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想中的暴怒并没有出现,孟晚青只感觉到红玉向她走了几步,随后是一双手将她缓缓扶起,“不碍事,和本公相处别动不动下跪就行。”
孟晚青抬头,对上了那双眼。那双眼,她的眼睛很好看,不大,单眼皮,眼尾上挑。可她的眼底却是浑浊的,不似寻常人那般清透。
她仿佛看见了眼底的战场,黑红的血迹成河,尸体遍布沙场堆积成山。
身子忍不住一颤,孟晚青蓦地推开了红玉搀扶着她的手,连好心扶人的红玉都愣住了。
“对……对不起……”
“无事。”红玉琢磨着自己是不是将人吓到了,扬起一抹自己不太擅长的浅笑来。
孟晚青却不再看她,微微屈身,“姑娘那便就进去吧,免得皇上等急了,奴婢先退下了。”
“欸……姑娘……”像是寻求表扬与肯定的小孩儿无人理睬,红玉一脸茫然看向孟晚青远去的背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惹了这个小姐姐不快。
推门进了寝殿,李若尘便迎上前来:“红玉姑娘都到了这寝殿门口怎么还磨磨蹭蹭的。”
红玉上前,下一刻便看到了身坐上位的楚临安,心中颇为感慨,她上前几步便“扑通”一声单膝跪下,微微屈身、双手在额前抱拳,声如洪钟:“护国大将军嫣红玉护驾来迟,请皇上赎罪!”
楚临安霎时热泪盈眶,儿时的一幕幕出现在脑海中像是昨日发生的一般,他注意到的却是那低沉沙哑的声音:“红玉姐,你的声音……”
“皇上不必担心,半载前被一场大火熏坏了嗓子罢了。”
这西北之境环境艰苦,她一届女子竟然在那里待了十载左右。楚临安起身将她扶起,面露苦涩:“我们有多久未见过了……”
嫣红玉神色动容,终于是露出了灿然一笑:“数载前我就说过的,待你登上帝位,我便护你周全。若谁不服我便屠谁,若谁阻拦,我便亡他羽翼!”
十二载前,川安城外——
楚临安在宫中意外溺水的事情终于是引起了叡浔皇帝的注意,明显的人为迹象,叡浔终究是将楚临安母子二人送出了宫。
为了护母子安全,楚临安与刘才人被送到了护国公府。
那时的嫣红玉还是一个七岁大小的软团子,扎了两个羊角辫绑上红色的发绳,五官秀气,皮肤也白皙细腻。
而那时的楚临安才六岁,个子也比嫣红玉高那半指左右,他乖巧懂事,不像嫣红玉那般鬼灵精怪。
还记得初到护国公府的那日,那时的护国公嫣广成带着全府上下的人在府门接他们。
那是楚临安第一次感受到作为一个皇子而该拥有的排场,四下的人都是恭恭敬敬的,不知哪里窜出一个奶香的小团子跑向楚临安,“扑通”一声两人撞了个满怀,随后皆跌在地上。
小团子穿着漂亮的红裙子,两个羊角辫束在头顶两侧,她坐在楚临安身上“咯咯咯”笑个不停,楚临安发懵,下一刻便听到一声软糯的一声:“哥哥……”
从那天起,楚临安身后便多了一个豆丁大小的跟班来,明明就比他要大那么一岁,却还是要一直叫他为“哥哥。”
即使护国公和护国公夫人教了嫣红玉数遍,可她就是改不了。
嫣红玉自幼是个鬼灵精怪的丫头,虽说叫着楚临安哥哥,可总是带着他偷溜出府,教他爬树、捉麻雀、捉弄百姓闯了祸之后又得哭唧唧被人逮着捉到护国公府找护国公“擦屁股”。
在护国公府的第二年,护国公夫人怀孕后又难产,一夜里母子双亡。护国公嫣广成一蹶不振,那段日子里的嫣红玉便一直都是楚临安带着的。
她没心没肺,在母亲去世后嚎啕大哭一场却又像个没事儿人一般。
一天夜里大雨倾盆,窗外电闪雷鸣间嫣红玉翻进了楚临安房间的窗子。她缩进他的被子里抱着他的胳膊直喊救命,待雨停后才安静下来。
“哥哥,他们都说你是皇子 。”
“嗯……”
“那你以后会继承你爹的皇位吗?”
楚临安想到了叡浔皇帝对自己爱不搭理的模样,“不知道……”
“可儿子就该继承自己老子的位置呀!就像我一样,虽然我爹一把年纪了还没个儿子,而且我娘也不见了,那他便只有我这个女儿了,我以后一定会代替他儿子也就是我弟弟去继承他的位置的。”
楚临安没说话,只是瞪着一双漆黑的眼看着嫣红玉。那时小团子的眼底和平常人一样,清澈见底、纯净的没有一丝杂质。
半晌,只听那小团子开口许下豪情壮志:“哥哥,以后你做了皇帝我便做护国公大将军。待你登上帝位,我便护你周全。若谁不服,我便屠谁!若谁阻拦,我便亡他羽翼!”
第二载初发生了许多大事,比如叡浔皇帝驾崩,又比如西北战乱频发,护国公嫣广成要前去西北平复战乱。
西北此行必定是困难重重,短时间内是回不来的。
护国公嫣广成耗费毕生积蓄遣散了护国公府内的小厮,准备只身带上女儿嫣红玉与上万兵民前去西北之境。
恰好,与护国公、嫣红玉离别那日正是楚临安与母妃刘才人回宫之日。
四人站在空无一人的护国公府门外,那时嫣红玉已经九岁了,离别时四人皆是泪目。
“楚临安!”那是小团子第一次叫他的名字,仍然是那熟悉的软糯香甜:“一定要记得我们的约定呀!”
楚临安不争气地红了眼眶,他笑道:“好。”
护国公带着嫣红玉转身时,楚临安取是喊住了她:“红玉!”
马背上,嫣红玉坐在护国公嫣广成的怀中,早已是满脸的泪水,她娇嗔:“又怎么了嘛!再叫住我我就不想走了……!”
楚临安破涕为笑,背着手像个小大人,心中踌躇不决,半晌才似下定决心一样。他撸了撸鼻子,笑着喊道:“姐……我等你呀……”
那日风尘皆起,迷了楚临安的眼。
朦胧中马匹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