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节,唐代杜牧有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国人清明节上坟扫墓、吊唁已逝亲人的传统由来已久。按民间说法,清明节又俗称“鬼节”,其渊源可上溯至隋唐时期,是中国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节日。而在悬疑的世界里,“鬼”历来是被作者们大书特书的一大素材,亦是营造恐怖氛围的绝佳桥段。如今,清明“鬼节”已至,且让笔者以清明为引,说说中国民俗文化中的鬼节。
人死后到哪里去?这是个终极命题。倘若人死如灯灭,那么自然一切免谈。但要是有知于九泉之下,那么死亡——这个人生必不可免的归宿——就值得探究一番了。
生者红尘滚滚,死者寂寂沉归,归于天国冥界!
中国的冥界,即道教地府,由阴间主神酆都大帝与地藏菩萨共同统辖。人死为鬼,集聚于地府。
这是异乡,住着不同的姓氏;这是彼岸,接引着来自人间的往生者。历史悠悠的长河中,每个人都将离开人世,来到这不可捉摸的幽冥地府。死者有灵,生者更有情,为了缓解自身的伤心痛苦,也为寄托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便有了崇鬼敬鬼的习俗。而三大鬼节——清明、中元、寒衣,就是人们祭奠冥世亲朋、寄托自身哀思的凝重载体。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鬼节、冥节,是我国重要的“八节”之一。按《岁时百问》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每年的四月四日至六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所以古人选择在这天踏青春游,并祭祖扫墓。后来历代沿袭,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周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本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寒食节是晋文公为纪念忠臣介子推而设立的,每到该日都要禁生火、吃冷食。后因清明与寒食节的日期、习俗都颇为相近,民间就渐渐将两者融合,到了隋唐年间,清明节和寒食节正式合二为一,成为不动烟火、扫墓祭祖的节日。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为清明节的一个习俗。
与其他两个鬼节不同,清明之祭主要是祭祀祖先和悼念亡人,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要在这一日扫墓上坟,祭拜先人亡魂。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首诗所描述的,便是清明前后,家家户户祭祖扫墓的情景和氛围。坟茔前,男男女女,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千里上坟。拜者、酹者、哭者、焚钱者,不一而足。
虽然祭祀的方式各地有所不同,但最常见的做法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整修坟墓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一方面可以表达祭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哀思,另一方面,古人认为祖先的坟墓与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容忽视的祭奠内容。《清通礼》把修整坟墓解释为“扫墓”名称的来由:“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至于挂烧纸钱,过去由于寒食禁火的关系,纸钱不能焚烧,只是挂在墓地的小树上、竹竿上,或用石块压在坟墓边。《鸡肋篇》载:“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这样,凡是祭扫过的坟墓就有纸幡飘飘,成为清明前后的特有景观。后来不再讲究禁火了,便燃上香烛,焚化纸钱,再将带来的酒食果品供在亲人坟前,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叩头行礼或默哀,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时,家家户户门口尽插柳枝,这个习俗是从何而来的呢?原来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日,受佛教影响,人们认为柳有辟邪驱鬼之效,故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即以柳枝沾水普度众生。清明既然是鬼节,又恰逢柳条发芽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害,便取柳枝插于户上,令百鬼难以入家。
