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隐情
公子西行2020-03-05 18:183,194

  儿媳妇平时总是一脸苦相,所谓寡妇门前事非多。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整天都灰头土脸的。能有卫医生媳妇陪着出门,左邻右舍看到了,也会给儿媳妇抬身份。

  “去吧,换件鲜亮一些的衣裳。”

  赵大娘心疼地地说。儿媳妇年纪不大呢。还不到三十岁的年轻女人呢。

  “嗯,知道了,娘。”

  孟香如快活地转身去屋里换衣裳了。

  不多一会,孟香如换了衣裳提着篮子出来。

  “哎哟,香如嫂子,你可真漂亮。”

  淡绿色和白色的格子的确良小褂子,黑色的直筒裤子。白色的塑料镂空凉鞋,长发被细细梳理了盘在了头上,圆滑地一个发髻。用淡绿色和白色手帕扎着。

  所有衣裳鞋子都带着陈旧的味道,好像几年都没穿过一样。

  孟香如拘谨地站在大家面前,捏着篮子的手指有些粗糙,上面布满的茧子和小伤痕,让人看了有些心酸。

  孟香如在人前,一向都是穿着蓝色灰色的衣裳,经常用一块旧蓝灰方巾包住头干活。平素出门常低着头轻声轻脚地走过去。她是寡妇,她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妹妹说笑了。”

  孟香如微笑着对赵大娘说,

  “娘,我和天衣妹妹出去了。”

  “嗯。”

  赵大娘点着头,看着天衣拉着儿媳妇,两个人说笑着走出院子。从后面看,儿媳妇要比卫医生新媳妇高挑一些。

  “唉,自从儿子走后,这还是媳妇第一次露出这样的笑脸呢。”

  赵大娘叹息一声。她原先想着,儿子走了以后,她一定会替儿子守住妻儿,守住这个家。可是,现在看来,她也许想错了。

  “你家儿媳妇是个好孩子呢。”

  瞎婆拍拍赵大娘的手。两个老人一边摘着菜,一边说着家常话。赵大娘是个很端庄矜持的人。像这样的家事,尤其是家丑,她是从不与人提起的。像今天这样和瞎婆说,是第一次向人说这事。

  他们老赵家人口单薄。她们夫妻只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赵东一。长到十八九岁,高中毕业。娶了南城郊区镇上的姑娘孟香如。香如家虽然穷了些,但人口旺。家里姐妹兄弟七八个。当初娶这个儿媳妇。赵大娘就是冲着孟家人口旺去的。香如虽然只是小学毕业。但人长得漂亮又懂事,又会干活。这样的儿媳妇,赵大娘是相当满意的。香如十八岁嫁进来,十九岁就生了孩子。头胎就是一对龙凤胎。

  他们老赵家人老几辈子,也没有生过双胞胎。老两口高兴坏了,觉得以后赵家就要开枝散叶了。

  老头子高兴极了,给孙子孙女起名,孙女早出生为姐姐,叫赵雨寒。孙子晚出生是弟弟,叫赵青阳。

  可没想到,好日子没过几年。两年前儿子突然出车祸,没抢救过来走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伤痛老头子实在禁不起,儿子走后,老头子就病倒了,在床上躺了几个月也跟着儿子走了。

  诺大一个幸福的家,一下子就只剩下了她和儿媳妇守着两年幼的孩子。

  最初赵大娘难受,儿子的死,老头子的死,都压在她心底。她痛苦,要不是有两个孩子,她早就跟着男人孩子走了。

  再者赵大娘就是担心了。

  她担心儿媳妇孟香如改嫁。毕竟两年前儿子死的时候,香如才24岁。正是一个女人最好的年华。孟家人口多,香如有两个哥哥三个弟弟。一个姐姐两个妹妹。兄弟姐妹九个。这么大一个家。她们什么话不要说,只要亲家直接派香如的兄弟过来,接了香如就走。她一个孤老婆子,赵家又连个叔伯大爷都没有。没人撑腰,她也只能干看着。

  幸好,别看亲家家贫,却很守旧式规矩。帮着忙完赵家父子的丧事。除了每个月来一趟送些东西,并没有说过一句让香如改嫁的事。

  赵大娘心里感激亲家。

  而且香如这孩子也仁义孝顺。她说自嫁过来,东一对她一直都很好。她不是那种寡情的人。东一走了,她把所有以前的衣裳全放在箱子里了。然后把那两件颜色最暗的灰色,黑色的衣裳穿起来。人也不打扮收拾了。香如也是个坚强的人。娘家也不宽裕。她不愿意指望娘家接济。她打着零工,接了许多糊纸盒的活。有时候忙起来,连脸也顾不上洗。整个人越来越灰色了。

