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那日丑时;
“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
“唵,伽罗帝耶,娑婆诃。”
“咚——!”
“唵,伽罗帝耶,娑婆诃。”
“咚——!”
“唵,伽罗帝耶,娑婆诃。”
“咚——!”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咚——”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
“咚——”
听到此大众师基本都开始起床洗漱然后穿海青、搭法衣上殿;师父们在夜未结束晨未起时,早早搭衣列队,闻晨钟上殿;
………………………………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稀有。消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丰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或。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不动转。”
“南无常住十方佛,南无常住十方法,南无常住十方僧。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佛顶首楞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金刚藏菩萨。”
“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方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放光如来,宣说神咒。”
……
“唵。阿那隶。毗舍提。鞞啰跋阇啰陀唎。盘陀盘陀你。跋阇啰,谤尼泮。虎芯都嚧瓮泮。莎婆诃。”
……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早课结束天还没亮,今日早课要比平日早;今天是金刚七的第一天,也是最繁忙的一天了。大和尚领着大众师下早殿过堂。好像过堂的时候还看到了柚儿,是居士里面最矮的一个,比较好找。
早斋过后,大众师们就先回寮各自休息了。而我没有,并不急。去闻讯了大和尚,便到了客堂,天一亮,山门刚开,就早早有斋主过来的。知客师也忙着在写斋条。知客师可以说是师父里面尤其繁忙的一位了,反正至少出家这些日子,基本就早上在斋堂见得到知客师,剩下时间恐怕就是在客堂了。
天亮了,人缓缓的全了。护殿居士们忙着在大殿前布置拜垫,站在客堂门口刚好能看到大殿,晨曦照的好亮,有几分凉快,穿着小褂依旧是不冷不热的时辰;远远的看着一穿居士服的小孩儿还跟着忙活着,好是认真。说起来,一个人的用心其实一个背影就能看出来,或者说感受得到。那么一念上至有顶及诸佛菩萨天龙护法,下至五无间地狱,有什么不能的呢?
堵在门口一看看了好久,啧了一声,笑笑;
“师父。”一位男子的声音,侧过头看去是一位在客堂的男居士,“阿弥陀佛,师父。”打问讯。
“阿弥陀佛。”
我背手靠在门框给让出来半边地儿,约摸着这位菩萨是要过路,不过好像不是这样。
“师父,那个孩子是您妹妹?”男居士合掌的手指了一下柚儿,顺他的手看去,哦,确实是在指柚儿。
我默默点头。“是的。”
“那……您怎么带家人出家?”
听后,我只是眯着眼睛笑了笑,“你怎么带着仇人来寺庙?”
“这……没有啊。”
“你身上那么多冤亲债主,怎么没有呢?”
“哦……”居士恍然,“那,方丈也答应?”
“你那么多冤亲债主都来寺庙,方丈答应吗?”
“这个方丈好像不知道吧?”
“你知道,上至有顶下到无间,诸佛菩萨都知道。”
“哦……感恩师父开示,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后来在客堂稍坐了一会儿,大知客师频频瞧我,后来我一笑,问道怎么了?大知客师摇摇头,一脸愁眉,说是我今儿是有事儿;默默点头,没有回答大知客师,看着时间大概差不多了,我回寮搭衣,准备上殿了。
迎着上午的阳光,身搭福田衣,每每这时候就觉着一种使命感,大概是佛陀的慈悲加持;做众生福田,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你能每日近中夜睡下然后寅卯之时起床吗?每日的睡眠大概就在一个半时辰左右,其实一般人都做不到。闻法不易,出家更难。看起来很容易,天天念念经就有饭吃,还受人尊重与顶礼。可是,行为与责任是挂钩的;殊不知念经是为了众生祈福消灾,办法会是为教化众生开众生智慧,令众生获得安乐。受人尊重与顶礼就是尊敬佛陀佛法,并不是跪拜我。我给大众授三皈依起法名,是因我清净戒体,大众皈依的是三宝,而不是我慧涵僧;
殿内,拜垫前站着法会功德主,靠近佛像前有两排桌椅。与大众师们纷纷入座,维那师一打引磬;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这边维那师唱着,那边另一位维那师道;
“斋主转身向上。”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唱到“南无”二字,维那师道,“拜——”到“摩诃萨”三个字,又道,“起——”
如是三往反复,斋主进香,期间“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圣号一直不停,各自归位后,维那师道,“问讯。”
功德主纷纷行礼问讯,然后合掌。
这边维那师唱香云盖菩萨圣号变了声调,“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声引磬过后,殿内殿外,整个道场,一片寂静。打了一声大磬;
“跪——”
此时,又响起了哗哗啦啦的翻书声,大众师们纷纷翻开桌上架好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唯我一人不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祈树给孤独园,与大比求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
“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听维那师打一声引磬,众等皆如梦方归;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殿内功德主着海青及搭缦衣的五戒、菩萨戒的居士菩萨们纷纷起身,殿外的着海青的及善男信女们也纷纷起身,手捧经文高过头顶问讯,然后恭敬的放在拜垫上;
“断—疑生信,绝相超宗,顿忘人法解真空,般若味重重。四句通融,福德叹无穷——”
“南无金刚会上佛菩萨。”
居士等闻“南无”二字拜,闻“菩萨”二字起身合掌,如是三称,三拜。此时,师父们纷纷起身,我抬高了两下左臂,两刻钟看看有没有坐到大衣上。抬了抬右臂,又将海青的广袖提了提,起身;
这时,维那师又道:“感恩三宝,顶礼三拜——!”
居士众等纷纷顶礼三拜,口称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