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宫宴不同于往年,除了往年朝中重臣极其家眷外,今年更要隆重些,就在上月,高昭仪诞下皇嗣,更乃龙凤祥瑞之兆。
圣上龙心大悦,大赦天下,今年的宫宴更是万民同庆,百官齐乐。
初雪兆丰年,龙凤呈祥瑞,且再有月余,便是太后大寿,现已开始筹备,太后慈仁,圣上更重孝道,百姓无不称赞国泰民安,圣心一片。
前朝后宫一片祥和,哪还有人记得战死边塞的尘亲王,国丧犹未过,如何普天同庆?当真是笑话!不过这些事,也只能沦为一些闲散之人茶余饭后之谈了。
慈宁宫内,主位上坐着一派庄严之气的太后,虽然已年过半百,可仍旧保养得宜,眸中的凌厉之意让人望而生畏。
“今日初雪,天气极冷,你生产刚足一月,仔细风凉吹坏了身子。”说罢,忙吩咐嬷嬷去备手炉来给高昭仪。
太后这话的关心意味十足,可见太后对于高昭仪诞下皇嗣一事颇为高兴。近年,皇上只顾着前朝,许久不曾有妃嫔怀龙嗣的消息传来,太后心切却也不好说什么,如今平安诞下小公主与小皇子,太后自然是说不出的疼爱,对于高昭仪也觉得顺眼了不少。
下座的高昭仪心里满是欣喜之意,太后平日里自是威严,对于中宫之主的皇后也不曾见如此关怀,此刻接过嬷嬷递来的手炉,心中喜极,忙福身道谢。
“嫔妾多谢太后关怀。太后您福泽绵延,嫔妾与其它姐妹同沐太后恩泽,太后您更该保重凤体才是。”
太后面露笑意,看向高昭仪的眸色又多了几分满意,而后缓声道,“后宫又添这样伶俐之人,也难怪圣上喜欢了,哀家也喜欢的紧,好了,起来吧。”
一时外面有内官传话请太后移步和祥宫。高昭仪忙上前虚扶了太后起身,一派恭顺谦良姿态,太后眸中皆是笑意,她抬手将发间的一支龙凤合和步摇取下。
“这支步摇乃先皇所赐,乃龙凤呈祥合和之意,今日哀家便赐予你了。”太后瞧着她一身丁香色袄缎,温婉清丽,看着极为舒适。
且在这样的日子里也丝毫不张扬,可见其心便是如此,太后心里更是喜爱。因此又道,“哀家见你发饰太过简洁,这支步摇戴着正好,快去戴上给哀家瞧瞧。”
高昭仪喜不自禁,面上仍是一贯的乖顺,她柔声道,“嫔妾多谢太后。”
雪渐小,地面屋顶已是白茫茫一片。青砖琉璃瓦皆掩在一片雪白中,庄严的皇宫似乎也因为皑皑白雪而掩去了几分威严之意。
枝头上堆积的雪,因细微的晃动便纷纷洒落,吹来的风也夹杂着雪花,凉凉的触感让人忍不住打个寒颤。
内官在前面带路,苏琬颖扶着老太太款步而行,路上的雪已被清理,湿润一片,自深深的宫门而入,殿阁静立显露皇家威严。
苏澄渝微微提了裙摆,以防雪将衣裙打湿,一边不着痕迹的观察着周围的环境——沿着朱色漆红的围墙,可见鹅卵石铺就的小路曲折蜿蜒,大片的花圃以及一人高的树丛此时皆落满了雪,错落有致间却也不禁让人想到夏日花团锦簇的盛况。
这里便是御花园了,圣洁的雪将万物皆掩盖,更添其原本的庄严盛景。
苏澄渝心中的憧憬之意愈加明显——若是可以入宫,哪怕只是做个小小的婉仪也是好的吧?
她从前便听王若琳说起过,皇宫的嫔妃吃穿用度皆奢华,且身份尊贵,连带着家里人都可沾光添彩,而朝中大臣再得器用也不可能越过皇室去。虽说后宫明争暗斗,步步险境,可府宅大院何尝不是?
可她连王妃这样的身份都是痴人说梦,如何有幸能入宫?如今王若琳失宠,恐怕连王府长史那样的也不会找她这样一个不得宠的嫡女做媳妇了……
苏澄渝看着前面扶着苏老太太的苏琬颖,眸中有着不甘心,可她绝不会听天由命,受人摆布,终有一天,她要将苏琬颖踩在脚下,把她所受的屈辱变本加厉的还给苏琬颖!
再往前便是一座高大的宫门,里面正有太监丫鬟清扫落雪,内官停在此处,脸上堆了笑意朝着几人道,“这里便是和祥宫了,请随奴才到内院殿中。”
宫宴便是在和祥宫,这会儿前面已有衣着华丽的夫人小姐在庭廊下了,几人随之而入。
一路而来,苏琬颖有些触景生情,前世入宫后的点滴历历在目,一砖一瓦皆熟悉至极,却又陌生的紧。
深宫便是牢笼,外面的人望而生畏却想入内,里面的人怅然所失想逃离此。
前世的她,便是因着这样一个地方,而丢弃了所有,也为了那样一个不堪的人,而迷失了自我,深陷与此。
最终,也身亡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