  今天是跟着卫医生媳妇出门,随便扯一件以前的衣裳穿上。衣裳上还有着陈年的味道,打着褶皱呢。可看起来,整个人都不一样了,突然明亮起来。

  这让赵大娘心里既是高兴,又是难过。

  “你也别难过,面前还看着两孩子呢。日子总是有奔头的。”

  瞎婆安慰赵大娘。

  她是最能理解赵大娘的心情和处境的了。想来她和赵大娘多少有一些是相像的。都是年轻时娘家是大家门户。都是嫁人后孩子少,人丁不旺。像她身前只有静依一个女儿。从那以后再没生下第二个孩子。老头子在陆家庄,被人喊成老绝户。两人受尽村里人的欺负。瞎婆想起那些往事,都觉得犹如一场梦一般。

  “唉,我是土埋半截子的人了。我啥也不怕了。我就是担心我家儿媳妇啊。”

  赵大娘难过地看着瞎婆,

  “老姐姐。你说我家老头子和儿子都死了。我还怕啥啊。我是早死早和他们团聚去了。可是,我就是不放心。我家孙子孙女小。儿媳妇若是改嫁走了,我没法带两孩子长大。哪天我要是死了,这么大的一个院子只有两个这么小的孩子。怎么活啊?”

  赵大娘流下眼泪,她从不对人说这些伤心事。今天是看到了儿媳妇突然穿上以前的衣裳,勾起了她的回忆。又加上她对面的人,是瞎婆。这个她一见如故的老姐妹。她若不说说这些心里话。赵大娘觉得,她都快要憋屈死了。

  “可是,我若一直霸着儿媳妇不让她改嫁。我儿子走的时候,她才24岁。这守了两年了,苦啊。她的苦我全看在心里。我不能说,可我心里难受啊。如果再让她接着守下去。你说说,她这么年轻,一辈子如果就是这样拖下去了。我就是到了地下,我见着我儿子东一,我也没法交待啊。我难啊。”

  “这人都是这样,谁也不知道一辈子,谁能遇到什么样的难。老妹子,这也不是你的错。”

  瞎婆拿出手帕,替赵大娘擦掉眼泪。

  “老姐姐,你说我该怎么办呢?我原想着再挨两年。等两孩子十四五岁了。能照顾自己了。我那时候如果还没有死,我就放手让香如改嫁。可是,孩子现在才七岁,那还得再等七八年。我对香如有亏啊。我现在真是受不了。我每天看到香如那样过日子。我的心就像刀割一样啊。”

  瞎婆眉梢皱了一下,

  “老妹子啊。这世间的事,就是再难,它也是有法子的。你有没有想过别的法子。”

  “别的法子,你说既不让香如离开,又能让儿媳妇如愿的事。我也不是没想过。以前也有人在我面前提过。最好的办法就是给香如招个上门女婿。”

  唉,赵大娘叹息一声,把去年发生的事,向瞎婆细细说了。

  “老姐姐,我们两有缘。以后你又是要住在这院里的人。我们相处时间长着呢。我也就不瞒你了。”

  瞎婆听完,久久不语。

  可不是吗?

  看着赵大娘就不是一个迂腐的人。招个上门女婿,自然是她们这种处境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去年,有人介绍,给香如招了一个上门女婿。是个离婚的男人,带着一个十岁的儿子。男人是铝厂的工人。一个月三十二块钱工资。原是看中了香如的长相,和这一片院子。男人原来老家是外地农村的。中学毕业考上技校留在省城铝厂的。离婚后厂里分的房子给了老婆。他和儿子没地方住。经人介绍,就同意入赘赵家。

  上门前经中间人说好了,结婚后他带儿子搬过来住。他的工资二十块交给香如。十二块寄到老家。他老家非常穷,兄弟姐妹又多。媒人说,当初老婆和他离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家里拖累。老婆勾上了同工房的一个男人。死活要和他离婚。

  本来说好,先去办结婚证。然后男人再带着香如回老家拜见父母。

  男人说不急,等三个月之后再办结婚证。他和儿子先搬过来住。

  媒人把一百块钱礼钱交给了香如,香如没再说什么。赵大娘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

  按原来说定,搬来后三个月办结婚证。他养大两孩子。给赵大娘养老送终。等孩子长大后,这片院子一分为二,一半给赵青阳。一半给他儿子。

  赵大娘能说什么,只要对儿媳妇和孙子好,她怎么样都无所谓了。

  可是,男人搬进来才住了三天,矛盾就发生了。

  男人喝醉了酒,对香如大打出手。两孩子哭,还一脚把雨寒踢断了一根肋骨。

继续阅读:第418章 葫芦赵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80锦鲤小田妻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