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古代言情>公子倾城:我家女掌柜是天下第一剑客>目录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楚当兴,当兴在苏兴老六的一句“你懂吗”,让苏兴沉默了良久,见苏兴不说话,老六气馁的摇了摇头,转过身背对着苏兴摆了摆手,语气沉沉的说道:
“书生,不是我老六要做这档子坏事,而是这世道逼得我无路可走,我告诉你,明水城那杂碎不死,我老六就为非作歹一天,直到我有本事去城内弄死那杂碎,只要他死了,我老六定然会向我伤害过的人以死谢罪。”
说完,老六开始往山上的方向走,只是始终低着头,似乎之前的那股子匪劲,在刚才的一番话中,全部都卸去了。
人有三恨,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断子之伤,而那明水城的公子,显然触怒到了老六的逆鳞,一个原本老老实实的庄稼汉,突然遭此横祸,导致老六整个人的想法发生了变化,这才走上了这条无法回头的路。
老六越走越远,一直沉默的苏兴突然抬头朝老六喊去。
“老六,如果我帮你报仇,杀了你说的那个明水城的公子,你能不能弃恶从良,带着山上的弟兄和孩子,过普通人的生活,或者,你们可以继续留在山上的寨子里,以后自成一村,别再出来祸害百姓了。”
老六停住脚步,重新转回来,眼睛仔细地打量着苏兴,他实在不相信,这样一位长相儒雅,身材偏瘦的书生,会有足够的本事去明水城内杀人,要知道,那位公子的身边,常年有一位无名境的高手相伴,寻常的武夫,根本不是他对手。
“你……书生,不是我老六瞧不起你,就你这小身板,估计连我都打不过,你哪里来的自信去明水城内杀人?你是不是读书读傻了,不知道世间险恶?”
苏兴淡然一笑,说道:“那你先来试试我的本事?看我够不够格去帮你报仇。”
老六也不客气,认真的点头道:“好,试试就试试,若是连我都打不过,你也不用夸什么海口去帮我报仇,心意我领了,但是我老六不希望你一个读书种子白白为了我去送死,不值当。”
话音落下,老六搓了搓拳头,然后一个箭步猝不及防的就冲了上来,那架势,确实是有几下子,看得周围的百姓连连称赞,有人开始在人群里说,说老六以前还是农夫的时候,接待过一位从外面来的江湖人士,江湖人士感激他的招待,便教了老六一点皮毛功夫,那江湖人离开村子之前,还留了一本不错的拳谱给老六,这些年,老六按照那拳谱每日勤学苦练,武功虽说不上上乘,但也已经是小武夫二品的境界了,在这种小城市里,勉强登堂入室。
然而,这人刚介绍完老六的功夫,苏兴面对着老六那如同猛虎下山般的拳势,脸色淡然自若,看不到一丁点的慌张,一直站在原地,等老六的拳头到了眼前,苏兴才身子一晃,竟然以一个极限的速度和反应,侧身躲过了老六这来势汹汹的一拳,让周围的看客以及老六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老六与书生擦肩而过,然后也没急着再继续进攻,而是疑惑的问道:“书生,你是怎么躲过去的?我怎么什么都没看清。”
苏兴笑而不语,没有回答老六的问题,只是仍旧儒雅温和的说道:“等会你就知道了,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你继续来,你若是觉得我实力够了,就停手,我再告诉你我是谁。”
老六点点头,深吸一口气,然后眼睛沉了沉,扎好马步之后,再次朝着书生出拳,这一拳打出去,甚至隐隐有破风的声音,可见一拳之力有多大。
不过,明明是更强的一拳,但书生这一次却没有继续躲闪,而是不急不缓的将手中的书卷插在腰间,空出手来,朝着如同一头发怒的牛的老六伸出了一只手,这样的动作,正如同孩子们最爱玩的石头剪刀布,苏兴正是以布对拳,但在场的看客,没人认为,以书生的身板和力气,能正面接住这一拳,他们也都以为,刚才他们不理解的那一晃,不过是书生的运气好,刚好躲过了那一拳罢了。
但是在下一秒,老六的拳头重重的撞在书生的手掌当中,苏兴却纹丝未动,五根手指如同佛祖的五指山,往老六的拳头上一抓,老六顿时就觉得拳头上传来一股莫大的力量,一股自己根本无法反抗的力量。
老六不服气,蛮横的将手臂往外面抽,甚至脚底下的地都被巨大的力气犁出了一个小坑,但他就是动不了,因为苏兴也没有动,苏兴就这么简单的抓着老六的手,眼神古井无波的看着他,也不说话,似乎在等老六的那口怒气咽下去。
有些时候,只有自己将心里的那口气说出来,才会真正做到释然,才能接受结果,显然,现在的老六以及周围的看客,再没见过世面,也已经知道,这位身穿粗布麻衣的书生,不是一位简单的书生,这身手,不说高了,至少也是无名境的高手,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整个明水城,最强的人,似乎就是城内那位公子身边的无名境剑客,所以在他们看来,无名境已经是很高很高的高手了。
“我认输,你的实力很强,应该可以和那剑客一战了。”老六叹了口气,不再挣扎,低下头失落的说道,“你应该不只是一位简单的读书人吧。”
苏兴松开手,走到老六的身边,轻轻拍了拍老六的肩膀,语气依旧是那么云淡风轻。
“我与太白先生师出同门。”
老六顿感震惊,天下人无人不知李太白,但李太白的师弟,却从未听人提起过,此时这书生自己说是李太白的师弟,老六不知道自己该不该信。
“你没骗我?”
