

  一旁的谢水也为他们高兴非常,一方面是因为谢粮能得到林有才的赏识,收其为徒,日后再航海生涯中必然前途无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谢粮是第一次出海远航,没有什么经验,船上的生活起居、航海的临时应变等等都是他的最大挑战。这次能拜林有才为师,出海远洋必得林有才的照顾,谢水的担心总算也安了一半。

  谢水看着谢粮与林有才两人高兴的样子,道:“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啊!我再去弄几个菜,让你们师徒秉烛夜谈。”说着径自朝厨房而去。

  谢粮也不理会,虚心请教林有才有关出海远航海时所该注意的细节及海上的生活起居等等。待得谢水端上热酒新肴来,二人早已谈尽南北,互道舟上码头所闻之奇人异事,真有相见恨晚之感。

  三人举杯共饮,畅所欲言。由于明早谢水还需早起开铺营业,他先行回房休息。谢粮与林有才二人继续把酒言欢,直到晨光初耀,公鸡报晓方带着沉沉醉意倒地而眠。

  要出洋的船主、船商及船员们经过四天的斋戒,一大早便沐浴更衣举行“送王船仪式”。

  “送王船仪式”是闽东南沿海一带乡村为了送走瘟神而设定的一种习俗,或以真船载纸札的神像、仪从和各色实物供品等,延请道士做醮后,放送入海;或以竹条札成船形,用五色绫纸将其糊成船状,船内再粘贴上纸制的神像、供具等,醮毕后抬至海边,焚化入水。以此祈求保祐村社四季平安,同时也包含了海商和航海人员祈求海神保佑航海出洋顺利平安之蕴意。

  “王船”出港前,月港周边各乡社挨家挨户的门上都张挂着锦祯,门前设立祭坛,摆放着各色祭品,点烛燃香,祈祷礼拜。各乡社若干村民组成各种民间游艺,如“花辇”、“马队”、“落地扫”、“棚仔艺”、“大鼓凉伞”、“弄狮队”、“舞龙队”、“鼓乐队”、“车鼓弄”、“南管”、“北调”等参与“王醮巡安”活动。途经各社,鼓乐齐奏,鞭炮震天,热闹非凡。百姓还会在“王爷船”添载“米包”、“柴箍”,已婚妇女不论老少均身围黑色长裙,组成队伍在前面清扫路尘。

  大街两旁熙熙攘攘全是看热闹人。

  这时,人群内有两道人影正穿插其中,时而跳跃观看,时而垫足而望。这两人均在二八年华上下,一个长得清丽脱俗,一头乌黑的发丝翩垂芊细腰间,三千绸缎般的青丝用一根玉簪轻挽起来,玉簪衔着的三串水晶珠随身摆动,额前齐齐的流海遮住额间残存的一丝稚气,流露出一种淡然的清香。一双水色的双眸清澈见底又不失明媚,小巧精致的鼻子,如樱桃般轻薄如翼的小嘴,倾国倾城的绝色脸上略施粉黛;一袭淡紫色绸裙垂及地面,对襟边彩绣着一朵牡丹,那不堪一握的纤纤楚腰被一条白色织锦腰带束住,远远望去犹如坠入人间的仙女,不食人间烟火。

  另一个则不施粉黛,雅致的玉颜上雕刻着清晰的五官,一双眼眸带着淡淡的冰冷,似乎能看透一切,精致无暇的脸上的挂着笑颜,一身深蓝色粗布长裙,裙裾上绣着洁白的点点梅花,腰间轻轻挽住一条白色腰带。

  从两人的装束便可分辨为一对主仆。此二人不是别人,正是陈锦堂的女儿陈莹玉和丫鬟招娣。她们挤身在人群之中,为的便是寻找母亲许氏的踪影。

  这时,一只手搭住了陈莹玉的肩膀,她急忙回身望去,只见一个身穿黑色绸袍,吹着两撇胡须的中年男子嬉皮笑颜地问道:“这位小姐是否在寻找什么人啊?”

  陈莹玉先是一惊,待缓过神来才回答道:“想看看我阿姆在什么位置。”

  中年男子转了转眼珠子笑道:“这边人多眼杂恐难寻觅,不如由我带姑娘登上晏海楼看得真切。”

  陈莹玉晓得晏海楼乃为兵家重地,想靠近半步都难过登天更何况登高望远!莫非此人为官家中人?思索一闪即逝,她回决道:“谢谢公子好意,我在这里观看即可。”

  中年男子笑道:“大街上尘埃弥漫,恐有不便。要是遇上个歹人岂不糟糕!”顿了顿又道:“姑娘不妨跟我上楼观望,一来可方便寻觅令堂,二来可登楼望远,俯视县城全景岂不乐哉。”

  陈莹玉正自犹豫,一旁的招娣凑到耳边轻声道:“小姐,看来此人也不像什么坏人,再说街上行人众多,若发现有歹意,我们高呼便可。”

  陈莹玉想想也是,更何况自己从未登上晏海楼,此时既有机会,岂能错过。她点点头便答应下来。

  中年男子在前引路,领着陈莹玉和招娣二人朝晏海楼方向走去。

  这一切被人群中的谢水看在眼里,他本就觉得那个中年男子很是面熟,但还是想不起来。直到他们三人离开方才想起,此人便是税监官高寀的第一税役邱九成。他心感不妙,忙朝港口方向急奔而去。

  晏海楼位于海澄县县城的东北方向,是一座以砖木为主的跨城墙建筑。晏海楼为高两层的军事瞭望台,由八根大柱支撑,状似八卦,故又名“八卦楼”。楼的底层设有炮眼多处,并辟一条暗道可直通县衙。与周围九都堡、溪尾铳城、大泥铳城、镇远楼等互为犄角,互相呼应,形成一个较完整的防御系统。

  晏海楼的建筑主要是因为当时月港过于繁华而诱致东洋倭寇前来劫船夺货、焚屋杀人,加上欧洲殖民者又据浯屿为点,时常勾结走私商人搞非法买卖,并进行武装劫掠,造成东南海疆长期不宁。朝廷特派戚继光前往抗倭抵寇,在戚继光肃清倭寇之后,为更好的加强对海盗的监视和侦察,弥补海口东北方之虚,寄寓“波平海晏”的愿望,知县翟寅于万历八至十一年间(1580-1583年)方始建成。

继续阅读:第八章 税监高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锦城剑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