清明节正逢和风送暖、草木萌生、春意盎然之时,除了庄严肃穆的祭扫外,还有一系列多姿多彩、丰富有趣的习俗活动。扫墓后,趁着天清地明,文人雅士邀朋请友,趋芳树、择园圃,以诗酒相会,列坐尽醉。民间更会以春游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放风筝等活动来度过一个热闹欢快的清明节。
正因为清明节既有祭坟时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时的欢笑声,而它所祭祀的又主要是善鬼、家鬼,或亲近者的亡魂,重在表达孝思、亲情,所以清明节虽有鬼节之名,却通常不被冠以鬼节之实。在阳气上升、万物复苏的季节,它表达着古人对生死的豁达,所流露出的不仅是拜谒先灵、缅怀故人的意味,还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内涵。清明节的雨,正是祖先和后人心灵交融的信使。它那“将生死并置”的节日精神,满足了人们珍惜现世的心理需求。
事实上,带有强烈浪漫主义情怀的清明节,并不能算是真正的鬼节。而重在赦罪免灾、安抚鬼魂的中元节,才是正宗的“鬼节”。
“中元节”一名来自道教。道教认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是地官生日,地官在这一天要下界查看人间善恶,赦罪免灾,并普度孤魂野鬼。而农历七月是“鬼月”,从七月初一鬼门大开,到三十日鬼门关闭这段日子里,那些终年受苦受难、被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都会拥入阳间,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享受人间血食。有主的鬼魂还会回家看看,瞧瞧子孙后代过得怎样。特别是七月十五子夜,是阴气最重的时刻。所以每到七月十五,人们纷纷祈请地官“中元普度”,超度孤魂;同时也借此机会祭奠祖先亡灵,祈求祖宗保佑家宅平安。这种气氛,使得中元节顺理成章地变成了鬼节。
中元鬼节的活动习俗,主要有招魂祭祖、做法事道场和放水灯三项。
中元节的招魂祭祖,是对死去亲人的深情呼唤,颇具世俗的亲切感。早在七月十三之前,家家户户就都把家里的米罐子装满,因为先人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摸摸米罐子。如果是满的,他们就会很高兴;如果是空的,他们就会以为子孙的生活过得不好,会扶着米罐子号啕大哭。到了七月十五的傍晚,正式祭祖。先做好可口丰盛的饭菜,酹酒三巡,祭奠祖先,再合家团坐,共进晚餐。断黑之后,携带炮仗、纸钱、香烛等,寻一处僻静的河畔或路口,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然后在圈内泼些水饭,点燃香烛、梵烧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
于是,每到这天夜晚,大街小巷的十字路口,都会亮起一堆堆的火光,远远望去,冥币和烧纸在圈里慢慢燃尽,火焰跳跃、轻烟四起,银发的婆婆们在傍晚的风中,颤颤巍巍……无论哪条街巷,都可以看见这样的场面。这就是所谓的“祭路”。
如果说招魂祭祖是为亲人而设的,用以表达对先人的敬意,那么做法事道场,则纯粹是为了安抚孤魂野鬼。其仪式主要分成:请鬼、施食、诵经、驱鬼等。届时人们在庙前竖立灯篙,挂起灯笼,上书“庆赞中元”引导鬼魂来食。灯篙愈高,照明范围愈大,来的孤魂野鬼就越多。
除陆上竖灯篙外,水中还有放水灯的仪式。民间认为“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欢庆节日。而中元节由上元节而来,也应如此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所以上元张灯在陆地,中元张灯在水里。水灯一般做成荷花瓣形,在底座上放置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时置于江河湖海中,任其漂泛,星星点点、闪闪烁烁,以照明来自水中的溺鬼。
在鬼节当天,特别是早中晚时辰,老人们是不让孩子外出的。因为小孩子心地纯良,可以在那晚看见街上游荡的百鬼;而身体较差的人若在当晚“撞鬼犯煞”,也会被吸干不多的真气,导致大病不起。另外,最好也不要去河边或海边,以免不小心失足,成了落水鬼的替身。
七月十五的鬼节,在道教中被称为中元节,在佛教中则称为盂兰节。这一天佛教要举办盛大的“盂兰盆会”。“盂兰”是梵语的音译,意为“解倒悬”;盂兰与盆合起来是救器,即“救倒悬器”。用此盆器盛着百味美食,恭敬奉献给佛僧,承仗三宝不可思议福田之力以解救先亡倒悬之苦,所以称为“盂兰节”。