“有必要吗?我说出自己的身份,没有其他的意思,我只是想让你放心而已,你亡妻之仇,我帮你报,但我也希望你能做到我之前所说的那些话。”
老六“唰”的一下直接跪在苏兴面前,磕头道:“只要先生能帮我报仇,我老六这辈子为您做牛做马都愿意,更别说您是为我好了。”
苏兴赶忙将老六扶起来,微笑道:“天下正道依旧在,只是不尽在眼前而已,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别那么消极,如今的天下,正慢慢趋于太平,一无战乱二少贪官污吏,如今,寒门读书人因为陈知故的出现,也慢慢有了盼头,你们啊,且放宽心,百姓的好日子来了。”
老六咧着嘴笑,一边点头一边擦眼泪,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他完全没想到,自己随便在外边乱吹嘘,却因缘际会的遇到了游于此地的苏兴,或许,这就是老天爷的安排,让他弃恶从良的安排,老六如此想着。
苏兴将自己腰间的书卷交给老六,认真嘱咐道:“把这本书拿回去,然后连同陈知故的那本书一起,让寨子里的人一起抄,最好在这两天,把孩子们用的都抄出来,我会尽快,提着那人的人头来见你。”
“好好好……多谢恩公,我会照办的。”老六连说三个好字,已经是对苏兴感激涕零,这份感激,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山上的孩子们。
苏兴点点头,转身直接离开,哼着一首不知出自何地的小曲,背影洒脱飘逸,和剑仙李太白的确有相似之处,老六也就信了,这书生,没骗他,真是李太白的同门师弟。
两天之后,苏兴如约提着明水城那位杂碎公子的人头上山,将人头放在老六的面前,说道:“拿去祭奠你亡妻之灵吧,以后,这个寨子,不再为匪,我给你们两条路,一是继续留在这寨子里,自成一村,二则是全部下山,我带着这群孩子,去附近的村子里办一个学堂,以后这群孩子,愿意学武的学武,愿意寒窗苦读考取功名的就读书,我因材施教。”
老六转头望向寨子里的众人,所有人异口同声道:“听先生安排。”
苏兴笑了笑,说道:“孩子们就你们这些亲人了,他们应该也不想和你们分开,那就留在这山上的寨子里吧,以后这寨子,改名叫良村。”
老六重重点头,在心中立下死志,此生陪伴于苏兴身边,只为报恩。
几十年之后,步履蹒跚的老六撑着拐杖坐在苏兴的墓碑前,颤抖着手从篮子里取出来一坛好酒,自己喝一口,然后往地下倒一口,嘴里絮絮叨叨的说着一些话,因为声音太小,听不清说什么,只有最后一句,年事已高的老六说的格外清楚:先生,良村老六来陪你了,下辈子,老六还伺候您,您呐,千万别嫌弃啊……
那一年大风雪,老六靠在苏兴的墓碑前,安详离世。
后来有说书人如此说着关于苏兴的事迹:那时的江湖,天下人只知道剑仙李太白,却不知道,李太白有个极小的小师弟,小师弟在剑道上的天赋同样出色,只是小师弟从小沉浸于四书五经当中,对于剑道一途,并不是很感兴趣,后来索性就学了个半吊子,随着师父死后,自己也就以读书人的身份,游历于天下各地,天下众人,仅有明水城的少数人,见过小师弟苏兴的本事,除此以外,再无向外人展示其剑道,多年之后,苏兴入京为官,恰逢陈知故辞官离京,接下陈知故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重任,后来成为大楚皇帝赵翼的朝中首辅,一举为天下所知,天下人这才知道,李太白有一小师弟,弃剑道,以儒治国,大楚在他手中,创百年太平盛世,不负名中“兴”字,大楚再兴,当兴在苏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