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月夕做了个奇怪的梦,彩云缭绕的金色大殿之中,自己与穿着一身喜服的聆听行了大婚之礼。
她感觉得到自己心中的欣喜,听得清聆听口中的婚誓。
‘吾请愿,长相厮守,不离不弃,日月星辰,共鉴此生。’
月夕猛地睁开眼,那梦境为何如此真实。
她悄悄起身,披上斗篷,绕过睡在外间的千寻,走到院中,十指尖尖摘了一小簇凝香花戴在头上。
月儿不知何时挂到空中,淡淡的光辉照亮了石子路。
月夕走上小路,离开花园,走到朱雀宫门处。看着远方的青龙殿,那里似乎还亮着灯。
她捏紧拳头,鼓起勇气,朝青龙殿走去。
这一路上并没有什么宫人,夜太深,她竟然连守宫禁军都没有见到。
就这样顺利地走到青龙殿门口,看着那红漆描金双喜凤的门栏,大婚的场景好像还历历在目。
月夕深吸一口气,高声说道:“陛下,月夕求见……”
里头的灯火依旧通明,却无人答话。
“陛下!月夕求见!”
她的声音够大了,一定能传到青龙殿内。
很快,一个年迈的太监匆匆走出,朝她行了个礼说道:“皇后娘娘,这么晚了,您怎么只身一人到此处来了,更深露重,您要保重凤体啊!”
月夕欠了欠身,虽说以她的身份本是不需要对一个太监行礼的。
“这位公公,不知陛下可在里头?”
那位太监皱了皱眉头,露出一副同情的姿态:“陛下正在批阅奏章,娘娘还是请回吧……”
“陛下在是吗?”月夕微微一笑:“本宫不会打扰陛下,只是在此处等着。”
“您还是请回吧……莫要惹陛下不快!”
老太监好心提醒月夕,希望她能知难而退。
月夕夤夜而来,就没想过要无功而返,陛下高不高兴她不在乎,她只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多谢公公提醒,本宫并没有别的想法,只是想见陛下一面,只是一面就好!”
老太监叹了口气说道:“娘娘,您这穿得也不多,此处是风口站不得啊!”
月夕笑着说:“多谢公公关心,我不打紧,定会等到陛下出来。”
她知晓陛下绝不会让她进殿,想要见他一面,只有在这里等着才行!
老太监见劝说无用,只好摇摇头回了青龙殿,见到了陛下回禀道:“陛下,皇后娘娘在殿外候着,说是想见您一面。”
“不见,让她走吧!”
“老奴已经说过了,娘娘颇为执着,说是要在门外候着。”
“那我们便不从大门走!”
老太监皱了皱眉头,想着不跟陛下说就好了,这皇后娘娘怕是要苦等上一夜了。
果然,月夕整整等了一夜,等到自己再也站不住,靠在门边,最后坐在门口的台阶上。
这里果真是风口,她穿得不多,一夜的冷风吹下来,早就支撑不住了。
晕倒在青龙殿门口,可不是一件小事,宫女太监早晨起来都看到了晕倒的皇后娘娘。
大家都不知道昨夜发生了什么,无人敢去扶,只有一个小宫女受过月夕的恩惠,急匆匆去了朱雀宫报信。
千寻得了信,带着貂皮裘慌忙赶到青龙殿门前。
“公主!您醒醒~这是怎么了?”
月夕的脸色很苍白,微微张了张嘴颤抖着说道:“我在等他……”
千寻恶狠狠地盯了眼青龙殿,说道:“既然他不见,您还苦等什么!”
“就算他不见,我也要等,等不到,我便不会死心。”
她说完便再也支撑不住了。
昴日宫中,老太监将青龙殿外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回禀给陛下。
“陛下,皇后娘娘晕倒了,要不您就去见一面?”
“这女人怎么如此麻烦,若是再纠缠,便打入冷宫吧!”
老太监微笑着说道:“陛下,皇后娘娘是秦国的公主,怎能打入冷宫?老奴见她昨夜穿得很单薄,冻了一夜只怕已经支撑不住,再不找太医医治,恐会留下病根啊!”
“你去叫人,将她抬回宫去,找人医治。”
皇帝陛下的命令很快就传到青龙殿门外,太医也很快就到了,几名宫女将月夕抚上轿辇,太医在后跟着,一行人浩浩荡荡从青龙殿往朱雀宫而去。
月夕在轿辇中问道:“千寻,陛下在何处?”
周围的宫人都斜目而视,心中都带着嘲笑。
这位皇后娘娘也太过不自量力,已经这样了,还要找皇上。
千寻皱了皱眉头,看出周围人都在暗自嘲笑,说道:“娘娘,咱们回宫吧,不要再找了。”
“不行!本宫是定要见一面的,哪怕病死了,也要见一面再死。”
可惜,月夕仍旧没有见到皇上,反而一病不起。
朱雀宫中的凝香花依旧开得艳丽,她却已经有整整两个月未踏出房门了,心结难解,郁郁寡欢,病始终没有好转,身体越来越差。
太后来瞧过两次,眼看那乖巧可人的姑娘也要油尽灯枯,不禁狠自己的儿子为何就是不能看她一眼!
“皇儿!你去瞧一眼皇后吧!她……身体越发不中用了!”
狠心的皇帝陛下冷冷说道:“死了也好,不会烦心。病死了,秦国也无话可说!“
太后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愤愤说道:“你可知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母后您都说她已经活不久了,难道还指望她为您添孙吗?”
“你!”太后气得将茶杯狠狠摔在桌上:“若不是你,那月夕如此温婉可人,怎会变成现今这副模样!”
“母后很喜欢她?”
太后对月夕自然是喜欢的,听话乖巧的儿媳哪个婆婆会不喜欢!
“自然,你瞧瞧,她做得这凝香花茶多好啊!”
“凝香花茶?这倒是稀奇!”
穿着僧服的皇帝陛下凑近闻了闻太后的茶杯,突然想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