盂兰节相传源自佛教中目连救母的故事:相传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弟,其中有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目连的母亲生前爱财如命、吝啬贪心,既刻薄穷人又不敬佛门,死后被打入铁围城饿鬼地狱。目连得道后,成就神通,法力宏大。由于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天眼遍观三界六道,看到死去的母亲居然身坠地狱变成饿鬼,腹大如鼓、喉细如针,不得饮食,饿得皮包骨头,境况十分悲惨。目连看后心如刀绞,遂亲往地狱探视。他运起法力,将饭食装在钵中,喂给骨瘦如柴的母亲吃。可是其母不改贪念,见有食物到来,怕其他饿鬼来抢,以手护食,悭吝如故。因此,食物一到她嘴边,便立即化为烈焰,无法吞咽。见此情景,目连悲号泣涕,却又无可奈何,只好求教于佛祖,询问解救母厄之法。
佛祖告诉目连,因他母亲生前所犯罪孽实在太多,所以死后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凭他一人之力无法救度,必须集合众人伟力,方可化解。佛祖传给他《盂兰盆经》,还特别训示道:“十方众僧一般于七月十五日出行化缘,你要救母脱离厄难,须在这天准备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以供养十方大德高僧。这些僧众具足净戒,福德道行不可思议。如果有人供养他们,现世父母健在,则富贵安康;已故七世父母眷属,也都能脱离三恶道苦,及时解脱,成就殊胜功德。”
目连听毕,欢喜奉行,在七月十五日以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养众僧,再经过接连铺设四十九天的道场,众僧齐诵《盂兰盆经》,其母终于脱离本要经历一劫的饿鬼之苦,离开地狱,转世投胎。
目连十分感激佛陀,四处赞叹三宝功德,奉劝世间应行盂兰盆之法,供佛及僧,以报父母生养抚育慈爱之恩。佛教徒每年都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由于盂兰盆会的内涵与儒家的孝道契合,因此逐渐演变成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焚香烧衣,拜祭已逝父母及先人,同时也祭吊从地府出来的饿鬼,化解其怨气。
盂兰节本来与中元节并没有关系,但目连救母的故事经达摩传到中国后,刚好中国本土道教的中元地官赦罪日也在这一天,于是“盂兰盆会”与中元节相融合,又与儒家的孝道思想对接,佛、道、俗三流合一,最终形成了具有教化作用的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元鬼节。
谚语云:“十月一,送寒衣。”农历十月初一,是冬季的第一天,称为“十月朔”。从这天开始,冷空气来袭,天气渐渐寒冷起来。人们在裹上厚棉袄的同时,想起死去的亲人也该添加衣裳了,于是买来五色彩纸,糊制成寒衣,焚烧后送往阴曹地府,供那里的亲人过冬御寒。故而民间将这天称为“寒衣节”,又唤作“烧衣节”。《帝京景物略》中有这样的描述:“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
烧寒衣是有严格要求的,凡送给死者的冥衣、冥币等物,必须焚烧得干干净净,唯有如此,这些阳世的废纸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倘有一个纸角没有烧尽,那么你所祭奠的亡人可能就无法得到这些东西。
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则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有时还要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拜的孤魂野鬼,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衣物被它们抢去。
寒衣节的起源,据说源于“孟姜女哭长城”。传说孟姜女新婚不到三天,丈夫范杞梁就被抓去修长城。秋去冬来,北风四起,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孟姜女想起丈夫远在北方,一定十分寒冷,就亲手缝制了寒衣,千里迢迢,来到长城脚下,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范杞梁早已屈死,尸骨被填进了城墙里。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哭得天愁地惨、日月无光。终于,上苍被她感动了,一声巨响,长城崩塌,露出了范杞梁的尸体。孟姜女用带来的寒衣收敛好丈夫的尸骨,妥善安葬。后来这个故事传到民间,百姓们深受感动。每到十月初一,大家便焚化寒衣,代孟姜女祭奠亡夫。此风日盛,遂逐渐演变成了送寒衣、悼亡灵的寒衣节。
鬼节之说,虽为迷信,但归根结底,也是民俗或宗教文化的一种体现。其实不仅在中国有着三大鬼节,以基督教为主要信仰的西方国家同样有着鬼节,即每年10月31日的万圣节,英文名为Halloween。看来虽然文化渊源、历史沿革完全不同,但无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皆认为“死者的世界”是存在的,由此而心生敬畏。这种对于“鬼”的敬畏恐惧之心,亦成为悬疑世界里制造惊悚的最佳素材。